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日记 对话
杨牧青:273年15万多片龟甲刻辞 这殷商先人们在干什么呢?
在“中华文明探源”和华夏文化溯本过程中,当前改变对殷墟甲骨文字的重新认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要改变"院科派系"师师相传、导师传研究生、研究生维护导师权威的这种学术裙带关系和学术项目与圈层利益的壁垒,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突破认知障碍,清除对甲骨文定性为殷商人崇尚鬼神、凡事迷信占卜形成的文字性质的拦路虎!
若按着因占卜需要才形成的文字思路去认知殷商先人留存的甲骨文字遗物,这是偏差误解的,从出发点上就偏离了方向。
按"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的时间自盘庚西迁至殷纣王灭亡这273年间参考计算,今已发现海内外公私藏有约15万多片龟甲刻辞(这还不包括不知道被当做龙骨药材吃掉和还未发现的龟甲数量又有多少)也就是说,当时两百多年间,殷商王朝上层和贵族们每年则需要近5.5万多片龟甲用于刻辞。再算一下,每天又要弄多少龟甲才能满足需要呢?有学者说,这15万多片龟甲上累计刻字达100万之多,这也需要按工作量换算的……
返想一下,难道当时殷商王朝上层和贵族们每天什么活都不干,沉迷于凡事占卜,并安排许多的占卜之人去弄出每天多达近1500片的龟甲占卜之事吗?这整理龟甲到刻辞,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多少人力呢?数学好的脑袋没榆木的,请算一算吧!认识和方法错了,思想与立场的出发点错了,一切皆错,这是对客观的物质世界呈现的一种亵渎和愚昧!
甲骨文自发现至今120多年来,在整理出的6211个字(不计重复的约4500个字)中,认为可释读“隶定”出的约1200多个字(又说1005个字,又有说1500个字等),估计这么多的学者专家被“隶定”的方法弄懵了,犹如老太婆打搅团,越搅越糊涂……是之日,所以我的"甲骨文非卜辞说"和"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是不得不每时每刻必言的大事,或将期以为国家层面的学术研究议事日程了!(详阅本号内“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有关文稿)
水墨三晋,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与陕西八景,山一程,水一程,山水皆途程……记于"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