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童收藏 对话
焦墨透出的万千恣意——马培童焦墨艺术赏析
从传统中国画角度审视,焦墨画绝对称的上气质独特。这是因为:传统国画讲究“墨分五彩”,即所谓的“浓、淡、干、湿、焦”,艺术创作强调变化,而中国画正是通过墨色的这五种形态的组合与交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万般幻化。对古人而言,若只是单独抽离其中的“焦墨”来作画,是难以想象的。已故艺术大师张仃先生,最先将焦墨单独提炼出来,通过与西方绘画体系的结合,借助造型、黑白、空间、体积等一系列元素,开焦墨变化之先河,使焦墨成为一种单独的艺术语言,开宗立派。当代艺术家马培童作为张仃先生的嫡传弟子,在继承先生衣钵的同时,从艺术语言的内蕴气质和艺术家个体的独特个性入手,藉由墨性、物象、心性等多元素的重构、整合、统一,最终走出了一条新的变化之路,为焦墨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开辟出新的气象,在焦墨画创新研究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马培童,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焦墨“刻石皴”创始人,香港画院院长,香港书画报社董事长,香港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曾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姚治华、程大利等先生。上世纪90年代,马培童正式拜张仃先生学习焦墨山水,积累了丰富而沉厚的专业知识。他在承继师传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先后在中国绘画技艺和传统技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其在“焦墨焦彩”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马培童先生的焦墨艺术,虽由山水发端,却不局限于山水题材,而广涉人物、宗教造像等多个方面。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摸索与探寻,他将山水元素、人物、传统造型、西方静物造型观念,熔于一炉,熔铸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体系。特别是在创作方向上,他变传统焦墨重意象的特点,将工笔技法融入其中,通过焦墨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把工笔当成写意来画,将写意当成工笔来画,可谓匠心独具,表现出集大成之气象。
而最能够反映马培童这一艺术特色的,是他写生吴哥窟佛像完成的系列创作。透过这些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他从哲学和美学的根本,去参悟意象造型,开掘点线面、符号、图形诸元素自身审美价值。将主观意象融于自然,形成独异于人的个性语言,尚古朴、求天趣、富意蕴,重装饰、形式美。将石窟雕塑佛造像刻在宣纸上的特质与真义表现的淋漓尽致。
促成马培童完成艺术突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在求学期间打下的扎实基本功外,还与他广博的学识涵养密不可分。他精研儒释道传统经典和西方艺术哲学,最终融汇贯通,使他对世界万物的节奏有了一个规律性的把握,这也让他在焦墨画黑白二原色间能够自由发挥,信手拈来,写意出无限的焦墨画之美。此外,马培童还对甲骨文、象形文字、岩画、汉画像石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态,都有深入细致的探究。他的博学多才成就了他坚实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他焦墨画的支撑和坚实有力的基础。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迸发,但这种灵感绝不是虚空的。需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描绘对象,这种关系的例证,恰如宋代米芾为画云山创造“米点皴”,也如明代徐渭绘葡萄、清代郑板桥画竹、近代徐悲鸿画马……一个恰到好处的刻画对象不仅能够与艺术家完美契合,更重要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对马培童而言,吴哥窟就是这样的存在。2017年,马培童来到柬埔寨,邂逅了吴哥窟。吴哥窟那些沉睡百年的佛造像,仿佛瞬间激活了马培童生命里一直沉睡的艺术灵感。柬埔寨成为了马培童的艺术成就之地,他通过自己炽热的艺术表达,赋予了吴哥窟新的艺术面貌,这似乎也是马培童对吴哥窟的感恩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