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林日记 对话
笔墨·刀趣伴人生
——陈宗林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有多种选择,而我恰恰就选择了祖国最最传统的书法、篆刻艺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不断地前行着。
在五千年的书法历史长河中,从最初定型的甲骨文、金文中看到其造型已臻完美,令我们坚信其中必有一套完备的法则和理念作为支撑,其后它经历了从篆书到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一系列演化,至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书法形式。
“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某些美学鉴赏范畴,如对参差不齐之美的尊崇,对那些乍看摇摇欲坠,细看则安如磐石的结构的尊崇,这些美学范畴会使西方人大为吃惊……”(林语堂《吾土吾民》)这大概就是现代人对书法、篆刻之美最为生动的总结吧!
鄙人喜欢那种大朴不雕的民间意味,它们从千年前的魏碑、简牍中弥散出来,体现着一种自由的精神与人格的魅力,时时激荡着我。近十年来,我更注意从传统经典书法(如唐法、晋韵、明清意)中汲取营养,特别是这三年来潜心于简帛书的研习,渐入堂奥,初具规模。观之,无论笔墨或是造型都比以往更具意味。去年初,我开始大胆尝试用楚简帛书作篆刻的探索,感到这类文字入印更灵动多变,能满足方寸之中的夸张、挪移、收放、虚实、疏密等的需要,为当今篆刻艺术用字更加宽泛做出有益的探索。
在世间,书法看似是最简单的玩艺,但却是最难掌握的东西。吾自学生时代起就对写字有极大的兴趣,由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早期均未理解“书法”二字的含义,要说真正进入“书法”的门槛已是八十年代中期了。算来也有三十余年的学书历程,一路走来其中的甘苦自知,我想书法人都有同感,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篆刻一艺虽属小道,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从中亦能体现作者的学识修养。我们知道,印刻平和就容易走向平庸,刻得太过又易滑向野逸,两者间收、放之度的把握绝非一朝一夕可成。曾有朋友问我:你的篆刻不能再放一点、夸张一些,对比更强烈一些吗?我的回答:那不是我,或者不适合我,我就是我!
艺无止境,艺术之旅漫长而艰辛,吾将坚持再坚持,永攀艺术巅峰,直至生命终点!
最后用一首自作诗结尾吧:
老骥伏枥志不移,砚边挥洒近痴迷。
书画篆刻添雅趣,艺友常磋颇受益。
书山有路勤为径,奋力登攀争朝夕。
征途风光无限好,翰墨飘香乐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