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名称:屈原《渔父》楚辞句
规格:168cm×68cm/8平尺多
款识:戊戌初春杨牧青于北京
备注:书法2018年初春写于京,随记2015年端午于沪。曰:"端午寄语,两千多年前的楚国有一个人,既是文人骚客又是高级官员,既刚正不阿又不知同流合污之道。他就是屈灵均,名原,是帝高阳氏的后裔。他满腹才学而不谙天命时运之势。后来,他不得不抱起一块石头在内心世界受到极度委屈的挣扎情况下投向汨罗江。就那样的自尽了,就那样的也给虾怪江鳖一顿美餐,就那样的也为楚国其他贵族士大夫让开了一条升官弄权之路。″
三闾大夫屈先生的自尽,无疑是悲怆与欢欣并存的!若从后人“节日安康″与"龙舟戏闹″中用历史性的文化角度来看,屈大夫显然是一个极具创意性、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投江,也是一个生命终结的伟大再生。千百世以来,神州的人民没有忘记他,文人骚客没有忘记他,达官贵人也没有忘记他!
心怀国家发展,胸念黎民百姓,存有远大理想抱负,且能赋文作辞的屈大夫投江,给我们了一个很大的启发:
欲让后世的人们在惦念中能有快乐,忘记忧患,忘掉忧伤和悲痛,今生末了之时必当要有个创新式的生命终结法一一抱块石头找大江,不要被朱门酒肉臭死。或念段经书上了天堂,不要接受末日审判。或坐禅涅槃做个超脱,不要去六道轮回……望着江水,偶尔一声汽笛,想一想身居高位的屈大夫生命历程,先生今时身在黄浦江畔,滩外的风情甚好。然,作为一介文化老百姓、艺术平民是无法道尽节日安康的潺潺忧思。仅能说的是,大伙儿在吃粽子、闹龙舟、互道安康时,请记住屈大夫的历史文化真谛。以史为鉴可知兴衰,若真正的人才都投江了,那还有什么历史性的文化可言呢?!一一2020年端午杨牧青复记于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