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认证2021-04-15 11:24:40 12 0 4351
-
已认证2021-04-15 11:23:11 16 0 3003
-
已认证2021-04-15 11:22:12 10 0 2131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录周恩来祖训《高亢做事,大气为人。》辛丑年刘胜利书於北京;
应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李先生之邀而订购二尺斗方竖幅作品,周恩来祖训《高亢做事,大气为人。》供朋友们欣赏。2021-04-15 11:21:05 14 0 2214 -
已认证2021-04-15 11:20:00 16 0 2435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刘开豪《竹菊幽香》国画花鸟画,竹菊散发出的幽香,清气扑鼻,招蜂引蝶,寓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当今我们的祖国坚如盤石,处处欣欣向荣,为世人所向往。 作品尺寸竖幅68cmx34cm。
2021-04-14 18:42:06 5 0 120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三月三随记三则
甲则:"三月三,桃木棒棰柳木刀。″这是儿时的记忆歌谣,这也是千百年来古华夏人的集体记忆传承至今的歌谣,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汉族称为上祀节。
据说,三月三,这天是 说,三月三,这天是王母娘娘和真武大帝的生日。其实,这是黄河流域的春情最盛时期的民俗文化重要表现内容之一。
桃木能驱邪,又能带来好运,又代表桃花运,″桃"更是西王母专用接待贵宾的特色礼品。棒棰能打小鬼,如同金刚杵。桃木棒棰既是桃符寓教文化又是劳动生产工具的体现。棰传到长江流域就应用在捣米上,是木杵了。柳木刀,其性本柔,柔至极为刚,专砍在阳间胡日鬼、不讲礼法到了阴间有罪的人。
乙则:欧非的两河、埃及古文化文明直接或间接的就在造假,掺杂成伪历史。东亚华夏四千年前左右的铜器之前是玉器、陶器,文明创造的脉络是清析的。
那,两河、埃及在铜器之前有华夏这么丰富的玉器、陶器及数量众多的遗址吗?没有!有能如同华夏延续三千年的文献记载吗?没有!所以要想西方的″语言文字"来佐证或互融华夏的"文字语言"的文化文明性是行不通的,方法上如同是用孙子去证明太祖爷爷的模样就是孙子的模样一样的愚蠢!
欧非因语言使用产生文字,是表音系统。东亚华夏因文字(图纹符号)而表达语言使用,所以是表意系统,此下又以"义理″为重。
丙则:不同的文化造育出不同的饮食文化,不同的饮食文化蕴藏着不同的人文特性,不同的人文特性孕育了不同的民俗风情,然终归于"吃″的文化大同世界!
吃,是人类的第一要事。几百万年以来,人类都是为了吃而不断地创造,同时也带来了尔虞我诈的负能量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处事!至于人吃人的社会只能在大文豪的笔下形成历史的记录了!
一一记于"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头条、抖音、西瓜、微博、美篇、腾讯、艺界报公众等空间陆续上线,欢迎关注!> 查看更多2021-04-14 10:33:47 5 0 2349 -
孙传海创作日记 对话
孙传海烙画作品《荷塘月色》欣赏,附小诗一首:
月色中,
烟雨江南千里外。
凝眸间,
云水禅心傍,
诗香绵绵长。
时在丁西秋日苦石山人
作于林城花果园古语轩2021-04-13 15:55:16 12 0 1472 -
2021-04-13 15:51:08 12 0 1318
-
侯同印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画放牛图系列作品《春韵》《牛气冲天》《牛年吉祥》,作品尺寸三尺竖幅50X100CM;辛丑年春月侯铜印画。
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已经见不到牧童放牛场景了,作画以记之。2021-04-13 15:44:57 12 0 3418 -
姬保国创作日记 对话
辛丑年清明节行草录毛主席沁园春.雪,并自做小诗一首:
清明云湧韶山峰,
雨亦纷纷魂梦萦。
祭拜主席代代续,
江山永固中国风。
20210403
姬保国/文2021-04-13 15:34:57 25 0 1760 -
刘玉坚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作品扇面作品《林深苍山远,依依见鹿鸣》《忽将一念笔留住,不写清湘颂高流》《燕归喜春来,岁岁始耕躬》,辛丑年刘玉坚新作,请欣赏。
2021-04-13 15:25:44 11 0 1808 -
罗虹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动物画《鹿》,早晨醒来,一米阳光正好照在我的画上,还蛮有感觉的。
2021-04-13 15:17:41 14 0 188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不是占卜辞 请走出解读的死胡同
如,此片通释为"庚子卜,宾,贞:王梦白牛,隹祸?″就这段如何去理解是关键……白牛还是伯牛?白与伯此处通假否? 比如,第一,灼龟与龟卜法灼龟根本上不同;第 龟卜法灼龟根本上不同;第二,关键的许多字义已经脱离了"见象蕴意"的本义……等等。再如,卜,不是占卜之卜,是不同的标记状态,所以有左右、长短等等变化的形体。商人契刻很严谨的,文字、图符是神圣的,不会任意多变的!还有那个"子"字太有意思了,就这个子字若按教科论文格式去写,至少两万字以上呵!
"甲骨刻辞分甲骨卜辞和记事刻辞两种。在殷墟出土的约15万片甲骨中,绝大多数是商朝王室占卜的卜辞。″近年来,这样的描述虽然不准确,但比以往的描述好了许多,终于注意到了甲骨文是"记事″的功用……可惜这15万片中今能文字对译出来的都按甲骨文是占卜辞思维认识进行的,所以走进死胡同了。
用占卜辞思路解读甲骨契刻的记事文字,等于是自身就陷入迷信的局中了,所以从1899年至今120多年来,那么多的甲骨文研究学者和所谓的"专家″也没弄清楚……好像红楼梦的红学研究会那些人一样的打转转!佛经浓缩后就是二百多字的心经,甲骨文解读每个字就是几句话而已,不需要长篇累牍的大论!
原来,华夏先祖如商王朝是迷信鬼神的,所以才有甲骨占卜辞的文字留存,按西方文明标准和唯物观,迷信鬼神就是愚昧、落后的……于是乎,推论出中华民族本身就落后的……西方价值观下的人会说,你们文明个屁,你们的先祖就是愚昧、落后,文字已摆在那里了呵……其实,这么大的问题当年至今被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忽悠了,还不清醒,那文化还自信个屁啊!!!悲我民族之不幸也!!期望智者,好好理解我这段话的背后深义吧!昨天我说,甲骨文不仅是甲骨文的本身学术研究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华夏文化及至中国民族的大事!
因是因缘,余之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命运多舛,只有在不断地呐喊中待时了!同时,我已经写完了数万字的甲骨文非卜辞说的许多文稿了,现在就是浓缩成一句话"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进行不断地重复而已,以期东方既白!
一一记于"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欢迎关注> 查看更多2021-04-13 13:30:51 5 0 1211 -
马晓薇创作日记 对话
花卉写生作品《桃花净瓶》,辛丑年春月马晓薇画於洛阳。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021-04-13 11:42:09 15 0 1301 -
马晓薇创作日记 对话
花卉写生作品《玉兰花》,国画花鸟画,辛丑年马晓薇画於洛阳。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2021-04-13 11:40:05 12 0 2102 -
2021-04-13 11:26:03 32 0 5086
-
汪琼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牡丹作品《富贵吉祥》《惠风和畅》,辛丑年汪琼画於北京。
2021-04-13 11:16:58 11 0 2121 -
汪琼生活日记 对话
老友相聚在北京
2021-04-13 11:14:41 6 0 1169 -
任振山创作日记 对话
泥金宣泼彩国画山水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任振山绘画作品欣赏。
2021-04-13 11:11:08 12 0 2430 -
2021-04-09 15:00:55 6 0 1457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松岩听泉》传统国画山水画,作品尺寸竖幅138cmx34cm;
2021-04-08 21:42:01 3 0 121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书法创作不应使用通假互借字去填补
在现时代下,甲骨文书法创作"用字"通假互借是最不利于甲骨文书法艺术及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普识的,循规蹈矩是一种通病。在甲骨文书法创作时不应使用通假互借 法创作时不应使用通假互借"字"去填补!
要学会用甲骨文字的刀刻契法与字的形体意趣意象兼蓄魏碑之前的任何文字。比如"外"就是表义内外的"外"意思,不要用"卜"去通假代替,而且"卜"字也有记录等意思的(见﹤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再如花与华,如今已不是一个意思了,不能用"花”字去代替"华"字的。现今汉字已几万了,若还用甲骨文已识的一千多个字去通假互借进行书法创作,那只能让读识者弃之而去,且束之高阁是了。
就书法及任何行业职业,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合乎时需,不能笔墨当随时代的都是有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也是因甲骨文书法创作者不明白什么是文化而什么又是艺术,什么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
如果古人不思进取,不能入于世随于时,那今天还是三千年前的文字样子能行吗?显然是不行的!为什么搞甲骨文书法创作的不去入世、不去随于时呢?我认为这是对甲骨文字及书法艺术呈现、文化本体的思想认识有问题,需要认错而入于世随于时,合理合乎于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一一2021年暮春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1-04-08 16:02:35 7 0 1741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宋代画家文同——潘玮萱评马培童(23)
文同(见图一),四川盐亭人,与苏轼为表兄弟,二人诗文相酬,游戏丹青,使水墨竹石图题材大行于世,也标志着宋代文人画的倡兴。
文同,长于诗文书法,著 > 文同,长于诗文书法,著有《丹渊集》行世。文同工画墨竹,创出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的处理方法,融入书法笔趣,主张作画成竹在胸,意笔在先,神在法外,被后世称为湖州竹派。传世作品《墨竹图》轴(见下图)是被公认的真迹。画中倒垂竹从画幅左上角顺势而下,又翻转而上至画幅右下角,此法被吴镇称为俯而仰。《宣和画谱》称:竹本以直为上,修篁高劲,架雪凌霜,始有取也。而文同偏爱画纡竹,竹竿屈曲劲挺,竹枝虬曲而富有弹性,似生于悬崖而挣扎向上,更能引起画家思想上的共鸣。
马培童以下焦墨指墨画作品,充分发挥指墨的特性,笔笔生意,逆顺往来,潇洒飞舞,或密或疏,聚散有度,用指墨圆浑自然,行笔迅疾轻挑,枝叶旋转奔放扩张,顾盼有情,与文同的墨竹有相同的余韵,都展现了竹或枝叶无穷的生命力。(文同是竹,马培童是枝叶)在墨色的处理上,文同竹杆墨色偏淡,竹叶则以浓墨画正面,淡墨表背面,给人以墨彩纷呈而富有层次之感。马培童以焦墨利用指的特性,画出以下作品,不同墨色层次感。马培童对枝和叶飞白笔触不加修饰,任其自然,使画面意蕴无穷。画竿、枝、叶,马培童笔笔相应,一气呵成,给人以清新潇洒富有生意之感。与文同《墨竹》作品有相应之余韵。竹子象征文人气节,以竹如我,我如竹来寄情深入人心。文同画竹是心性而作,信手涂抹,排遣心性。由于文同与苏轼的倡导,宋元期间画竹盛行,名家辈出,至元代赵孟頫、柯九思、吴镇、倪瓒以及明初王绂、夏昶等人均以文同为宗师,后人以湖州竹排称之,马培童抒发感情,可见以下作品,笔笔含蕴丰富,如同文同所言:“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4-08 15:06:15 32 0 1949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南宋宫廷画家李嵩《货郎图》——潘玮萱评马培童(22)
李嵩浙江杭州人(见图一),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曾是一位从事木工的手工艺人,后为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遂开始习画。
李嵩师从李从训,
李嵩师从李从训,工人物、道释及界画,尤擅长表现农村风物为时所重,成为南宋宫廷画家中的佼佼者。
由于他出身平民,对世俗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因而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下图作品《货郎图》卷。此作品为李嵩风俗画的代表作。绘货郎挑担下乡,一群村童围拢过来,争看担上货物的情景。人物神态刻画生动,主要以墨笔勾描为主,近于白描画法,略施淡彩,画法极为生动。
马培童以下作品,描绘古村落平民的世俗生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有李嵩余韵,《货郎图》画的右半部分描绘了七个人和四条狗。一位妇人手抱幼儿,在她身旁两个孩子的推拉吵闹下也不得不走向货郎。
马培童下图作品,右边用焦墨描绘一个村民,怀中抱着婴儿在古村落里,画中七个人和两条狗与李嵩余韵相一致。《货郎图》画面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人物虽众多,却都围绕着货郎展现出来。马培童画中七个人和两条狗,疏密有度,姿态各异,遥相呼应,气脉贯通。背景简约生动,只在一角处绘有古树一株,却起到了衬托画面的作用,令人回想古树曾经与人共同见证历史变迁。
《货郎图》李嵩只在一角处绘有老树,草坡,大片留白起到了烘托人物效果,激发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货郎图》画家对不同人物的心里刻画十分细腻传神。如货郎微笑中带有几分忧虑,因他既要招待好顽皮的小孩还要看着自己的货。马培童,画中人物各有各的动作,通过儿童的各种活动与动作,传达儿童欢乐的心情。
《货郎图》通过儿童的手势传达欢乐的心情及妇人的舐犊之情。《货郎图》以白描的手法描绘细腻,画中人物用铁线描,衣纹作颤笔,飞动潇洒,线条精妙。货郎货品,用笔如丝,几乎与实物丝纹不差。马培童用枯笔渴墨绘之,笔墨富有变化,画出树的不同质感与《货郎图》人物衣纹的转折顿挫富有变化,体现下层百姓衣着粗布的质感,有相一致余韵。马培童下图作品与《货郎图》作品,均用精妙的笔法将儿童描绘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4-08 15:02:29 19 0 2762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技法中的`枯涩'之法”童心写历(71)
焦墨作画时,强调"枯、涩"二字,这也是要求线条要有金石气,要有刻石味及厚重感,要沉淀入纸背。枯法线条才有立体感,才能跳出纸来。所以焦墨画用线就要以 有立体感,才能跳出纸来。所以焦墨画用线就要以这个为标准,为最终追求用笔目标。
总之,焦墨刻石皴法是枯笔渴墨的“刻点”与“刻线”的交融渲染。“面”是画面布局的铺展。意境才是一幅画最“立体”的架构。
枯笔渴墨是“器”的表现层次。技巧是“术”的掌握。.方式是“法”的道法,意境是“道法”的哲学层次。制造了画外之音,创新出意犹,多近古佛石雕,习刻入崖,研究汉画岩画为邻探索焦墨艺术的创新之路。 查看更多2021-04-08 14:48:50 11 0 133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三晋行一一参访侯村娲皇陵/女娲补天寺
2021年4月7日,殊胜因缘,我们一路前行,参访山西洪洞侯村娲皇陵/女娲补天寺。一一记于"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划″推进途程中<欢迎关注﹥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女娲是人类的创世女神,也被世人尊称为大地之母、中华之母,是一个福佑万民的女神。老少能熟的女娲"抟泥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故事流传至今。
据史料和传说,女娲是伏羲之妹,被其兄封为"女皇″,居汝水之阳(今察之,似为汾水之阳更对)。女娲庙、娲皇宫、女娲陵之名大多见于黄河流域,今山西洪洞、山西霍州、山西芮城、甘肃天水、河北邯郸、陕西安康等地有之。
上图:沿村舍路径而行,娲皇陵就在眼前。本来车子可以直接到达寺前,结果导航提示到达了,于是步行而至。原来"娲皇"非要让我步行千余步而朝拜,一证诚心呵。
上图:向寺院师父说明了我从北京到三晋的"文化行″情况后,径自取上钥匙开启娲皇陵之门。
上图:近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冰心先生题写"中华之母女娲陵″,陵园内碑刻文记等,还有两个棺材置放陵后小室。
上图:女娲补天寺住持果明法师也是临济宗的,与我聊起虚云、太虚、宣化、一诚、星云、弘一诸先辈,甚为亲近。法师坚守寺院二、三十年,性情正直,多正见,开言便讲"三皈五戒、登坛传教、依法不依人、要注重实修″等。中午,我们聊的挺好,惟独遗憾的是,法师让我喝茶而我婉谢无饮,因我杯中有水添增之故。
附言:
女娲陵寝坐落在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侯村境内,在村子地势较高处。据考证说,距今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女娲陵”。
又说,"女娲陵寝"始建于周朝,汉建和元年(147年)重修,后历代修葺扩建。自宋代开始将此处列为"女娲本庙″,享受国庙祭祀。宋、元、明、清四代国朝,历派钦差大臣致祭。清康熙皇帝曾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亲临女娲陵祭祀。
寺庙内古碑林立,原有139通,均为历代帝王祭文御碑。据清代道光年间刊刻的《赵城县志》记载,从顺治八年(1651)至道光元年(1821)170年间,六代清帝致祭女娲庙的谕祭文就有30道。
女娲陵寝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由南至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仪门、献殿、寝宫等。东西配有廊房、禅院、竹苑、补天石、钟鼓楼等。 查看更多2021-04-08 09:35:25 14 0 1769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山水图》,传统国画艺术,祖国大好山河,处处是风景;作品尺寸竖幅68cmX34cm。
2021-04-06 18:39:42 6 0 3317 -
已认证2021-04-06 17:31:49 11 0 1238
-
已认证
叶仲桥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延安参观考察,回来创作了这张革命题材作品【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入展建国七十周年广东美术作品优秀展。
2021-04-06 17:27:13 17 0 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