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现当世及今后,甲骨文书法、篆刻创作时,因甲骨文目前通释的字少有限,不够用,那在选用字时尽量别用假借、通假、拟古方法去写了,代因时迁,字因文彰!甲骨文通释不够用的,就向金文、帛简、秦隶靠拢借用,用甲骨文契刻刀笔法写出来就行,这样避免许多不可认、不确释的问题。譬如,红色、故事偏偏写成工色(人卩结构)、古史就欠妥了!
依愚见,根据近年来一些全国性甲骨文书法展活动和院科官派、民间民科派甲骨文研究的状态及网络显示情况观察与分析:当前能会用毛笔写甲骨文字的不过就万余人左右;能懂书法技法创作会写甲骨文字的不过就五、六千人左右;既知书法艺术是什么又能明白甲骨文字研究意义的不过就两千人左右。
若再细究之,能谙书法之道且擅绘画、美术和古文字研究解读者,估计不到千人左右,而这千人之内又能出入于上古文化文明探源和东西方文化文明交流寻根者,估计又是寥寥无几了!
关键是甲骨文字不能够适时的普及性是上不正途、不正法而致使下无明无识的问题,以为甲骨文就是专家权威的事,或学术圈子的事,与人民、与老百姓无关……所以国家高层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历史研究″等大蓝图下,提出并鼓励全社会要对"冷门、绝学……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重视、传承、发展,要"有人做"啊,当然这也是广大中华优秀儿女的心声,民声即国声!一一杨牧青随记
2020-06-29 12:28:35
5
0
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