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权日记:《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解读(一

王根权兴艺空间

对话 书画艺术家王根权

王根权

活跃245171 店铺4 日记140 好友81

您当前位置 首页>> 王根权兴艺空间>> 王根权日志专栏>> 日志-9089

王根权兴艺空间
王根权日记 对话

《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解读(一)《〈书谱>品评》王根权 第四讲
孙过庭的生平事迹正史没有记载,今天所能见到的只有陈子昂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陈伯玉集》卷六,《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一篇是《祭率府孙录事文》(《陈伯玉集》卷七)。这两篇文章弥为珍贵,成了解读孙过庭生平的关键史料。为了利用好这些珍贵资料,不妨先就这两篇文章分别予以解读。《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原文如下:

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   陈子昂

呜呼!君讳虔礼,字过庭,有唐之不遇人也。幼尚孝悌,不及学文;长而闻道,不及从事禄。值凶孽之灾,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忠信实显,而代不能明;仁义实勤,而物莫之贵。堙厄贫病,契阔良时。养心恬然,不染物累。独考性命之理,庶几天人之际。将期老有所述,死且不朽。宠荣之事,于我何有哉?志竟不遂,遇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时年若干。呜呼!天道岂欺也哉!而已知卒,不与其遂,能无恸乎!铭曰:嗟嗟孙生!见尔迹,不知尔灵。天竟不遂子愿兮,今用无成。呜呼苍天,吾欲诉夫幽明!

分句解读并译文:

原文:“呜呼!君讳虔礼,字过庭,有唐之不遇人也。”

解读:从这句铭文看,在陈子昂的理解记忆中孙氏名虔礼,字过庭。“有唐之不遇人也”是这一句的核心和重点,也是这篇铭文的纲领。“不遇”,即没有遇到、不容易遇到,难以遇到,有幸遇到。“不遇人”,即没有遇到的一个人,不容易遇到的一个人,难以遇到的一个人,有幸遇到的一个人。“有唐之不遇人也”,即有唐以来没有遇到的一位人物啊!有唐以来难以遇到的一位人物啊!有唐以来有幸遇到的一位人物啊!“有唐之不遇人也”,是陈子昂对孙过庭生平际遇的最精确、最概括的评价。

现在的问题是陈子昂对孙过庭的这一评价并没有被后世大多数人重视,以往许多研究孙过庭者,没有深入研究“祭文”的文理,受“祭文”文表的影响,对孙过庭生平的解读存在着诸多的偏解和误解,其偏解误解有一个基调:运悖、命短。这样的解读非常错误,与陈子昂对孙过庭生平的记述相矛盾。如果按照这个基调解读“有唐之不遇人也”这句话,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孙过庭是有唐以来难以遇到的命短运悖之人”。如此解读,甚显过分,既不合情,亦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往研究孙过庭者想了一个办法,干脆将“不遇”二字从文中删去,用方框代替,即采取回避的办法。这就是今天看到的《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有的文本中缺少“不遇”二字的原因。“有唐之不遇人也”一句的准确解读应该是:“有唐以来不可多得的一位书法艺术人物啊!”如此解读,该句通了,全文也通了,文中的诸多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译文:悲痛啊!我不敢直呼先生的姓名,但在这里我又不能不说。我尊敬的先生名虔礼,字过庭,是有唐以来不可多得的一位书法艺术人物啊!

原文:“幼尚孝悌,不及学文;长而闻道,不及从事禄。”

解读:“尚孝悌”是读书人的基本品质。“幼尚孝悌,不及学文”,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祭文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对死者进行生平总结,二是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其行文特点是,对善德荣显之事采取张扬的写法,对过失辱没之事采取隐晦的写法,这就是现在看到的所有祭文都有一些套语的原因。“幼尚孝悌,不及学文”一句,从字面上看,意思是小时侯在“孝悌”和“学文”这两件事上,孙过庭把“孝悌”放在了第一位,以“孝悌”为重,以“学文”为轻,因“孝悌”耽误了“学文”。实际上是这回事吗?不是的。“学文”怎么能和“孝悌”起冲突呢?“学文”的同时并不影响“孝悌”,“孝悌”的同时照样能“学文”。难道陈子昂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问题决非这么简单,其中一定别有隐情。孙过庭不是因为“孝悌”影响了“学文”,而是“文”没有学好,而这个“文”没学好,还不是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文”没有学好。从孙过庭《书谱》的文笔看,孙过庭不是“文”没学好,而是“文”学得很好。不但“文”学得很好,字也写得很好,不然唐太宗又怎么能赞其书?他怎么能“见君”?陈子昂难道在祭文中说了瞎话?不是的,这是陈子昂在说反话。孙过庭的“文”学的很好,反说其没学好,这里边隐含了一个意思,即孙过庭屡试不第。在墓志铭中,这样的话是不能直说的,故此只好说“不及学文”。单说“不及学文”又嫌不好,故此前边只好加一句“幼尚孝悌”。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文字上进行这一样一番处理后,给人的感觉那就要好得多,为孙过庭的屡试不第圆了面子。屡试不第,不是孙过庭的问题,而是考官的问题,是科考制度的问题。但是,不能从考官身上找原因,不能从科考制度上找原因,只能从孙过庭自身去找原因。找什么原因都不合适,只能找不是原因的原因。现在明白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孙过庭的“文”学的很好,就是屡试不第。

“长而闻道”,“道”指的是什么呢?应该就是“老子”和“庄子”。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书谱》的若干内容中得到映证。孙过庭《书谱》中多次引用老子和庄子的话,引用的非常之好,这应该就是闻道的结果。“不及从事禄”,“事禄”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当官。因为只有当官才有事做,才能有俸禄。“不及从事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当上公务员,没有找到工作。这句话与上句话对应,意思是说:孙过庭长大以后又因为“闻道”而耽误了当官。实际的意思是,因为屡试不第没有当上官。

译文:小的时候,先生非常孝悌,因为太孝悌了,反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长大以后,先生又喜好老庄,又因为喜好老庄,而耽误了自己的仕途。

原文:“值凶孽之灾,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

解读:唐太宗欣赏过孙过庭的字很值得思考探讨。孙过庭的文墨是怎样呈递到太宗手里的呢?综合分析,其它形式和途径传呈的可能性极小,而有一种形式和途径传呈的可能性极大。这就是孙过庭考取了举人或被举荐,地方官员将其试卷或文墨传呈至皇帝。地方官员一来显示自己发现和培养出了人才,二来讨皇帝开心。唐太宗看到孙过庭的字,果然夸赞不已,确实开了心。皇帝开心后表扬了地方官员也在情理之中。皇帝表扬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至于具体是什么形式不得而知。假若说孙过庭没有考中或未被举荐,地方官员怎么能够将一位落选举子的试卷文墨上呈给皇帝自讨没趣呢?皇帝若问,这么好的试卷为什么不予录取?皇帝以此降罪怎么办?相信地方官员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由此,可以得知:孙过庭是太宗时期考中举人或被推荐为茂才的,也就是这一次中举后,他的试卷被呈送到了太宗那里,太宗对孙过庭的字大加赞赏。

“凶孽之灾”指的是什么呢?按照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国家有大事时取消或推迟开科。在孙过庭的中年,国家发生了两件大事。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去世是一大事,接下来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谋反又是一件大事。太宗去世不是“凶孽”,陈子昂也不敢妄为称之为“凶孽”,看来“凶孽之灾”应当是指房遗爱谋反这件事。房遗爱谋反案是长孙无忌一手策划的一桩政治冤案,目的在于清除异己势力巩固李治政权。这一冤案牵连到了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以及高阳公主等。这些人都被处死,冤狱很大,株连很多。李恪随太宗打天下立有大功,人品很好,能力也强,很有社会威望,太宗尝谓此子像他。李恪是吴王,孙过庭又是吴郡人,受株连的可能性极大。还有,当年传呈孙过庭文墨的官员必定是吴地官员,由吴地官员传至吴王,再由吴王传呈太宗,孙过庭试卷的传呈,是不能绕过吴王的。这次冤狱搞的这么大,被株连的人数又那么多,孙过庭受到株连当在常理之中。孙过庭当时还年青,还未入仕途,以其它形式受株连的可能性较小,以不能入仕途予以株连的可能性极大。这应该就是太宗赏识过孙过庭的字以后,这件事便无声无息的原因的最合理解读。

“四十见君”,孙过庭有什么机会能够见君呢?只有一种机会,那就是“上亲策士举人”,即皇帝亲自对举人们进行面试。“四十见君”就是说,孙过庭四十岁的时候参加了殿试,见到了皇帝。孙过庭见到的是哪一位皇帝呢?前面说了,太宗皇帝只见到孙过庭的字,而未见孙过庭的人,孙过庭见到的当是高宗皇帝。翻阅唐史,唐高宗时有过两次殿试。一次是显庆四年(659年),一次是调露元年(679年)。“四十见君”当是显庆四年。原因在孙过庭享年一讲中已经做过了分析。这一次殿试完后,孙过庭被安排了工作,当了官,这就是孙过庭仕途的开始。

“遭谗慝之议”,这句话没有说完,只说了半句话,另外半句话是“丢了官”。这是陈子昂故意省去的,因为这类话不适宜出现在铭文之中。当然,省去后并不影响对这句话意思的完整理解。“谗慝”就是诬陷,如果不是丢了官,那也就够不上诬陷了,仅仅是瞎说而已。“遭谗慝之议”应该就是孙过庭仕途的结束。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别人的不实诬陷之词而丢了官。“谗慝”的内容是什么呢?孙过庭的官职是“率府录事”,是太子管辖军队里的军职,遭诬陷丢官,一定与太子事件有关。查阅唐史,孙过庭入仕时的太子是李弘。李弘656年封为太子,675年暴死。当太子十九年。这一时间段正好是孙过庭入仕的时间。按孙过庭“四十见君”一说计,当是显庆四年(659年)入仕。李弘死后,太子之争相当激烈。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来的率府军队交由谁管?原来的那些军官谁能用谁不能用等问题马上就出来了。这些问题必然波及到原率府军队里的军官甚或士兵。这些人都存在着一个工作变动甚或去留的问题。孙过庭“遭谗慝之议”丢了官,应该就是这件事,这一年即上元二年(675年)。如此说来,孙过庭于四十岁时(659年)入仕,五十六岁时(675年)被免官,尔来孙过庭共当了十六年的官。

译文:先生于仕途上特别不顺,机遇很不好。当先生学业有成的时候,赶上了国有大事,凶孽之灾让他受到了株连,耽误了仕途。直到先生四十岁的时候,这才有机会参加殿试见到了圣上,才被录用为官。先生的命运也不好,四十岁入仕,干了十六年还是个“率府录事”,又遇到了太子事件,有人借此机会说先生的坏话诬陷先生,使得先生连“率府录事”这样一个小官也丢了。

王根权日记-《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解读(一)《〈书谱>品评》王根权 第四讲
孙过庭的生平事【图1】
2018-09-29 16:49:58 16 0 3239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微信朋友圈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5-2019 【兴艺堂】艺术品交易交流平台(www.chinayis.com)由深圳兴艺堂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运营
  • ICP备案号:粤ICP备16008953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437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1727-371号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第2167366号 . 页面版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17-L-00402422
  • 家庭装饰画热销: 山水画牡丹画花鸟画花开富贵鸿运当头、 书法作品热销: 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家和万事兴 ; 操作指南: 兴艺堂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