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日记 对话
您知道吗:中国水墨画写生比西方油画写生早了多少年?(原创/杨牧青书画)
写生是画家的终身大事
北宋郭熙提出画家去画山水,要画出山的“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意思是说,画家要去大山里观察、写生,画出远、近、早、晚、风、雨时候各种风景的差别。
备注:郭熙(约1000年-约1090年),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东)人。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1068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随时听候皇帝使唤的翰林院官员的辅佐之人)。山水画师法五代宋初画家李成(919年-967年),山石创为状如卷云的皴笔方法,后人称为“卷云皴”。
中国的这个写生论比西方印象派画家们把画架搬出去写生,研究大自然光的变化早了900多年。西方的印象派是从科学的光学角度去画,画的是事物表象的东西。
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说:“ 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则是把山拟人化。用理解美女的方法去理解画山水画,去把山水画活,画感人,去追求画的气质和韵味,这种人文的方法是跟西方印象派的科学研究大不一样的,也正是中国画讲神韵可贵的地方。
其实,在郭熙之前南朝东晋末年宋时的宗炳在《画山水序》(约公元430年著成)中所论尤为重要。在《画山水序》中,宗炳先结合古代圣贤爱山水的“仁智之乐”和山水是“道”的体现,总言山水之美。继而表明自己创作山水幽的缘由,接着又阐明山水画之能成立及其意义。论证了用透视法以“存形”的原理,及更进一层的“栖形感类,理入影迹”;最后以“畅神”言山水画的功能、价值,表明其所具有的精神解脱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