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谈甲骨文所见“尞”字之缘由一一有关部门悬赏说破解、释读一个甲骨文可以奖励十万、五万的,当然需要两位权威人士推荐的关系和按格式套路写论文的。其实,花这个财政钱是有点不应该的,破解、释读甲骨文等古文字不是靠悬奖能解决的,是要靠学人的心智、学人的奉献精神与理性的科学态度和慧眼识人才的本性本能。当今社会/民间需要更多的资助力量倾斜呵,太多的金钱、权职诱惑是不大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图片截自<汉典网>
因近日群阅有甲骨文研究者说讲“尞”字如何如何的……细察听之,其说未能明字究竟,故余有此说:
这个“尞”字甲骨文中多见,常出现“尞三牛、尞三羊”等刻辞的记录,实际上是人与天沟通的一个行为过程,与天上的星辰大火星、与古代天文官祝融火正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左传》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陶唐氏是帝尧,阏伯是商契。<题外话,这位商契应是玄鸟生商的玄契,契不仅是“祝融火正”的天文官,而且本身就是搞图文契刻并具有司法契约性质的“能人”(所以商代甲骨文为什么要契刻保存,这其实是根由之一。)契的先祖是来自红山文化后期的大祭祀。因气候变化,北方逐渐降温,大象等动物也南迁,由是商的先祖族群就也南迁,从朝阳、北京西山、石家庄、蒿城、辛集(古时候其实就是皮货牛羊交易之地)邯郸、濮阳至商丘、亳州一带,到了帝尧时被封在“商丘”实为濮阳/也就是颛顼的陵墓帝丘,等于变相的让契守尧的先祖陵园地,今商丘市是宋国的原地,后只不过被商王朝统一管辖了。)
根据甲骨文所见的这个“尞”字来看,殷墟甲骨文字至少是上接其前两三千年的黄帝/仓颉文化与文明的传承啊!
今按,西北关陇地区(西安/庆阳一带)每年元宵节后的“正月二十三日”时,人家门口用一堆柴火晚上烧起熊熊大火,大人小孩跳跃跨过火堆,说是“尞干”,说是“除晦气”,说是送“干上天”。自小时候起一直不明白这个习俗的缘由为什么要这样搞,直到十多年前,我再温习旧业研读“渊海子平八字术”后,忽然那天晚上无意间向窗外看了街灯的闪烁交错光线直射上空时突地一下子就明白了!
尞,以大火寓日月光明祀示天干神主是也!余此解是发千古之秘也,假令将来世吾当愿与许重叔先生再去论议说文一二事矣!
其实“尞干”就是“尞祭天干”,六壬、奇门、八字等“术数”中把十天干叫“十神”是有一定的根源的,古人真是太智慧了呵,可惜后世不肖子孙认为这是封建迷信的产物,悲鸣矣!!当然大批江湖术士拿此“智慧”去糊口行走江湖则另当别论了!!!
其实“尞干”就是对四、五千乃至万年前“天文官”祝融火正(尧舜禹乃至炎帝到燧人氏时期)的文化精神延续与再表现形式!!
这个甲骨文中见的“米”形“尞”字后来又演绎出“亚”、“卍”字等形态的符号表意形式。西方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化中出现的类似符号,从当前考古新发现和西方古文明伪史例证角度去看,“西方古文化与古文明”大都是从古中国的“华夏文化与文明”中传播过去后与当地的原住结合并影响产生了新的文明形态一一究因,大昆仑文化是其源发之地也!这些“符号”在中国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彭头山文化等考古遗址器物上也可以见到类似米、星、亚、卐形态的,其实都以不同的形式在说“尞”呵!壬寅五三杨牧青记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