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日记 对话
“笔墨当随时代”虽是清代石涛所说,然而并非石涛本意,这句话只是被好事者断章取意地曲解,并逐渐演化成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术界比较流行的口号,甚至一些老一辈的艺术家动辄搬出“笔墨当随时代”作为古训将错就错,以讹传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石涛的这段画论原文:“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澹,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盛唐之句,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癸未夏日苦瓜痴绝书。”这则画跋是石涛在公元1703年,62岁居扬州时画跋原文,也是他晚年的笔墨观。显然,在石涛看来时代的审美每况愈下,笔墨随时代的风气转变就像诗文随时代的风气转变一样将会“渐渐薄矣”、“无复佳矣”。此语是石涛对笔墨的时代特征的阐释。很明显,石涛的这段话是不赞成“笔墨当随时代”的。
一一这也说明,清初石涛那么有学问、有才气的大画家,对当时宋、元以来的画(也就是美术作品)是不看好,是“白水枯煎无味”,注意石涛的用词,很有生活的体检气息,绝对不是脱离实际的美术批评!
那一个大问题就来了,现在全国各大美院的教育思想在传统绘画这块儿,大都是以宋、元画(美术作品)为佳臬来讲学的。
这更说明一个问题,如今全国各大美院的教授与教材编写的近万名专业美术教授、研究生级的人的知见加起来抵不过石涛一个人呵!
也因此勾起我2009年在某大美院与何某的愤青,最后甩门而出离开时说,中国画就会让你们这一帮子蠢才教坏了……当时,何是副教授,现在人家已成教授、博导、院长级了,其画还是没有多大长进,就是官位职衔长进了不少!一一《杨牧青谈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