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童日记 对话
五,突破焦墨画“无人之境”
焦墨画对象往往以山水为主,花鸟少之。民国时期黄宾虹先生,到了新中国张仃先生,我成了现在中国焦墨画的,改革者。一脚踏进了用焦墨画吴哥窟的无人之境,画画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画出自己的个性。不仅仅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还带有一种民族使命感。我认为西洋画通过颜色的明暗对比来提升立体度,而焦墨语言,是浓枯干涩,看上去比较随意的“一笔”,真的随心所欲,每一笔都是中锋用笔,比工笔还要用心,但看上去的效果又是‘随意的一笔一笔刻出来的。也因为这份看似随意,实则无法“随意”的画法,向汉画像石刻的刀法之意,笔笔见笔。此前,我一直在学习张仃老师的笔法。“他的笔法灵活多样,表现能力强,但我需要更有力量的笔法,就想到了汉画像石刻,刀法変笔法,笔法更有厚度。笔墨的厚度到底是怎么来的。用笔尖,用笔粗,笔毛一起到纸面上,这是‘万豪齐着力’。”有时候用笔法,根据艺术需要而定。但继承和创新是需要发展的。创造性地“继承”,在自己的焦墨画中,“集众家之所长”,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去变。我的方向很明确:“艺术要往前走才有生命力,如果停止在那里,就没有出息。画柬埔寨吴哥窟,跟以前的作品比,这些作品有了更多思考,既要凸显要表现环境,画面元素更丰富,又不能喧宾夺主,有令人惊喜的风格之变。体型如磐石,充满夸张式的魁梧,石窟四面佛像的喜,怒,哀,乐。探索改变,要有当代艺术的特色。再次创作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新作,要有自己的基础,再变法也是会成功的,如果有中国传承传统精神,焦墨之路会走更远。——马培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