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日记 对话
杨牧青:八千年的中国历史为什么要看甘肃呢?
当今在人们热衷探讨探究华夏文化、中华文明的时候,大江南北,神州各地的文旅产业如火如荼的竞相上演,于是各种说法就产生了,比如近多年来对中国的历史有一个流行的近乎口头禅的说法是:30年的历史看深圳;100年的历史看上海;1000年的历史看北京;3000年的历史看陕西;5000年的历史看山西;8000年的历史看甘肃……及至余愚言之,万年以上的中国历史当以问我古中国大昆仑文化是也!
为什么8000年的中国历史要看甘肃而不是看某些专家讲的8000年中华文明从中原裴李岗开始呢?!
这是因为甘肃的天水/成徽盆地/祁连山区域的大地湾/大帝湾/天地湾有着距今6万年至4千多年连续不断的文化层遗留,是开启了整个考古遗留面积很大很广的“仰韶文化”的先河及源头,并且还要早许多,而且又是陇右马家窑、齐家文化之源头……按说,1.5万年前左右伏羲氏诞生“仇池”后其族群后裔不断成长壮大并东扩沿渭水越黄河而开创了上古华夏的文化与文明!!!<引注:据介绍,大地湾探坑的文化堆积层共有6层,包含了古人类长期生活留下的各类文化遗存。1—3层形成于距今6万年至2万年,地层中发现了石英砸击品;第四层形成于距今2万年至1.3万年,细石器产品和陶片开始出现;第五层展现了大地湾初始农业经济;第六层展现了半坡晚期成熟农林经济,完整记录了我国北方地区从狩猎到农作的发展过程。>
今天我们讲人类文化文明交流互鉴,在远古的五千年到上万年、三万、五万年乃至十万年、几十万年的古华夏人并不傻呵,先祖们何尝无时不在进行着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日中而市的贝货往来,而且当时还没有什么国界、绿卡、暂住证等人为主观的条件限制……古人类在族群首领、头儿、神、帝、巫、皇等“能人”的带领下,如燧人氏、华胥氏、神农氏、轩辕氏及《山海经》所载农耕大神“帝俊”等,先祖们望着星斗的变化,看着日月的规律,察勘着山水之气,择川选塬,行行走走,那里宜居就在那里生存及至再求生活与发展,至少从百万年来陕西蓝田人开始一直是这样的“择居”生活,久之则形成了洞穴、邑聚、城壇、玉陶等遗留物的产生让今天的后人才得以掘地三尺的可推知古人类的风风雨雨与可歌可泣之景象啊!!
如今,八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已从国家层面上于2013年在甘肃落地实施,这是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加之丝绸之路三千年、西部大开发、亚欧大陆桥……等等。
既然甘肃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各种资源,为什么人们提及甘肃就以贫穷、荒凉、落后等词语给以印象呢?GDP为什么又不能上升前去显显数字的魅力呢?
这,首要追责唐宋以来诗人、文人“西出阳关无故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断简椟中尘委积,故人墓上草荒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等等辞藻上的大肆渲染,更重要的是“帝都”不断东移距甘肃越来越远,将甘肃甩在七环、八环以外的远郊区了呵。再重要的是,近百年来不到的期间,人们对甘肃的认识欠缺和误读,都以为甘肃就是课本、诗句描写的那样,从根上忘了“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早能到达黄土塬,何必它处亲文化。”<引注:就考古上来说,中国第一块旧石器从庆阳发现出土、南佐遗址及至歧黄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等。>
甘肃,特别近几十年来,真正的人才智者不能及时引进,甚至外流;交通不能及时修筑便利,当沿海城市已经搞什么磁悬浮列车时甘肃一些区域却才通了高铁而欢呼;为政营商环境不能及时调整到一个相对的好状态,贫困区域也是贪官污吏不少,以及文化旅游宣传方面因人才、资金配套不足欠缺了及时给力等原因造成了甘肃将“八千年文化与文明的聚宝盆”当作土捏的破瓦罐一样在使用!!
现时代情形下,随着西部植被恢复,加之全球气温变化,冰雪融化,海水将再次抬升倒灌,我们“西部大开发”大战略再说远瞻点也是为后千年的沿海人口内迁做足充分的准备。人类来自高塬绿林大川,再次人类将以新的生活方式和形态回归高塬绿林大川,这就叫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呵!!壬寅立夏后一日杨牧青阅考古天文资料有感随记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