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童收藏 对话
对话陈洪绶人物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7)
陈洪绶,浙江诸暨人,号老莲,自号老池、悔迟、弗迟、云门僧导,陈洪授早年授业于著名学者刘宗固、黄道周门下。曾被召为舍人,内廷供奉。幼时曾从蓝瑛学画。陈洪绶工诗文,善山水、花鸟,尤擅人物。著有《宝纶堂集》;
陈洪授笔下的人物,形象奇古,造型独特,并以精细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个似丑非丑,丑中见美,拙中见巧,目光炯然有神的高古奇骇的鲜明人物形象。
陈洪授早年用笔,多为方润之笔,显得较为粗重,人物形象古拙,晚年用笔渐趋圆劲细秀,线条细劲清润,人物形象凝练夸张,设色高古雅致。
五百年来受陈洪授影响的画家有数千人,其中以“海上三任”、傅抱石、程十发,谢稚柳、于非闇、陆抑非等成就最为显著,花鸟画大家吴昌硕、齐白石也从他得益匪浅。他们不仅学习了陈洪绶的技法,且传承了他的创新精神。
在线条的运用上,陈洪绶善于抓住对象的特征,经过深入理解,大胆想象,认真取舍,慢雕细琢,能更鲜明、奇妙地表现出所画物象内在的生命力。
陈洪授所画的人物画,在比例上采取了变形,用古器物作为画面的构成部分。其作品《授徒图》(见图一)画中有一位学士拍案而坐,石案为太湖石,案上置有书画、古琴、茶壶、杯具、薰炉等物。学士一手执如意,一手抚着古琴。画的前面有二位女士,是他的弟子,两位弟子坐于圆凳,一位低着头全神贯注欣赏着案上的画,另一位正往瓶中插花。
这是陈洪绶的作品《授徒图》,画家以细劲圆润的线条勾勒衣纹,人物不讲究比例,人物刻画细致,沿承赵孟頫以书法入画,有李公麟的笔意,(李公麟人物画是学习魏晋的,所画人物线条整而圆,加上书法上又是学习楷书,因此他所画的线条圆转而不柔,用线为宋人第一)。人物形象采用夸张的手法,动态逼真,其中学士形象端庄儒雅,粗眉下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画家大部分采用纯墨勾线与渲染,为了不使画面陷于沉闷画家予以个别物象赋于色彩,特别是赏画女弟子桌上的红色盒子及女弟子的红色衣服尤为醒目,使观者的视线投入到画的中心点。马培童以下佛像作品及石窟作品,均大胆取舍釆用适当夸张变形手法,特别是石窟作品经过适度变形夸张,使佛像躯干更加伟岸与庄严,这些佛像作品均形象古拙,色彩古艳,厚重且圆润,有陈洪绶余韵。
陈洪绶其作品二《松下抚琴图》(见图二),中高士于松下抚琴,旁一侍女恭敬而立,高士眼睑低垂,双眼微微睁开,视线的角度缓缓往下,专注琴弦,仿佛若有所悟,而侍女则凝视远方,神态恬然,似乎已被琴声所动。中国画的人物最难在于传神,而传神之处乃是人物的眼神。
陈洪绶在这幅作品的深厚功力与马培童所绘的佛像作品,均能做到如顾虎头云:“传形写影,都在阿堵中。”这个阿堵指的是眼神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有相同之余韵。陈洪绶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的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中的第一人”。他所画的人物,整体效果在仇英、唐寅之上,人称三百年间没有他这样的格调笔墨。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评:“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也。”
——(潘玮萱写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