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石夫,1966年生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光山。现为河南省美协会员,安阳文峰区美协副主席。初习花鸟于信阳师范学校田庆宇先生,以为不能畅怀,逐习山水,深喜清初龚贤、弘仁,心追手摹。宜读元代黄公望、王蒙等先贤传 世经典作品。且从现代大师黄宾虹、黄秋园、李可染等先生的作品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偶尔也会参加国内、省内美协相关展览,每每亦有所收获。作品被国家,省级博物馆永久收藏,亦有作品被海外个人收藏。
古人常说:“画者,诗之余。诗者,文之余。文者,道之余;格物,才能致知。法自然,方能明道。知理,明道才是一个学习者的法门。”于06离开故乡,游历豫西伏牛,豫北王屋,太行,为太行博大、雄奇、险峻、壮美深深吸引。于08年始隐居太行山,观四季山川之变化、品风晴雨雪之余韵、读日出日落之苍茫。每每夜静声稀,明月浩浩之季,洗心澄怀,体天地之灵气,察造化之奥妙,亦是人生之乐事。
查看更多>>
山水画小品欣赏 立秋 玫瑰物语 热气镀身,空气沉闷 从午后开始 我先是开了窗,又开了空调 浮躁。还想再打些什么 冷风带来一条河流 擦过手臂,流走 是蜿蜒的,流过地面,桌腿和柜脚 又 擦过小腿,似乎在前方 卷了一个漩涡 一些小水花溅上了脚背 凉凉地 窗口仍然开着 等会,会有一两只萤火虫会飞进来吧 给这个闷热的天气 带来一些旧时光 ...查看更多
国画山水《柿虑清韵》 慎独,自律的最高境界 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 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 言行如一,为情操 《论语•为政》记述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 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如果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自己没要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巧言令色,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 心口如一,为良知 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按照佛家的观点,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始终如一,为坦荡 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无论是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是元代时许衡的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亦或是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于心中自律的坚守,他们做到了始终如一。 而始终如一可谓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处事的坦荡之志。因为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说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 刘石夫 画作 ...查看更多
谢谢陈刚先生为小女百日制印 春分 玫瑰物语 一滴坠落的露 缓缓地奋不顾身 让这个春分的黎明有些不同 这世间最大的慈悲心 是被时光无情抛弃 仍拼命追赶的芸芸众生 我也是众生 这一刻绝 不是下一刻的我 肉体越来越重 灵魂越来越轻 刘石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