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利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出塞》《咏柳》《清明》作品欣赏;
这三幅作品是应北京海淀区杨先生之邀而订购三尺整张竖幅行书书法作品,分别录唐王昌龄诗《出塞》、唐贺之章诗《咏柳》唐杜牧诗《清明》。
唐王昌龄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末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获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这首诗意思是说,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的将士人末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唐贺之章诗《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机,葱翠袅娜;后两句更是别出心裁地把春风喻为“剪刀”,将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立意新奇,饱含韵味。
唐杜牧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情沮丧。此时天公不作美,纷纷细雨飘落而下,打湿了诗人的衣衫,又寒又冷,诗人想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于是便向路旁边的牧童打探,牧童指向前面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
《清明》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的画面图,成为清明节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乙亥年初秋刘胜利书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