-
巴古宁创作日记 对话
好诗不怕百回写。录南宋诗人戴复古七律一首。
2018-09-06 22:13:46 6 0 1204 -
已认证2018-09-06 21:22:41 42 0 2157
-
已认证
叶仲桥收藏日记 对话
9月2日随广东书法院一行参加在贵州省美术馆举行《贵州.黔行幹风.行草十家展》盛大开幕典礼!
2018-09-06 20:48:39 8 0 1429 -
洪志标创作日记 对话
“絲韵丹青,六艺墨香一艺术名家六人联展”开幕式上的讲话--洪志标
我是来自福建省文明城市美丽的厦门(祖籍是泉州南安码头洪山)。是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美术教授。为厦门鸿鹭书画院、聚贤书画院丶盈翠书 画院、聚贤书画院丶盈翠书画院等顾问;中国美家协会福建分会、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等会员;华夏世纪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客座教授。我坚持剪纸已73年,一把剪刀总能剪出栩栩如生的乾坤。今年我虽已80岁高龄,还坚持不懈进行艺术创作并经常参加书画笔会,朋友们特别喜欢我当场为他们作两分钟的肖像速写,都夸我笔下传神,作品惟妙惟肖,是仙风道骨、老当益壮。我艺术道路的启蒙老师是母亲,中学时受到美术教师陈文发的熏陶,促使我后来考进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近60年,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桃李满园。从年轻时期开始,我向民间剪纸大师学习了不少传统技艺,泉州市以制花灯和剪纸而闻名世界的中国南方刻纸流派代表人物、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李尧宝,他能刻善画、应用剪纸镂空技法创造出的阴刻图案艺术风格对我影响很大。我除了教学,也坚持画画和剪纸创作,几乎年年都有作品问世。我的国画、水粉画、版画、篆刻、剪纸和速写等作品曾在《美术》、《福建画报》和《世界日报》等多种报刋发表。电视台也作了多次的采访和报道。还获得英国皇家勋章!
我的剪纸与民间艺人的作品有些不同,不单是花花草草之类,除了保持一些传统技艺,还有创新,因我的作品每一幅都反映一个有意义的主题。正如原中国剪纸学会会长仉凤皋教授题赞的“贵在出新”,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朱鸣冈教授之评价“纯朴、洗练、优美,既继承传统又求索出新,富有生活气息,表现时代精神,因而为世所重。 查看更多2018-09-06 18:27:41 26 0 1668 -
2018-09-06 17:46:25 12 0 1395
-
汪琼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梅兰竹菊小品,《铁骨》,《幽兰》,《清风》,《秋韵》,国画写意花鸟,尺寸50*50cm。
2018-09-06 17:26:22 8 0 3634 -
汪琼生活日记 对话
有朋友来工作室!开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烹茶以待,绘画为礼,友谊长存。
2018-09-06 17:22:53 3 0 1773 -
孙炯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楷书《德居华庭凝百瑞,奎壁生辉纳千祥,时泰和顺家运盛,紫气东来福满堂》,篆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请欣赏
2018-09-06 17:18:55 5 0 8710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新创作扇面《山河万里清气浓》,国画苍松,请欣赏
2018-09-06 17:10:36 23 1 3182 -
2018-09-06 16:58:17 75 1 2757
-
陈宏洲创作日记 对话
新制作完成的印章,张海涛雅正,2.5*2.5*8cm,九龙钮辽宁丹东绿;智者无畏,2.5*2.5*5cm,寿山石;载道,1.5*3.2*5cm,寿山石。发图分享
2018-09-06 15:41:42 4 0 1963 -
2018-09-06 11:19:19 15 0 1699
-
刘晓宁创作日记 对话
咖啡师,调教师,烘焙师,茶艺师,多才多艺的一鸣老师~~香香肖像私人订制
茶艺老师小清新画像~~香香肖像私人订制2018-09-06 11:12:23 25 0 1881 -
2018-09-06 11:02:31 12 0 2581
-
赵承锐创作日记 对话
【赵承锐的水墨世界】彩墨作品《秋水新新醉花蔭》《春日》,尺寸60x60cm,(已被机构收藏)。分享给大家欣赏
2018-09-06 10:59:10 4 0 1762 -
2018-09-06 10:55:59 11 0 1352
-
王根权创作日记 对话
《孙过庭享年考略》-《<书谱>品评》第二讲(王根权)著
孙过庭的生平正史无载,其它资料又非常有限,关于他的享年说法颇多,却都比较牵强,使人难以置信。关于孙过庭的享年,中国书法史上长期以来,一直存 的享年,中国书法史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今天根据有限资料略加考证之。
关于孙过庭的享年问题,历代书评中多有争议。这些争议牵扯到了对《书谱》的看法,又往往影响着对《书谱》内容的解读品评。考证孙过庭的享年,对于准确解读品评《书谱》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孙过庭的享年几何?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先大概确定出来一个时间段:生年627年—649年,卒年687年—702年。这个时间段是一个典型的不等式,这个不等式的解析结果就是孙过庭的享年。
生年这个时间段的选取依据是《宣和书谱》卷十八《孙过庭传》里的一句话:“文皇尝谓,过庭小字(或作小子)书乱二王。盖其似真可知也。”627年—649年太宗在位,由此可知孙过庭的出生年可以早于627年,而不能晚于649年。
卒年687年—702年这个时间段的选取依据是《书谱》最后的写记,“垂拱三年写记”。垂拱三年即687年。702年的来历是陈子昂撰有《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陈子昂死于702年,孙过庭的享年自然不能超过这一年。
对于这样一个时间段,按照不等式的解析可以得出,孙过庭的最大享年当在75岁以上,最小享年不小于38岁。这一解析是一个粗略的估算,这个粗略估算的依据是孙过庭的生平活动时间。根据这个粗略的估算,就有了两种说法:一种是偏大说,一种是偏小说。以往的论书者,关于孙过庭的享年多从偏小说。今天,根据所能见到的相关材料分析判断,选取了偏大说。以下再对以上解析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为了弄清孙过庭的真实享年,首先必须确定出几个相关的参照年点。627年当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年点,理由是唐太宗生前见到过孙过庭的字。孙过庭《书谱》有句,“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志学之年”是什么年龄,15岁。也就是说孙过庭是从15岁时开始有了习书练字的自觉性,到能写出一手让唐太宗喜欢的字的时候,孙过庭少说也应该是20岁以上。陈子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曰:“幼尚孝悌,不及学文”。当是这一分析的有力佐证。
唐太宗会是什么时间看到孙过庭的字呢?唐太宗看到孙过庭字的时候,应该是他在位的晚年时期。假若唐太宗在早年或中年就看到了孙过庭的字,那么孙过庭的情况应该不是后来的情况。唐太宗非常喜欢书法,又特别推崇王羲之。在位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搜集王羲之的墨迹,将“兰亭序”双钩描填后送给皇子及大臣们临习,朝臣们争相临写《兰亭序》。唐太宗尝谓魏征,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魏征给太宗推荐了褚遂良。魏征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便召命侍读。从太宗喜好书法,推崇王羲之的程度由此可以见得,像孙过庭这样一位能够乱真的临王高手,唐太宗一定是不会忘记他的,孙过庭以此为机会得到太宗的赏识当在常理之中。但是,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太宗发现孙过庭以后不久就过世了。唐太宗过世后,其他人也就不提这事了。由此见得,唐太宗见到孙过庭的墨迹时,当在他的晚年。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这就是《宣和书谱》所记述的这件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问题。《宣和书谱》是一个很正规的出版物,有关历史事实的选取应该是可靠的。尤其是关系到皇帝的事,无中生有不负责任的瞎编乱造的可能性不大,再说也不存在瞎编乱造的目的和必要。《宣和书谱》记录文字虽不多,但语言生动,语气特征明鲜,符合唐太宗的口气,也符合孙过庭的实际,此说应当为真。
还有,孙过庭的翰墨又是怎样到了唐太宗手里的呢?史无记载。分析,唐太宗是靠武力得天下的,取得政权后又崇文好书,好书又特别推崇王羲之。在翰林院设侍书博士,国子监设书学博士,科举考试中设有明书科,以书取仕。这样就有一种可能,孙过庭参加了地方的科举考试,因为其书直逼王羲之,地方考官发现后为讨唐太宗喜欢,将孙过庭的试卷上传到了唐太宗手里,唐太宗看后果然高兴,这才有了《宣和书谱》中的那段言语。这样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且为最合理解释。
有一个史实可以映证这一分析。贞观十七年(644年)五月,唐太宗手诏“令州县举孝廉茂才,好学异能卓荦之士”,诸州所举十一人,太宗引入内殿,赐坐于御前。太宗、皇太子、近臣相继提问,“咸不能答。”又令到中书省射策,“所答乖旨”。①
根据上述情况看,唐太宗对州县所举孝廉茂才这件事是非常重视的,孙过庭当不在这十一人之中是肯定的,如果在这十一人之中,陈子昂《率府录事孙过庭君墓志铭》中就不会说“四十见君”。这说明唐太宗只是见到了孙过庭的字,并未见到孙过庭的人。试想,地方诸州县除了举人以外会不会还有举书之举?孙过庭的墨迹会不会是在某一次举书中,或于举孝廉茂才时被呈送给唐太宗的呢?应该说,完全有这种可能。
解读孙过庭生平最为关键的,也是孙过庭史料中唯一的一个数字概念当是陈子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中的一句话“四十见君”。这是解秘孙过庭生平最为关键的一个结。根据以上分析,孙过庭与太宗没有见过面,“四十见君”所见之君当不是太宗,而应该是高宗。史载高宗在位时曾两次亲试举人茂才。一次是显庆四年(659年)“二月乙亥,上亲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 ②一次是调露元年(679年)“十二月壬子,唐高宗御成殿,召诸州举人亲问。” ③假令“四十见君”是调露元年(679年),那么孙过庭的出生年就是贞观十三年,贞观共计二十三年,十岁的小孩能写出“书乱二王”的字,那是不可能的。故此,孙过庭于调露元年(679年)“见君”的可能性不大,理当舍去。由此可以确定,孙过庭见君应该是显庆四年(659年)。根据“四十见君”一说,结合太宗见字一说,便可以得出孙过庭的确切出生年了,那就是武德二年(619年)。
孙过庭的卒年如何取舍呢?从现存的《书谱》手稿墨迹看,最后有“垂拱三年写记”一句,其中“三”字为改笔。从所改笔意看,当是先写为“元”字的前两笔后,改写为“三”字。又象是由“五”字改写为“三”字的。不管是从“元”改成“三”,还是从“五”改为“三”,从时间概念看都是相差了两年。生活中那有读书人把年份记错两年这一情况的?但记错一年这种情况倒是时常有的。什么情况下记错一年这种情况常有呢?新年伊始。新年伊始,旧的记年印象还留在头脑中,新的记年印象不深,还没有转过来,还在原年份停留着,这种情况在一般人的记忆中较为多见。作书人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新年伊始,落款时间却往往写成上一年。记错一年的情况时常发生,而记错两年的情况就没有了。
孙过庭为什么能将落款的年份记错两年呢?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垂拱只有四年,下来就是永昌元年。如果是将“元”字改为“三”字的话,当时在孙过庭的脑海里反映的应该是“永昌元年”。书写时由于以往的书写习惯错把“永昌”写成了“垂拱”。“垂拱”只有四年,刚刚改元,孙过庭对“垂拱”的深刻印象还没有挥去,对“永昌”记忆不深,书写为“垂拱”应该在情理之中。写完以后想起错了,进行补救,将“元”字改为“三”字较为方便,也较为合适,故此就有了“垂拱三年写记”。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将“五”字改写为“三”字。这是因为当时虽然已经改元了,但在孙过庭的脑海中仍然还停留在原来的纪元概念中。“垂拱五年”实际上也就是“永昌元年”,当写完后发现记错年了,施以补救,便采取了尽量改少省事的最佳补救方案,将“五”字改成为“三”字。
这两种可能无论是哪一种,都足以说明现在大家看到的这部《书谱》手稿当是永昌元年,即689年所写。孙过庭的卒年当在此以后。此后那一年呢?即陈子昂写《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的那一年。陈子昂又是那一年写的《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呢?最大的可能就是陈子昂卸官回乡的那一年。推测应该是陈子昂卸官回乡路过了洛阳,原本想路过看望孙过庭,不想孙过庭已突然死亡。假若陈子昂还在任上,那么孙过庭突然死去的消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传到他的耳朵里,他不可能立即赶往洛阳为孙过庭写墓志铭。如果陈子昂回到了家乡,孙过庭死去的消息同样不会很快得知,也不可能得知消息后赶往洛阳去写墓志铭。考察陈子昂的生平,陈子昂天授二年(691年)因继母忧卸官回家一次。按照上述分析,《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应该就是这一年陈子昂卸官回家路过洛阳得知孙过庭病逝而写的。孙过庭的卒年应当就是这一年,即天授二年691年。
综上,结论出来了,孙过庭生于武德二年,即619年,卒于天授二年,即691年。孙过庭享年72岁。
关于孙过庭享年从大一说,还可以找到诸多佐证。如《书谱》中有句:“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些应该都缘于孙过庭本人少年学书,以至老来感悟之体会。
再如《书谱》中句:“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仲尼的这句话是《论语·为政》里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如果孙过庭不是老年,而是中年,按照常理孙过庭引用时是不会跳过青年和中年时候,直接从五十开始,越过六十,直抵七十,谈什么“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还有如陈子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所述:“将其老有所述,死且不朽”。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孙过庭之老。这些都可以做为从大说的有力支持。
注:①《册府元龟》卷四《帝王部.求贤一》卷643《贡举部〈考试二〉》《唐要会》卷76《孝廉举》。②《旧唐书》卷4《高宗纪上》。③《旧唐书》卷190《员半千传》。 查看更多2018-09-06 10:50:55 7 0 1759 -
王根权创作日记 对话
《孙过庭:中国书法史上伟大的书法理论家、书法家》--《〈书谱>品评》第一讲(王根权)著
孙过庭,字虔礼,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人。其生平事迹,正史没有记载,仅有陈子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和《祭 昂《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和《祭率府孙录事文》等少量文字。
从现存有限的文字史料和孙过庭留世的墨迹以及历代书家对他的评论中能够粗略地看出,孙过庭其人,生性耿直,才思敏捷,善于文辞,精于翰墨。书史上对其褒贬不一,褒多于贬。褒者出于公心,贬者泄于私愤。
从历史上对孙过庭及其《书谱》的诸多评论中能够清楚地看出,无论是褒还是贬,都没有做到充分准确地理解把握和客观公正地评判我国书法史上少有而难得的这位书法大家和书法理论大家。孙过庭留给后世宝贵而丰富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并没有得到后世书法人的重视和珍惜,这在中国书法史上实在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今天研究孙过庭及其他的《书谱》,解读孙过庭及其《书谱》,客观公正地评判品评孙过庭及其《书谱》,虽然晚了许多,但是终归是在做书法人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孙过庭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大家,留世之作《书谱》,文墨俱佳,弥为珍贵,属中国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宝库中之“宝贝”,少有而难得堪称:书史之离骚,书家之绝唱。《书谱》之翰墨及其所论述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其影响远及海外,对有唐以来书法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孙过庭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书谱》墨迹被历代学书人视为草书之楷模和范本,凡学草书者没有不知者,无有不学者。浅至者,少受益,深究者,多受益,信可谓开卷有益。孙过庭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博大精深,于当时是超前的,于今日亦不落后。书史上诸多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多限于运笔用墨等技法技巧的阐释,而孙过庭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旨在用意,即“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力主在用意的前提下运笔用墨,通过运笔用墨体现用意,去表达表现书写者的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这是孙过庭对以往中国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最大突破,也是以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之最大缺憾。据此,有充分的理由下这样的定论:孙过庭将中国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伟大的书法理论家,其伟大就伟大在这里。
今天研究他,解读他,品评他,目的就在于通过解读品评孙过庭及其《书谱》,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位书法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从而充分地肯定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继而很好地、全面地继承和发展这一丰富而宝贵的书法艺术遗产,进一步发扬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将其先进的、科学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引入书法艺术实践之中,用以指导书家们的书法艺术实践,提高他们的书法艺术创作能力,同时,提高人们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进而有力地推动中国书法艺术事业向前发展。
刘锡山在《论草书》中说:“草书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皇冠,狂草则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研究品评孙过庭及其《书谱》,很自然地就将着眼点放在了孙过庭在草书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巨大贡献。
回顾中国书法发展史,草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形成期,起于秦,终于晋。草书从实用中产生,因实用而成体,基本作用和目的就是实用。这一时期的标志是,草书从隶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定格的书体。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首推张芝,其次就是王羲之。
第二个时期为发展期,起于晋,终于唐。这一时期的草书开始了从实用向艺术的转型过渡,其标志就是孙过庭《书谱》的问世。“达情表意”是书法艺术的创作目的,草书最善于“达情表意”,最便于“达情表意”。《书谱》中所提出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促使了转型期的加快和加速。毫无疑问,孙过庭当为这一时期的首推代表。
第三个时期为成熟期,起于唐,止于当代。这一时期草书的实用作用进一步减退,到了当代实用性几乎没有了,变成了一种完全的艺术。其标志就是“达情表意”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明确。“达情表意”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明确,将草书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在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那种自发抒情意识变成了自觉抒发情感的意识和行为,这表明草书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已完全步入了成熟。
尊张芝为“草圣”,历代书家们的看法和意见是一致的,没有分歧,张芝这个“草圣”众望所归,是服众的。对书法家们的定位其争论向来激烈之极,为什么张芝能服众呢?分析起来原因有三条:一是变章草为今草;二是其草书确实写得很好,别人服气;三是其习书的刻苦执着精神感人。三个原因中第一条是硬条件,别人没法去争,也无法去谤,所以“草圣”的位子也就稳了。后世书家与张芝的争比只能在第二条和第三条上,张芝有第一条作基础,其后两条虽有争比,却无法改变其“草圣”之尊位。
论说书法,王羲之是必须提到的一位大家,其在书坛的影响太大了。一篇《兰亭序》一举成名天下知,太宗皇帝钦点御批,把“书圣”这把交椅赐给了王羲之。王羲之坐上这把交椅后,后世书坛敬拜至今。王羲之以行书显名,其草书写的也非常好。王羲之以其“书圣”的权威,高超的书艺,影响着后世书法的发展,其对草书的传承发扬光大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个鼎盛时期,草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开始从“赴急实用”向“达情表意”这一艺术方向转变。在这一转型时期,孙过庭起到了引领时代书法发展的作用。在中国草书发展史上,孙过庭功不可没,当为中流砥柱,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这一时期有两位书家是必须提及的,一位是张旭,一位是怀素,世称“颠张狂素”。颠张是说张旭好饮酒,经常狂饮大醉,呼叫狂走,然后挥笔作书。有时甚至有些疯颠,竞“以头濡墨而书”。怀素亦好酒,尝一日九醉,人谓“醉僧”。作书时也喜欢狂呼乱叫,其《自叙帖》中有这样一首诗可以说明:“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两个人的草书写的都很好,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这里需要指出,作为一个书法家,应该是心胸坦荡,志气平和。两个人的修养都还达不到这一点。喝酒可以认为是习好,作书狂叫又是为何?应该说两个人生理上都没有问题,精神是正常的。只有一种合情理的解释,也是最为体面的解释,胸中的垒块,心中的情结仅凭手中的笔是难以言尽的,或者说还远不能排遣,只好凭借狂叫发泄。狂叫之余的情感应该是留滞于笔的,这就使得他们的书作中饱含了情感、抒发了情感。仅此一点,也就超越了他人。
张旭、怀素与孙过庭虽然属于同一时代的人,但都晚于孙过庭。哪个时期,信息不像现在传递这么快。第一种情况,也许他们压根就没有见过孙过庭的《书谱》。如果说这种情况属实,那么,就应该解释为他们具备了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创作的思想意识,他们的书法艺术创作意识与孙过庭书法艺术创作思想理论相暗合。第二种情况,也许他们见到了《书谱》,且熟读了《书谱》。那么,他们必然受到了孙过庭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影响和启迪,甚或直接受孙过庭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指导,他们就是孙过庭《书谱》中所说的“设有所会,缄秘已深”者。孙过庭的《书谱》在唐代流传很广,已经传往海外。张旭和怀素都有游寻名家的经历,看到《书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故此,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远大于第一种情况。总之,不管他们读没读过《书谱》,是否以孙过庭《书谱》理论为指导,事实上他们的草书都有意识地抒发了情感。这就是他们的过人之处,这也正是他们的书作能够旷世的原因。
张旭和怀素与孙过庭相比应该是学生辈,且并未完全学成。但是在后世人们对书法家的影响中,张旭和怀素的影响却要比孙过庭的影响大,这是为什么呢?这一事实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后世人们没有读懂孙过庭,没有读懂《书谱》,没有真正认识书法艺术。人们只重视书法艺术的外在表象,而忽视了书法艺术的内在实质。做一个比喻,就好象小孩子看电影,在他们头脑中留下深刻影响的不是电影中的主角,而是电影中的配角,如特务和坏蛋。因为特务和坏蛋剧情简单,表演滑稽,与小孩子的认识能力接近,他们好懂,所以能留下深刻影响。那些主角剧情复杂,思想内容深刻,离小孩子的认识能力远了许多,他们看不懂,所以记忆就不深。孙过庭于书法艺术方面的造诣很深,尤其是其书法艺术思想理论著作《书谱》,大多数书法家们读不懂。大家口头上都说孙过庭的《书谱》很好,很重要,而实践中视其为“天书”。故此,孙过庭及其《书谱》未能引起书家们的普遍重视,书家们对其影响不深。张旭、怀素书写表演滑稽,书家们好懂,且有许多书法人效仿,故此对其影响也就深。
孙过庭的草书艺术水平是相当高的,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孙过庭留至今日的书作太少了。所能见到的仅其《书谱》等少数墨迹,就《书谱》墨迹而言,又是其多次抄写中的一稿。有理由相信,孙过庭的草书艺术水平应该要比其《书谱》墨迹的水平要高。因为《书谱》是一部书法艺术理论著作和书法教材讲义,它的写作目的在于说理,在于书法教学,书法艺术表现是其次。尽管如此,其书法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在其中表现和反映的也很明显突出,堪为后世草书之楷模。
宋高宗谓孙过庭《书谱》:“此谱妙备草法”。米芾《书史》中称:“孙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近前而直,……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清代李承泽在《庚子销夏记》中评:“唐初诸人无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独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这些仅仅是就孙过庭的草书而言的,并未涉及到孙过庭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
《书谱》中所提出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是书法艺术创作的目的,也是书法艺术创作的要求,也是孙过庭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孙过庭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应该说是时代的产物,是众多书法家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但孙过庭将其升华了,将其明确地提出来了,所以说孙过庭这个人很了不起。正是他的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将中国书法艺术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促使了草书从实用向艺术的过渡。据此,有足够且充分的理由肯定:孙过庭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一位伟大的书法理论家。
应该指出的是,孙过庭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理论家,站在了书法艺术历史发展前沿,提出了一系列书法艺术思想理论,但受其时代及文体的限制,其《书谱》作为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却有还不够具体,不够细致,不具有说理的充分性和说理的透彻性。这就影响了《书谱》对中国书法艺术实践的指导作用,未能引起当时以及后世书家们的普遍重视,致使相当多的书法人对《书谱》不能全面准确理解,甚或遭到一些人的鄙视,这也影响了《书谱》的推广普及。 查看更多2018-09-06 10:46:21 3 0 1751 -
2018-09-06 10:10:10 5 0 1597
-
朱德茂创作日记 对话
落雨一过,已是九月,有些人有些事,正轻轻走来。今书写唐齐己《新秋》诗一首。“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2018-09-05 20:42:36 25 0 1593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用30年老宣纸 ,拂东坡词一纸,138•69 cm 。满纸老年斑,不忍下笔!
2018-09-05 20:30:18 11 0 1407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Sydney National Park有此野花,至今不知其名。其状如炮仗,又如小灯笼。因补诗曰:
点起鞭炮挂灯笼,
万竿齐举向长空。
自信人间有美景,
霜打雨涤花更红。 打雨涤花更红。2018-09-05 20:25:54 24 0 1640 -
周鹏飞生活日记 对话
整顿笔墨纸砚、归休千米艺馆。我的燎原艺术馆经历月余的搬家整理:今初见端倪、近日择吉日开馆、界时盛邀诸友参加!
2018-09-05 17:33:10 12 0 2021 -
严巍创作日记 对话
原创作品《云翳大山》60x80cm,《终南人家》68x138cm,国画山水画,
2018-09-05 13:14:09 15 0 1996 -
税小宁创作日记 对话
1.9*2.0近正圆铁核精工巜十分开心》税小宁作品,开脸可爱喜庆,每个表情都不同,特别漂亮,短圆核。颜色爆红。两头不穿不漏无老眼,全品无瑕疵,这种原料可遇不可求,十分精致。实物拍摄,喜欢的点对话私聊
2018-09-05 13:05:42 12 0 2434 -
2018-09-05 12:55:11 35 0 1810
-
已认证2018-09-05 09:27:16 4 0 2115
-
2018-09-05 09:19:14 21 0 2007
-
袁峰创作日记 对话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国画山水画《黄河》系列作品欣赏。
2018-09-05 09:16:06 12 0 4793 -
周海波创作日记 对话
北欧花卉,尺寸 80x80cm,成品油画,欢迎订购
2018-09-05 09:04:37 12 0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