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童荣誉 对话
马培童“大红袍”画册序--杨青云
马培童经纪人薛林要为马培童出版“大红袍画册”,(“大红袍”是一国家级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油画集》几套大型系列画集的别称。这成为公认具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久而久之,它们被画界和出版社约定俗称美誉为“大红袍”),特一给我说明让写一篇序来美化一下。也只有恭敬不如从命……
细细阅读了马培童的绘画作品后,除了感动佩服,我更多的是想说一个优秀的画家师古人要和师造化放一起,是因为单单师古人则容易走入僵化和模仿。马培童在传承张仃、黄宾虹等艺术思想的基础上,开拓进取研究,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焦墨焦彩”中国绘画技艺和传统技法上有突出贡献。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在徐州汉王中学和沛县歌风中学建有马培童焦墨艺术馆。马培童坚持研究传统山水,其作品取法黄公望、王蒙等大家。得到过范曾、刘文西、杨之光、冯远、刘勃舒、方楚雄、李刚等名家的指导和示范。范曾评价马培童说:“我衡量一个好的画家就两个标准,一个是他确实有绘画方面的才能,悟性高,和马培童接触之后他是那种一点都透的艺术家。第二就是这个人的品味品质很重要,单从他的品味品质中看画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是马培童画的,也只有马培童画出这些大境界、大视觉的艺术精品,我总是爱多看几眼,细品有纯粹的大美在里面,它蕴含一层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入古求新的气韵与气魄。”
马培童近年来的焦墨和焦彩一直受藏家所喜爱,画家的焦墨中锋行笔打破了焦墨画只有黑白两色模式笔法的生活蒙养,其独创的“双焦皴’极大丰富了焦墨技法兼容落笔成韵的浑厚苍茫、雄伟酣畅、连绵不绝的文人气息,充溢着山石脉络纹理,以及结构繁复、绿荫茂盛的群山密林,秀丽山川。在文化语境上分析,马培童具有浓郁的艺术乡土情结,正如一哲人说接近本源就是接近大美的极乐所在,特别是马培童的焦墨山水又是那种玄奥、美丽和神奇之外延展投身自然怀抱,采集养分,荡涤心灵。这些学养、才情、能力均是构成马培童焦墨绘画的层面语言符号,赋予了传统焦墨新绘画语境的创新与发展,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不断探索其内心山水意境的表达方式,并只存在于对本源大美接近的书道精神而洋溢着生动的气韵、昂扬的生命力与强烈的现代感。
这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真正延续。也是画家将传统写实画法推向极至的感悟智慧。欣赏马培童的绘画,使画家始终保持了活跃和机敏的状态,他作品的形象构图、色彩背景,以及表现技法,使之都呈现出一种经典性品质的大格局大气象。有一种超然物外般的高洁,一种具有持久意味的人间净土。他的焦墨山水既有古典美,又不失现代审美的新焦墨先例,凝聚了各家焦墨画法的文化精华,让我们第一眼便看到或是理解到:马培童焦墨画创新的成份,在延续传统焦墨画基础上,寓刚于柔的时尚气息中渗透了新焦墨画的诗化精髓。按马培童的说法,受张仃、黄宾虹等影响,以及依画家凭其对生活与艺术内在辨证关系的有效把握, 用日趋精熟的画笔记录了一个大好时代深层次的审美挖掘和高境界的人文性表现,以形写神,遗貌取真,不仅传达出笔下风物之神,更以自己独到而精练的焦墨画法画出了物与人、形与神的精品力作。以自己擅长的艺术逆向思维和率性、自然的笔墨,在形神兼备与气韵生动中把一幅幅心中山水呈现出黑、白、灰的鲜明对比和虚实结合,意境高远,内涵深邃,显示出焦墨画艺术语言的独特性。
马培童为开拓其焦墨山水的精神场域,追求到更高的学术价值。画家在对诗与画探寻的基础上,以诗入画、诗心造境,既追求画面意象的唯美性,更力图意境营造出深邃空灵。从这一层面上欣赏马培童诗化的焦墨山水,他创造性地融入了诗性因子的山水特质,又集中突出甚至是夸张性地强调这一“山水特质”,神逸意远,充满了画家自身的美学信仰。而马培童的这类作品所讴歌或表现的山林大川,或龙的传人等题材,他们的精神风貌首先是提取了新时代精神和文化的不竭源泉。中国画在继承中前进,在扬弃中发展,而中华民族历百劫而不衰的原因,正是由于有这些哲学的、社会学的、人文学的优秀绘画传统,它蕴含着民族性精华的审美愉悦,让你看到一个自信、自爱、自重、自强的伟大民族,缔造永远和平而昌盛的大好河山,这在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审美中就是“神韵”所达到的诗性与含蓄。也正是马培童焦墨山水的诗性与含蓄造就了以传达人心理情感的艺术感染力,才是中国当下真正优秀艺术家的闪光之处。是为序。
注,马培童现为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
杨青云,河南南阳人。2014年主持的“范曾研究”项目被北京市有关单位评为优秀人才。著有《二月河评传》、《范曾新传》、《范曾论》、《杨克新论》、《贾平凹美术论》、《忽培元浅论》和《王阔海新汉画初探》等,现为范曾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