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童收藏 对话
对话山水画家弘仁,潘玮萱评马培童(60)
弘仁,安徽歙县人。明亡后入武夷山为僧,云游各地,后回家乡,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
弘仁善画山水,早年从学孙无修、中年师事萧云从,后学元四家,尤尚倪瓒,故其作品构图简洁、笔墨苍逸,善用干笔渴墨和折带皴,然他多取黄山、武夷诸名胜为画稿,故境界、格调不同于倪画,少荒寂之境而多清新之意,山川奇秀多姿等。
弘仁以画山著称,与石涛、梅清有黄山画派之称,其作品《天都峰奇图》(见图一),画中近景描绘的是潺潺溪水,大小石块散落其间,如清响的奏鸣乐,悦耳动听。在岸边坚硬的岩石上,有几株虬松盘曲若龙,苍翠劲健。中景峭壁相拥,陡然而立,瀑布自山间的交汇处垂直而落,峭壁上零散生长着树木,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远景处天都主峰为一枝独秀,巍然高耸,直指云霄,其劲健挺拔之势,大有绝俗孤傲的意味。整幅图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写尽了天都峰的雄伟峻奇。画中山石多为方折的几何体组成,刚劲有力,棱角分明,为了产生扁薄之感,画家在关键的转折处和远山处运用皴、擦、点、染,以此来增加山的厚度,营造出立体的效果。由于画家没有大面积的施墨,以及过多繁复点染和过多皴擦,山石都用线空勾,整幅画给人感觉以苍劲而简洁,清淡而空灵之美感。
在四僧中,真正称得起禅家的,唯有弘仁一人,他不婚不仕,寡欲清心,挂瓢曳杖,芒鞋羁旅,或长日静坐空潭,或月下披云孤啸,如此“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远远超拔了八大山人苦心经营道院和石涛自称臣僧,三呼万岁的形禅实俗之为,石溪虽然没有卑琐之事,但性格过于激烈,动辄爆发而难安于静,不像弘仁,忠义埋入心底,从未遇风即动。画如其人。他的画纯净、高洁,达到纯化的境界。
马培童以下作品,给人冷与静的境界,有股浓浓的禅意,与弘仁一样均能达到纯净的境界。如同弘仁图二作品,画中山石象一堵无言的墙,冷冷地悍卫着这一弯无名的乡野,坡上没有足迹,木板小桥没有人影,那座修竹掩映的屋舍也空守着它整洁的前院,铅色的穹宇覆盖着四野,平静得无一涟漪的水泛出冷冰冰的一片惨白……,画家整幅作品的用笔特色都围绕着净意来塑造,既勾勒物象的形,又体现线条自身的冷峻、峭拔的意味。弘仁其艺术特色既尊传统,又主创新,所谓师法自然,独辟蹊径,是他艺术思想的核心。马培童能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师法自然,与弘仁一样,能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二者均不甘囿于先入藩篱,勇于常变,因此有相同知音。弘仁在安徽创立了新安派,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海阳四家。新安画派的成员还有江佳、姚宋、郑旼、祝昌等人,他们均受弘仁的影响,如程邃、戴本孝、萧云从等人均负有时名。
————(潘玮萱写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