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李霖灿副院长正在鉴赏一幅宋代古画。突然,一道阳光照进来,让他隐约看见两个字。李霖灿激动地大喊道:“找到了,是他,就是他……”于是,“故宫三宝”之首的千年之谜终于被破解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珍宝696422件,其中“镇宫之宝”就是宋代画家范宽的一幅书画《溪山行旅图》。
说起台北故宫的国宝,大家想到的是:西周的毛公鼎、散氏盘、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清朝瑾妃嫁妆翠玉白菜……
宋代画家范宽
1、范宽的画意境深远,不是写生,而是写心,达到了古代画师的最高境界。
2、后世名画家对这幅画的评价太高了!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赞其为“宋画第一”,近代徐悲鸿更是称其为“故宫第一国宝”!(大家想象一下,故宫收藏的文物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能排第一的属于何种档次?)
公元950年,范宽出生于陕西华原是北士大夫家族。成人后,凭借他的才学完全可以出仕做官,可范宽喜静,便师从画家李成整日寄情于山水。
他的爱好也与众不同,就是喜欢看山,或坐或站一看就是一天!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范宽的山水画作气魄雄伟,境界极高,后世便将范宽与李成、董源合称“宋三家”。
后世许多书画家深受其影响,明朝的唐寅、董其昌更是对他推崇备至。
《溪山行旅图》问世后,历经宋、元、明、清藏家辗转收藏,至今画作上有22枚藏家印鉴,其中仅乾隆皇帝的印鉴就有6枚之多。
提起中国书画的收藏,乾隆皇帝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乾隆皇帝自号“十全老人”,寓意十全十美,样样精通。(也有一种说法,是一生取得十次大胜。)
乾隆皇帝附庸风雅可谓古代皇帝之冠,据《御制诗集》统计,乾隆一生作诗42000余首。说实话,诗作虽多,但是水平一般!仅一首类似打油诗的《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因编入小学教材,而被人所熟知。
自身功底不敢恭维,可架不住喜好啊。作为一个资深“艺术爱好者”和“书画收藏家”,既有前代的继承,又有大臣们的贡献,在各方努力之下,乾隆朝皇宫中的书画收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有人说:“乾隆朝书画收藏,成就了两岸故宫博物院。”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北京故宫的《清明上河图》、《平复帖》,台北故宫的《祭侄文稿》、《富春山居图》……都是乾隆皇帝当年的心爱之物。
说到这,不得不提两件轶事:
《富春山居图》
1、乾隆收藏了一幅子明卷的《富春山居图》,一直对它爱不释手,常在宫里品鉴。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就在上面题字盖章。最终他题写了55处,直到把空白处都占满了才作罢。
后来,大臣傅恒献上一幅无用师卷的《富春山居图》。乾隆看完后,虽然也喜欢,但是一口咬定它是赝品。(书画名家们广泛讨论后,认定无用师卷为真迹。)
2、当年乾隆得到两幅相似的古画,称之为《行旅图》和《溪山行旅图》,以他的鉴赏能力,将前者称为“神品”,而后者归为“次等”!(乾隆还是看走眼了)
范宽《溪山行旅图》
在宋朝,因为书画家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很少有人在自己的作品中留名。虽然后世收藏者从画风、画功、朝代几个方面落名品鉴,但其真伪始终无法确定,范宽的这幅《溪山行旅图》也是如此。
直到1958年,李霖灿的一次偶然之举,让他发现了画作右下角一群行旅商队后方树叶中的“范宽”二字,千年之谜才得以揭开。
细心的读者,你能从画中找到这两个字吗?
(注:图文来自网络,仅供艺术品爱好者参考交流,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不作购买定价真伪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