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直观的印象就是真实!逼真!自从明朝末年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经四五百年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于油画的真切感触,发轫于那张董希文绘制的巨制《开国大典》,这张经典作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什么赋予了油画这种震人魂魄的逼真的艺术魅力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材质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油画与其他画种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既是用油来研磨颜料,又是用油来充当媒介剂进行画面的绘制的。所以在论及油画时,“油”是首当其冲要给予关注的。成熟油画诞生很早以前,欧洲就出现了在绘画中运用油,早在公元5世纪时工匠们就在绘画的某些环节使用油了。
早在公元5世纪时工匠们就在绘画的某些环节使用油了。公元12世纪时已经有油在绘画中运用的系统记载,那时油的运用还处于摸索实验阶段。由于没有解决一些基本的技术性问题导致干燥速度十分缓慢,通常是在日光下曝晒月余才能勉强干燥,而且画面会变黄变浑浊,令人难以忍受。15世纪时艺术家发现亚麻籽油等干性油在空气中氧化之后能形成坚硬透明的薄膜,这层薄膜的意义十分重大:它使油画具备了比其他画种更好的防潮性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干性油赋予了艺术家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由于有了干性油这一法宝,使得光线不是从绘画作品的颜色层表面直接被反射到观者的眼睛里,而是通过晶莹的油膜的折射再被我们的眼睛看到,于是油画焕发出釉彩般神妙的前所未有的鲜艳剔透的色泽,同时艺术家再结合精心调配的丰富微妙的过渡层次,使得绘画的表现力从单调枯燥排线条的蛋彩画中解放了出来,从此画家们通过熟练地掌握此种技艺,获得了如鱼得水般尽情表现眼中大千世界的能力,同时这种能力也使世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逼真呈现于观者的眼前。
由于在制作油画颜料时是用干性油来研磨的,使得颜色十分浓艳,而且随着薄厚不同,同一种颜色就能产生出由浓到淡,由不透明到珐琅玻璃一样透明的无限丰富的变化,而存在于其下面的造型结构又被十分完善地保留下来,两者叠加真正做到了“形色结合”,正好印证了中国画论中说的“色不碍墨,墨不碍色”。
试想当我们拥有了运用层次与影调表现物体的形体的能力,又拥有了运用透明的釉彩捕捉光和空气的手段,还有什么是油画所表现不了的呢?人类的艺术世界里陡然间出现了那么多精微高妙的写实类绘画,人们在油画的神奇语境中恣肆地徜徉,捕捉着那如清风月影般飘渺的真实,并且又被这种真实所打动,让人感受到一种拥抱真实的喜悦。
(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交流,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