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仲阳创作日记 对话
二十二言长联一幅,尺寸200×20厘米×2
孙仲阳2018-04-02 15:31:07 5 1 1343 -
李高创作日记 对话
最近三张山水斗方团扇,50*50cm
李高2018-04-02 15:28:28 4 1 1525 -
吕双创作日记 对话
四条屏意临八大山人
丹青墨染尽情趣
吕双国画2018-04-02 15:24:48 6 1 1694 -
潘宁秋创作日记 对话
《福禄寿财喜》
四尺四开69cmX34.5cm2018-04-02 14:49:30 4 1 2054 -
潘宁秋创作日记 对话
《峥嵘岁月》
四尺四开69cmX34.5cm2018-04-02 14:44:47 5 1 1377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 ⋯⋯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光物态弄朝晖,莫为轻音便拟归。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龚光万 画作2018-04-02 13:12:12 5 1 1632 -
马新荣创作日记 对话
写实蜜蜂作品,斗方装裱后是不是有点感觉
马新荣 作2018-04-02 13:02:33 5 1 1778 -
孙逢春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小品《春桃带雨浓 》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观摩 不赠 不售
孙逢春2018-04-02 12:46:18 8 1 1903 -
2018-04-02 12:22:03 5 1 2240
-
杨洪顺荣誉资质 对话
2018第二届亚洲美术双年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我的作品《苗女》参展
杨洪顺2018-04-02 12:09:34 4 0 1697 -
刘石夫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柿虑清韵》
慎独,自律的最高境界
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 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
言行如一,为情操
《论语•为政》记述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
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如果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自己没要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巧言令色,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
心口如一,为良知
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按照佛家的观点,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始终如一,为坦荡
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无论是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是元代时许衡的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亦或是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于心中自律的坚守,他们做到了始终如一。
而始终如一可谓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处事的坦荡之志。因为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说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
刘石夫 画作 查看更多2018-04-02 11:47:41 4 1 1810 -
傅斌科创作日记 对话
佛莲系列《洗尽铅华现本真》
傅斌科作品2018-04-02 09:10:52 5 1 2265 -
已认证2018-04-02 08:39:07 11 1 2175
-
墨丹创作日记 对话
六尺整张一副,国画《旭日东升》,墨丹
2018-04-01 22:13:26 5 0 1154 -
胡记领创作日记 对话
六尺《锦上添花》,胡记领
2018-04-01 22:07:33 3 0 1186 -
黄林创作日记 对话
马联红老师嘱书……
悟透古兰经典
心存天方真言
(48×180cm×2)
黄林书法作品2018-04-01 22:00:40 3 0 1035 -
蒋元生创作日记 对话
《每日一画》山明水秀,蒋元生
2018-04-01 21:56:17 4 0 988 -
祝汉山创作日记 对话
小六尺180/70,国画《万里江山秀》,青绿山水间,祥云绕天边,不觉春报翠,南雁飞来仙。祝汉山
2018-04-01 21:53:27 6 0 1854 -
安士胜创作日记 对话
江山千里 明月秋风,安士胜国画
2018-04-01 21:50:30 5 0 1590 -
高勇利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太行朝暉》
30*68cm
軟片未裝裱
高勇利2018-04-01 21:46:41 7 1 1278 -
傅斌科收藏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系列《学而不思则罔》,课堂睡觉,逗蛐蛐,孩童的乐趣
2018-04-01 21:36:13 8 1 3063 -
王立丰创作日记 对话
方斗二幅,《终归大海成苍龙》、《伸曲有度》,王立丰国画作品
2018-04-01 21:35:42 12 0 2210 -
傅斌科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类《只有放下才能大自在》
傅斌科2018-04-01 21:26:56 9 0 1951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二,柬埔寨吴哥窟写生创作,规格丈二,残缺的吴哥王朝,焦墨用笔,“笔枯求秀,笔渴求润。”在用焦墨表現这幅画时,我用“雅”和“俗”作为衡量作品精神内涵水平的标准,用笔稍干,笔到出苍老的味道,符合山水画的传 统美学。
我在焦墨画吴哥窟实践表明,“笔枯则秀”这条路子上用笔,在创作中注意到了用笔的干枯比例、位置,尤其是我的这大幅作品,所贯穿的是“笔紧墨紧”的准则,以挺拔的中锋渴笔作为画面的主要贯通线条,干、枯的勾皴笔道在周围充当用笔的气氛调节,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画面的笔墨蕴含。凡是看过我的这幅作品的时都能感觉到,我的焦墨用线基础出自于汉画石刻阴刻线,对线性的掌握和驾驭在当今焦墨山水画坛绝对是完全可以达到骨立峻挺、如锥画沙的力度,和游走龙蛇的虬曲变化效果。中锋固然是运笔之“本”,其中的自由度往往得自“八面来锋”,调动笔锋的每一部分功能,笔尖、笔肚、笔根,都出效果,“八面来锋”的逆顺化变,直接导致物象的鲜活感。作大画的胆量与信心,正是源于我对自己驾驭干枯渴用笔的能力和线条语言表述质量的自信。用笔是画家的灵魂,要有坚实的线条,用功最勤,就是对自己用笔效果的研究和锤炼。干枯、曲直、正侧等用笔变化,表现出线条的弹性、韵律和节奏,无论是钩斫还是皴擦,线条里面有语言、有内容,生动而活泼。石涛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马培童文—— 查看更多2018-04-01 19:09:03 74 0 2793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驱车百里采风忙
路遇农家碾高粱
拿出本来快速写
儿时景色跃纸上。
陈刚 於山东费县月亮湾2018-04-01 17:37:57 8 0 1546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读了很多的书,哲学的,科学的,我发现许多问题,当今社会,许多人心口不一,使我困惑不解,我是搞艺术的,艺术本身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中国画讲究笔墨情趣,更讲究似于不似之间,欣赏一幅中国画山水要懂得 东西比较宽泛,比如诗词,有人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种意境许多自称什么大家的竟然不懂其中要表达的含义。
来于浮世,如能卸尽繁华,尽情与纯粹的山水画境界中当是我内心深处的首要选择。
一些搞中国画的人,为什么路子越走越窄,每天游走于酒色虚荣之间,却不能静下心来研究一些画论,中国水墨丹青特定于宣纸,古人谓之写,写并不是像写字一样理解,而是中国水墨色彩在宣纸覆盖能力上较弱,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像油画色彩一样处理,许多年许多年,一代一代中国画画者重复着过去的故事,路子哪里能宽,古人的标准,古人的智慧现在的人做不到,一旦创新就会出现丑,乱现象,没有几个能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研究的。
静下心来,放下过去,少言多做。
陈刚 记 查看更多2018-04-01 17:34:07 9 0 1927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近作 四尺斗方
2018-04-01 17:05:40 6 1 1590 -
梅丽琼收藏日记 对话
由山东兰亭书画院院长张仲亭题写的《作家报•书画世界》第89期回了……
2018-04-01 15:51:49 5 1 1812 -
狐小锁创作日记 对话
《坚持》,一件事情坚持一周那是兴趣,坚持一个月那是开始,坚持一年那才是实力,成功的结果人人想要,成功不难,贵在坚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狐小锁2018-04-01 14:17:38 3 0 2757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画 啄木鸟
大树小树皆啄遍,
不见蛀虫洞中眠。
敢是投胎到人世,
道貌岸然庙堂间。
石广生 图文2018-04-01 13:03:31 9 0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