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童收藏 对话
对话吴镇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2)
吴镇,浙江嘉兴人,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梅花、竹石。为人抗简孤洁,隐居不仕,与达官贵人很少往来。以占卜卖画为生,一生穷困潦倒。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自有一种深厚苍郁之气。其绘画题材大都为渔父、枯木竹石之类。所作多幅《渔父图》均表现了江南名山景色,在平静的湖面上,小舟上的渔父或鼓棹、或垂纶、给人以远离尘俗之感。画面大都以秀劲潇洒的草书《渔父辞》相配,诗书画相得益彰。如他曾在一副画中题道:西风潇潇下木叶,江上青山愁万叠。长年悠优乐竿线,蓑笠几番风雨歇。渔童鼓棹忘西东,放歌荡漾芦花风。反映了画家避处穷居、谢绝世事、寄兴山水、浪迹江湖的隐士生活。
吴镇其作品《渔父图》(见图一)绘近景的江面上,一渔父泛舟其上,他一手扶浆,一手执鱼竿,怡然自得坐在船上沿江垂钓,渔船两边沙碛点点,木盛草美,随风飘荡。笔法圆润,意境幽深。
渔父在中国文人心目中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屈原《楚辞》中,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灈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飘逸洒脱,与《庄子》中漁父表现出的道家清虚、无为之境,使得渔父成为清高孤洁、脱俗避世的智者和隐士的化身,后世绘画中也多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如张志和、荆浩、马远都曾绘有渔父图。元时,蒙古统治阶级实施民族歧视的残暴统治政策,文人地位更是低下,许多画家寄情于山水,向往遁世隐逸的桃源生活。于是,渔父便成为画家表达心志的首选,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镇都有渔父图传世。其中以吴镇对渔父最为情有独钟,北京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均存有吴镇的《渔父图》。
马培童以下所绘的《渔父图》以焦墨绘之,均表现广阔烟波一钓徒自钓,表现其与世无争,自在逍遥的隐士情怀。与吴镇有相同之余韵。吴镇的《渔父图》皆用笔苍劲有力,诗与画交相辉映,形成迷蒙幽深、自由无限的艺术境界。马培童以下《渔父图》(见图6至图9)以焦墨指墨画绘之,墨韵沉酣而淋漓,能脱尽指痕,使作品具有朴拙、简明、大方的气质,二者一个用笔一个用指,均凝练扎实,用墨苍劲浑圆均呈现出一种浑厚苍郁、高洁淳朴的风格有相同之余韵。
——(潘玮萱写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