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权收藏 对话
唐孙过庭【书谱·书家论·第二章·质以代兴】译文(摘自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以往的一些书评家们说: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四位书法大家,是从古到今书家中书法艺术水平最高的书法家。然而,今人的书法却达不到古人的水平。古人的书作质朴,今人的书作妍媚。以往书评家们那样的评论是有问题的,书法的“质”是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的,书法的“妍”也是随世俗的改变而改变的。虽然说书文是以实用为目的,用以记录语言和事情的。但是,其“质”和“文”也都是在变化的。“质”“文”的变化,如同醇和醨一样,“质”的改变就是一个量和度的问题。用以记言叙事的书文是随着记叙内容的不同而变化的。社会在发展,事物在变化,这是最为普遍的道理。学习前人要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以求继承发展。有的书法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学习前人的时候不加分析,什么东西都学,甚至将前人的糟粕当成了精华在那里继承发扬,这是学书人中的一种流弊,希望学书人不要去犯那样的错误。《论语》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就是“文”和“质”的统一谐调关系。在书法艺术中,书体形式一定要与书写内容协调统一,只有那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书法作品。书法中的“文”要随“质”的变化而变化,“质”变“文”不变,那就不协调了。以往书评家“今不逮古”的论调是错误的。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何必要做放着华美的房子不住去住原始人的洞穴,放着舒适的车子不坐返回头再去乘坐最原始的没有辐条的圆木轮子车子那样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