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艺术领域未来将会发展成什么样? 原标题:NFT作品以逾6000万美元在佳士得落槌,这一切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021年以来,艺术圈最热话题是什么?非 NFT(Non-Fungible Toke n,即非同质化代币)莫属。2月25日,拍卖行巨头佳士得纽约上拍了一件有点特殊的作品,名叫《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这件拍品以100美元的价格起拍,在一个小时内价格便攀升至100万美元。作品在经过170多口叫价后,价格一度锁定在1500多万,在最后的十分钟内,突然涌现多口叫价,最终作品经353口叫价,以6025万美元的惊天价格落槌。 Courtesy of Christie’s. Beeple, The First 5000 Days, 2021. 2月下旬佳士得宣布上拍这件作品的消息,同时在艺术行业和区块链行业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一件原本只可能在区块链圈流通的 NFT 作品(或称“加密艺术”,链圈习惯称其为“nifties”)高调出现在了主流艺术市场,并且权威拍行佳士得首次接受数字货币以太坊支付作品本金。 事实上,佳士得早在2018年就试水区块链领域,与 Nanne Dekking 创立的独立数字注册机构 Artory 合作,为其拍卖过程及销售作品提供上链服务(但买家信息不在上链范围之内)。去年10月,佳士得首次上拍区块链作品,一件名为《Block 21》的实物与 NFT 结合作品以逾13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但是,上拍纯数字加密作品并接受数字货币支付实乃拍行甚至传统艺术业界的第一次尝试,因此吸引了大批大批从业者与链圈人士的关注。 佳士得拍卖的事件在链圈持续发酵。就在消息宣布之后不久,《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的作者 Beeple(原名 Mike Winkelmann)的另一件 NFT 作品——具体来说,是一个你可以在网上免费观看甚至下载的 10 秒钟视频——在加密艺术线上销售平台 Nifty Gateway 以660万美元的高价售出,创造了 Beeple 当时最高的拍卖价格记录。出售这件作品的人是迈阿密藏家 Pablo Rodriguez-Fraile,他联合创立的加密艺术画廊 Gallery of Crypto Art 同时也加入了 Artsy 的线上画廊网络。去年10月,他刚刚花费近6.7万美元的价格购买这件作品,在短短四个月内,这件作品的价格翻了100多倍。 660万美元在传统艺术市场中是什么概念?今年3月1日佳士得纽约上拍的一件梵高珍贵手稿的估价也不过700万美元,最后这件作品以1000万美元出头的价格成交。 试想,如果给你1000万美元的预算,你会购买一张梵高的真迹,还是网上的一张图片?我相信99%的人会选择前者,这不仅是因为梵高的作品是实物,也因为他在艺术史中的地位保证他的作品一定日后会增值;但网上的一张图片就不好说了,况且,这张图片人人都可以观看下载,而收藏这张图片的人,实际上购买的只是一段独一无二的 ID 标识,它证明此物是此物,并且此物属于你(好比收藏 Maurizio Cattelan 用胶带贴在墙上的香蕉,你买的不是胶带和香蕉本身,而是一纸收藏证书,以及你如何展出这个作品的说明;或者类似收藏行为艺术,你购买的是让艺术家表演的权利,而不是行为表演的录像带——如果这对你来说更好理解的话)。 这听起来很荒谬:我花这么多钱只是证明我确实拥有一个人人都能复制和观看的图像吗?但这确实是NFT狂热中的很关键的一点。 “人们收藏 NFT 作品的一个原因是,这种收藏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彰显自己在数字领域的地位(digital flex),但如果传统的艺术品藏家并不经常在活在数字世界里,那他们又有什么好在网上炫耀的呢?”Elliot David Safra 对我解释道,他是艺术资讯机构 AndArt Agency 的创办者,他参与组织了佳士得2018年的 Art+Tech 峰会,当年的讨论主题是区块链技术。这个前沿的年度论坛旨在探索跨领域创新在艺术行业的运用,此前,包括全球最大线上艺术品销售平台 Artsy、国际咨询公司德勤、伦敦蛇形美术馆、英国《金融时报》等机构都参与其中。 Safra 认为,目前,阻止传统艺术收藏者涉足 NFT 作品收藏的障碍,除了尚不便利的支付方式,还有对 NFT 作品并不强烈的收藏欲望。但我认为,让传统艺术收藏者望而却步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 NFT 作品普遍尚谈不上艺术性的品质,以及目前 NFT 作品市场中存在的巨大泡沫。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lmine Rech. César Piette, Redhead woman on seascape, 2021. 前文提到的 NFT 作品销售平台 Nifty Gateway,是加密艺术交易圈最活跃的平台之一。去年12月,该平台单月交易额便高达667万美元,而去年11月整个加密艺术圈的交易额也“仅有”260万美元。这自然与全球财政和货币宽松政策的经济大背景相关,去年12月,比特币迎来又一次牛市,价格一路飙升至2万美元,一夜暴富的感觉相信很多炒币老手都有体会。“2021年在美国主流机构的涌入后比特币价格突破5万美金。‘加密世界’约6千亿美金的市值无疑造就了一批‘加密世界’新贵。”web3 基金会的中国区负责人王琴文表示。 资产的极速膨胀让许多币圈玩家的财产“无处安放”,而疫情宅家无疑更促进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消费。因此,在 Nifty Gateway 这样的平台上,一张普通的动图的二级市场价格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几美元攀升到几千美元,这样的增速在传统艺术市场中是不存在的,钱来得不那么容易的广大传统藏家不可能花这么多法币购买一张网络动图,这也侧面证明了目前加密艺术领域的投机性远远大于收藏属性。 虽然类似这样的销售平台很多,但 Nifty Gateway 之所以能做到规模最大,一方面是因为它交易方式简便(支持信用卡支付),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善于跨圈炒作。最近,坊间传闻该平台正在积极联系包括 Damien Hirst、David Hockney 在内的各种大牌当代艺术家与平台合作创作并销售加密艺术作品,Almine Rech 画廊代理的艺术家 César Piette 已经宣布要在该平台上卖 NFT 作品了。前不久,Elon Musk 的女友 Grimes 的作品在这个平台上总共卖出了580万美元。 钱来得这么容易,艺术家们蠢蠢欲动也完全可以理解。加密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让艺术家能够在作品的每一次再销售当中获利。在传统的艺术市场中,艺术家通常只会在其作品第一次销售的时候得到分成,之后作品每一次被转售所产生的利润,都全部属于卖家。而在加密艺术领域,艺术家可以通过定制智能合约,持有作品的“股份”,未来每一次交易所产生的溢价的一部分都将按比例分配给艺术家。 这不只是分钱的问题,而是对艺术市场权力关系的一次根本性的挑战。传统艺术品交易是相当保守的行业,它等级森严,信息高度不透明,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往往较慢。一切挑战其现有结构的尝试都将被长时间质疑,比如直到现在还有无数画廊主极其排斥线上销售,尽管线上与线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加密艺术更是直接挑战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代理关系,如果艺术家能够轻而易举地通过销售 NFT 作品获得巨额利益,那他还需要画廊做其经销商吗?当然,作为传统艺术市场(但是拥抱艺术民主化的)从业者的本人,我可以用万字长文证明画廊的不可取代性,但毋庸置疑的是,NFT 正在撼动传统艺术市场延续数百年的森严结构。 目前,传统艺术行业对于 NFT 的心态可以用一个时髦词来形容:FOMO,即 fear of missing out。没有谁愿意错过任何一个可能对自己有利的大趋势,但绝大多数艺术家尚不清楚加密艺术的玩法,以及出于各方面顾虑(比如和画廊及藏家的关系),他们通常选择以个别作品上链的方式低调尝试 NFT。当下大部分加密艺术创作者完全游离在主流艺术行业之外,链圈和艺术圈就像两个平行世界,各自的创作者几乎完全不重叠。比如,对传统艺术市场来说,在 Instagram 坐拥近200万粉丝的 Beeple 可能还称不上真正的艺术家,尽管 Safra 对他还是持赞许态度:“Beeple 在过去的13年每天都在坚持创作,如果这都不是一个人对其手艺(注意,他的用词是“craft”而不是“art”)坚持的证明,我不知道什么是。” 客观地说,也许 Beeple 精神可嘉,但他的图片创作目前确实还很难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评判。大多数加密艺术创作者往往没有画廊代理,也不受传统艺术市场框架的束缚,换句话说,任何人都可能在这个迅速膨胀的市场中轻松获利。传统市场中的艺术家尚在观望,门槛低的加密艺术创作领域大量涌入的都是低质量的作品,这反过来也让严肃艺术藏家对加密艺术望而却步——作品欠佳的品质对应其离奇的价格,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Courtesy of HENI. Damien Hirst's new series of prints. 当然,我还是乐观地认为,将有越来越多真正的艺术家加入 NFT 大潮。目前,最适合试水加密艺术的,就是如 Banksy 这样艺术市场体系外又极擅长利用市场的街头艺术家,或者如 Damien Hirst、Daniel Arsham(前者最近宣布将接受买家用比特币和以太坊购买他的部分作品)这样擅于控制自己市场的成功艺术家。当然,其实艺术行业也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尝试 NFT 在艺术家版本作品交易上的一些普及和应用。 回到佳士得正在进行中的加密艺术拍卖,这个事件与艺术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大关联。对拍卖行来说,这是一次营销、赚钱和获客的好机会,可谓一箭三雕。营销不必多说,这次拍卖在业界内外都赚足了话题度与关注度;此次拍卖接受以太坊的支付方式,很显然针对币圈玩家——许多人手握巨额数字货币资产,并且由于税务等原因不倾向于将数字货币兑换成法币进行投资或消费——如王琴文所说,这些新贵“对于加密文化的艺术具有身份认同感,是这次拍卖的目标客户;数据也证明,85%的 Beeple 作品竞拍开户买家都是佳士得的新客户”;只有币圈玩家才可能将这件拍品的价格抬到如此高,佳士得也会因此获得一笔数量不菲的买家佣金,而这部分钱,拍行只接受由法币支付(拍卖行之后又表示,针对这件作品,买家可以用以太坊进行全部支付)。 技术对于艺术市场的渗透速度之快,可能是我们谁都没能预见的。两年前我曾问佳士得亚洲区的高层,将来是否会考虑接受加密货币的支付方式,当时得到的回答是明确的“绝对不可能”;而在2021年的今天,纽约佳士得以如此高调的方式接受加密货币的支付方式,未来来得确实有点快。据王琴文透露,上拍 Beeple 作品是一名拍行实习生向纽约佳士得战后与当代艺术专家 Noah Davis 提出的建议,而“纽约佳士得也非常开放地接受了这个提议”。作为传统艺术市场的代表,佳士得的开放仍是有限度的。Noah Davis 向 Artsy 表示,有关未来是否会继续接受加密货币的支付,“在可视的未来还尚没有任何打算”。 加密艺术领域未来五年内将会发展成什么样?毫无疑问传统艺术与加密领域将会加速弥合,随着更多的专业艺术家进场,更多严肃藏家也会随之而来,或许我们能够看到加密技术成为传统艺术市场常备的某种交易工具,而 NFT 作品的销售也将会成为主流艺术市场的常态分支。不过,没有永远上涨的市场,加密艺术的泡沫也终究会破,浪潮退去,支撑这个市场的,还将只会是真正相信它的人。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查看更多
从近现代9大画派开始 捋清当下中国书画市场的渊源 关于扬州画派和海上画派。 书画圈“大师”满天飞的当下,要想去伪存真,就得追本溯源。中国画有一个核心的特征是传承,所以师承关系是一条很清晰的脉络 线,而围绕着师承和区域性文化趣味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在市场的加速作用下就会形成一个个有凝聚力的、“类帮派”势力的画派。 中国画的流派多以地域或师门划分,本文分享的内容上至清中期的扬州画派,下到当前的两大美院体系。扬州画派中的职业画家和建国后的机会主义画家,他们使美术迎合市场和服务大众成了主流,而纯艺术的生存空间则更加狭小,市场导向的实用艺术生态就这样形成了。 扬州画派 扬州画派是指清代中后期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他们注重艺术个性,讲求标新立异,以书法笔意入画,诗书画相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为满足目标客户——扬州盐商的审美趣味,讨巧、好寓意的花鸟画快速占领市场,无论是自家装饰,还是送礼都是不错的选择。 石涛 山水册页 纸本设色 30x35cmx8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扬州画派的先行者——石涛(1642-1707),他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和“我自用我法”等艺术观点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远,近现代的传统中国画基本就是沿袭石涛一脉,在追求个人独特面貌的道路上发展。而扬州画派是以“扬州八怪”为核心代表,特别是金农、郑板桥、李鱓shan、华喦yan、汪士慎、罗聘等人。正是这群人开启了近现代中国画的新格局,积极表达个性,打破传统的绘画范式;他们都是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这里的“怪”其实就是指个性,打破正统。) 金农 墨梅图 93.5x138cm 安徽博物馆藏 金农 佛像 64x133.8cm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 金农(1687-1763)博学多才,嗜奇好古,居于“扬州八怪”之首,五十多岁才开始作画,他作品没有一般画家的不良习气,纯朴古拙,个性鲜明。他首创的“漆书”,用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像扁平的刷子,行笔只折不转,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简,其实有磅礴的气韵。 郑板桥 风竹石图 安徽省博物馆藏 郑板桥 幽兰图 123x50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郑板桥(1693-1766)据说一生只画兰、竹、石,梅兰竹菊四君子是当时书画市场上的爆款,写意墨竹是他的拿手绝活;他还独创“六分半书”,即近于隶书(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书体。其书法“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大俗即大雅,很接地气。 李鱓 古柏凌霄图 101.7x180.9cm 天津博物馆藏 李鱓 玉兰牡丹图轴 69x137cm 李鱓 万事大吉图 62x123cm 安徽博物馆藏 李鱓(1686-1756)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的第六世孙,曾入朝为官,但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他是扬州画派中绘画技术较全面的一位,作品题材丰富,早年画风工细严谨;中年画风突变,转入粗笔写意,对后来海派的花鸟画有较大影响。 华喦 翠羽和鸣图轴 177.2x97.4cm 上海博物馆藏 华喦 高枝好鸟图 43.3x100cm 天津博物馆藏 华喦(1682-1756)早年不得志,中晚年频繁往来于杭州、扬州,以卖画为生。在扬州结识了金农、郑板桥、李鱓、高翔及富裕盐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画家们的大主顾),经常交流切磋,诗画酬答。看来经常与名人一起玩,也可能成为名人,不过他本身的诗、画水平也很不错。 汪士慎 空里疏香图 40x84cm 南京博物院藏 汪士慎 湖石水仙图 30x88cm 南京博物院藏 汪士慎(1686-1759)善画梅花、水仙,清淡秀雅,墨淡趣足。晚年左右眼先后失明,自刻印““尚留一目着花梢””,两眼失明后又署款“心观道人”。始终保持一颗禅修般的心。 罗聘 观瀑图 125x57cm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罗聘 鬼趣图 罗聘(1733-1799)金农入室弟子,学诗习画,常为金农代笔,肯定是业务太忙。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善,笔调奇创,别具一格。其《鬼趣图》最受人们关注,被不少人认为是揭露黑暗、讽刺不公的一把艺术利器。 海上画派 清末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一群画家,他们借鉴民间和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有别于院体的宫廷画和文人的水墨写意画,发展成既继承文人水墨,又融入书法的笔意,题材通俗、色彩艳丽的作品,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深受商贾、仕绅的喜爱,也是社交送礼的好品种。在当时是被主流正统圈看不惯的“恶俗”绘画,被贬斥为“海派”。 早期先驱人物有“二任”(任熊、任薰)和赵之谦,鼎盛时期有“清末海派四杰”:任伯年、虚谷、蒲华和吴昌硕。明清的大写意花鸟是中国画历史上的又一高峰,以海派为成熟期的代表。 后海派或者新海派,主要指活动于上海地区的画家,画风多样,与海上画派相比不具备统一性和学术流派的特征,只是聚在同一地区,各自求发展的一批画家,代表人物有张大千、刘海粟、林风眠;吴湖帆、程十发、关良、谢稚柳、丰子恺等等。 赵之谦 花鸟四条屏 赵之谦 牡丹图 175.6x90.8cm 故宫博物院藏 赵之谦(1829-1885)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的研究 ,精于书画、篆刻。在绘画上,他以书、印入画,开创了“金石画风”,笔墨趋于放纵,笔力雄健、色彩浓艳。 任伯年 人物图 60x12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任伯年 东山丝竹图 182.2×96.4cm 任伯年 归田风趣 任伯年 嫩绿池塘藏睡鸭 任伯年(1840-1896)名颐,字伯年,“二任”为其伯父,受民间版画影响深刻,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他非常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其人物画,早年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后练习铅笔速写,变得较为奔逸,其写照技艺超强,曾为海派多位名人画像;其花鸟画,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 虚谷 花鸟小品 虚谷 松鼠图 虚谷 金鱼图 虚谷(1823-1896)曾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后出家为僧。早年学界画,后对山水、花卉、蔬果、禽虫广有涉猎,尤长于画松鼠及金鱼。其风格冷峭新奇,造型生动、夸张,落笔冷消,很有趣味。他性情孤僻,非相处情深者不能得其片纸。 蒲华 竹石图 蒲华 瑶台仙子宴流霞 蒲华 桐荫高士图 蒲华(1832-1911)字作英,早年科举仅得秀才,后潜心书画,游历四方去到上海,卖画为生。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蒲竹”之誉。 吴昌硕 富贵神仙 吴昌硕 松梅图轴 135.6X67.8cm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吴昌硕 佳果四条屏 吴昌硕(1844-1927)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张大千 李检法定林萧散图 125X59cm 绢本青绿 张大千 赤壁图 134X53cm 纸本设色 张大千 初唐大士像/敦煌壁画 115X60cm 纸本重彩 张大千 荷花鸳鸯图 48X117.5cm 纸本设色 张大千 谷口人家图 85.7x176.4cm 纸本泼彩 张大千(1899-1983)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绘画天赋极高,与二哥张善孖创立“大风堂派”。早年造过很多假画,仿石涛可乱真;后去敦煌临习壁画,敦煌专题的重彩人物画展览反响强烈;晚年因为眼疾,创造出泼墨、泼彩技法,开创了中国画新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其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 刘海粟 黄海一线天奇观 刘海粟 粗枝大叶据霜魄力 刘海粟(1896-1994)现代三大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之一。1912年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专),首开人体写生课具有突破性,但当时饱受非议。建国后又改为南京艺术学院,历任教授、院长、名誉院长。早年留欧学习油画;兼作国画,潜心于泼墨、泼彩法。(个人认为其用色太浊,画画上的确没啥优势) 林风眠 山村 林风眠 静物 林风眠 仕女 林风眠 鹭鸶 林风眠(1900-1991)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1919年赴法国留学,接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1925年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他是中西融合的早期开拓者和实践者,融汇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表达手法,创造出一种耳目一新的艺术面貌。 林风眠主张引进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的创造精神,倡导自由创作,在当时的社会中不受重视;而徐悲鸿所倡导的西方现实主义写实绘画,正好符合当时及后来的国情,在美术圈如鱼得水,一切以美术服务大众、服务宣传而来。 吴湖帆 云表奇峰 47.5x96cm 吴湖帆 春云烟柳 吴湖帆 古树连云密 层峦拥翠浮 吴湖帆(1894-1968)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他是一位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显赫人物,富于收藏,有金石书画1400件,一是来自祖父旧藏,二是来自夫人潘静淑陪嫁的家藏,三是其本人收集的珍品。吴湖帆曾收藏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残卷部分,建国后,由沙孟海委托谢稚柳从吴湖帆手中购入,藏于浙江博物馆。吴湖帆在绘画上,融合了传统山水画的“南北宗”,将青绿和水墨兼收并蓄,创造出清雅灵秀的画风。 吴湖帆 原子弹放射图 1964年我国试射第一颗原子弹,吴湖帆看了几次记录片和彩色照片,用平时点染烟蟑妙笔绘成《原子弹放射图》,该画后被印成版画,大量宣传,知名度大增。 程十发 长春图 程十发 昆曲 程十发 胞波友谊图 程十发(1921-2007)自幼习画,接触民间艺术,后考入上海美专学习,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个人风格显著。同时在连环画、年画、插画等方面造诣颇深,建国后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广为流传。 关良 三打白骨精 南京博物院藏 关良 戏曲人物 关良(1900-1986)早年赴日本学习素描和油画,酷爱梵高、高更的绘画风格。回国后在各美术学校任教,工作之余喜爱京剧,偏爱画戏剧人物。他的作品用笔极简、质拙,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人物情态天真而幽默。他较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在圈内享有声誉。 谢稚柳 荷塘 30x60cm 谢稚柳 青绿山水 南京博物院藏 谢稚柳 墨梅图 70x35cm 谢稚柳(1910-1997)擅画山水、花鸟,尤精于书画鉴定 。早年多工笔细写,晚年喜用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在鉴定圈,早前他与张珩(张葱玉)齐名,有“北张南谢”之说;后与徐邦达、启功齐名。1942年与张大千赴敦煌研究石窟艺术,写成《敦煌艺术叙录》《敦煌石窟集》等书。 丰子恺 对饮图 丰子恺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丰子恺(1898-1975)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美术音乐教育理论家、中国现代装帧史上重要的设计家、“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他的绘画师从李叔同,早年还东渡日本短暂学习过油画。他的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被录入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但因其具有讽刺、针砭现实特征的漫画,在WG期间遭受迫害。 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主要以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其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他们借鉴、融合日本画和西洋画,通过渲染来烘托景物,多采用没骨法、撞粉法、撞水法,非常重视写生,多描绘南国风光。他们倡导建立现代国画,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途径;以形种兼备、雅俗共赏为审美标准;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艺术手法。它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其后的主要传承者有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等。 广东地区较早出现中西融合的绘画,与该地区率先和世界进行了商贸和文化往来有关,涌现出众多留洋人才,他们视界开阔,具有开拓精神。 高剑父 望月图 高剑父 芭蕉图 高剑父 雄鹰图 高剑父(1879-1951)岭南画派领袖、近现代中国画从古典向现代转型进程中的先驱者之一,他早年师居廉,后东渡日本留学,大开眼界后暗下决心要改革传统中国画,并在广州设立“春睡画院”,晚年还在各高校任教,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 高奇峰 虎啸图 高奇峰 春消息 高奇峰 独秀烟岚/桂林独秀峰 高奇峰(1889-1933)是“岭南三杰”之一,画风跟他哥高剑父基本一致。岭南画派通过渲染造境的技法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留白造境,在视觉和审美上是一种颠覆,画面更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陈树人 秋色/桃花带雨浓(于右任题) 陈树人 螳螂捕蝉图 陈树人 寒塘 陈树人(1884-1948)早年随其岳父居廉学画,后东渡日本求学,与高剑父、高奇峰开创岭南画派,被称为 “岭南三杰”。其实他以政治活动为主,绘画次之,正因如此,作画没有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 关山月 秋溪放筏图 82x118cm 关山月 梅花报春图 95x178cm 关山月(1912-2000)得高剑父赏识招入春睡画院,成为入室弟子,并为其改名关山月,他也是传承和发扬岭南画派的主力。他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其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恢宏;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最著名的还是与傅抱石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黎雄才 万古长青 黎雄才 松泉图 黎雄才 鼎湖山飞水潭 黎雄才(1910-2001)早年拜高剑父为师,后得其资助赴日留学,他擅作巨幅山水,多以写生为主,用强有力的笔法来挥洒,茂密的苍松是他画中常见的题材,气势浑厚,个人风貌显著,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 赵少昂 形态各异花鸟小品 赵少昂 鹭鸶图 赵少昂 荷塘清趣 赵少昂(1905-1998)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善画花鸟,其作品笔墨简练、生动,形神兼备,能于奔放、粗狂之中见精细。 杨善深 群马图 杨善深 荷香 杨善深 大吉图 杨善深(1913-2004)绘画水平很高,题材丰富,构图新颖。1941年与高剑父、冯康侯等人在澳门成立“协社”。1945年与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黎葛民五人在广州成立“今社”,艺术圈的活动积极分子。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查看更多
NFT技术能不能建构一个透明有序的乌托邦? 原标题:偶像逃跑,谁来继续缔造NFT乌托邦? 纪录片《英国人的消费秘密》采访了富豪阿尔菲·贝斯,他12岁辍学,靠拖车生意起家,现在名列英国前一千位富豪榜 。节目中,主持人提问“你不会因为喜欢一幅画而去买它吗?”贝斯回答说:“我不会对物品投入个人感情,因为一旦掺杂了个人感情,你就很难割舍。” 经典经济学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模型才能生效,但因为情感无时无刻不左右着人们的决定,行为经济学的兴起开始不断挑战理性的逻辑。我们没有办法用价格来量化情感,艺术品也就有了足够大的空间来进行感性定价。 当我把纪录片的这个片段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有艺术界的朋友留言说“这个人真可怜”。我把这个留言理解为一种对艺术品崇高化的浪漫想象,潜台词应该是:为他无法体会人世间的至美而感到遗憾。但是我们无法拒绝影片中频繁出现的极致奢华:城堡、公园、豪车、直升飞机。 到底谁更遗憾,也许身体可以给出答案。 经济创新不断透支人的欲望,如今比特币及其金融衍生品已经以7*24的节奏开足马力,而艺术圈持续的凝视、抒情、回味,似乎并不理会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直到佳士得拍卖Beeple,以6900万美金的价格成交,才在艺术圈激起了大水花。一时间,人人谈论NFT,相关展览接踵而至。当我们谈论NFT,抑或是加密艺术,我们在谈论什么? 北京时间2021年3月11日晚,佳士得网上拍卖首次呈现的以NFT形式拍卖的纯数码艺术品Beeple《每一天:前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6025万美元落槌,6934.6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4.5亿),大幅度打破了NFT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谁是艺术家? 不断有人将关于Beeple的各种报道推送在区块链的微信群里,群友接龙“终于出圈了”庆祝加密艺术受到主流艺术圈的关注。恰恰相反,艺术圈对6900万美元的Beeple提出了种种质疑,不仅仅是在图像的层面上讨论“这是不是艺术”,更有关于佳士得拍卖的价格是以美元计数而不是以以太币来揶揄NFT的加密身份。“Beeple到底是不是艺术家”,“如何认定艺术家的身份”成了冲突的一个焦点。 在播客节目“艺术有读”《NFT误伤了艺术》中,主持人 Sammi 作为北京798一家当代艺术画廊的老板,感叹自己经营数字作品(包括影像和图片)遇到种种障碍。而在今天,“数字艺术”市场尚未成熟,却被加密领域NFT的大行其道革命性迭代,甚至曾经作为革命者的影像艺术在今天要以“经典”和“传统”这样的形容词来归类,着实冲击着从业者的认知。相比经典艺术家的成长路径,Beeple的简历并没有那么精彩,没有名校的教育经历,也没有画廊、美术馆的展览邀约。那么,我们如何将他认定为艺术家? 也许钱可以。 Beeple 的横空出世无疑是拍卖的高价引起了相关行业的关注。艺术界往往将批判消费社会视为极其有深度的思考,而当这位“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仅次于杰夫·昆斯和大卫·霍克尼这两个振聋发聩的名字,没有人能忽视这样的事件。 高价背后整合了一系列权力关系,要知道Beeple的instagram账号拥有215万粉丝,曾经与LV、苹果、耐克合作。有观察人士声称佳士得试图以Beeple的拍卖来笼络以数字货币起家的新富阶层,我们甚至很难用 new money 来形容这部分有钱人,很多人获得财富自由甚至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发生的,这可能正实现了比特币创造者中本聪试图进行财富再分配的愿景。 对于佳士得来说,100美元的起拍价更像是个试水,而在估价栏目中“unkonwn”的提示也显得并不那么有信心。100万美元以上的任何一口叫价都激发着观众的肾上腺素,超过3000万美金的价格已经令艺术圈瞠目结舌,而在最后一秒落槌,在电视前观看拍卖的 Beeple 全家都不能相信这个结果,跟做梦一样。 毕竟,这只是一张电子图像 毕竟,这只是一张电子图像,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只是“空气币”拍卖。 即便今天NFT的概念传得满天飞,更多人还是无法理解比特币为什么值这么多钱。我们熟悉的“如果停电一天,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个基于工业化生产力背景的假设,显然挑战着基础设施的运作原理。 现在,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停网一天,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用说交通停滞,生产暂停,无法用小程序展示健康码就保证你寸步难行。互联网作为21世纪的基础设施,“算力”本身就是有限而稀缺的资源——特别是今天硬件芯片已经精细到纳米、分子大小的精度而遇到巨大的瓶颈,以至摩尔定律接近18个月的边际——难以在可预见的时间内看到具体而有成效的推进。 相比贵金属的有限产量,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相信加密货币的能量和价值。在从2009年以来超过10年的时间中,比特币从无到有,以至于今天打破所有传统金融的想象力,形成不可思议的高价。 在Beeple佳士得的这场拍卖中,作品信息往往介绍艺术家生平的部分以Beeple的数字货币钱包地址所取代。并且,付款方式将由参拍者直接于加密艺术平台opensea付款,佳士得佣金部分则由参拍者以法币支付。 谁买了这张电子图像? 不同于传统艺术市场的阶层化、神秘感,区块链世界开放和匿名的规则带来的是全新的运作逻辑,进而生成全新的艺术生态。找到Beeple背后的买家并不难,以太坊公链上的交易记录清晰可见。网名为Metakovan的印度裔买家是NFT基金Metapurse的创始人。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它代表了13年的日常工作。技术是可以复制的,技能是可以超越的,但是唯一不能数字化的事情就是时间。这是皇冠上的宝石,是这一代人最有价值的艺术品。价值十亿美元。” NFT资产的唯一性在标记艺术品溯源、展示、流转等信息的方面完美契合了收藏者的诉求,直接解决了实体艺术领域的真伪问题带,而同时,NFT不可拆分的属性也面对着与传统艺术领域相同的困境——流通性欠缺。 Metakovan对《Everyday》的理解是时间。然而,继续探索Metakovan的以太坊地址,细心的网友发现,Metakovan也是艺术品指数基金Beeple20(B.20)的发行人。在“币圈一天,人间一年”的效率诉求下,如何为NFT收藏品提供流通性是更多金融从业者的探索方向。B.20指数基金的运作模式并不复杂,就是将Beeple的20件作品作为打包资产,并进行份额化拆分,那么《Everyday》的拍卖便直接拉高了B.20的整体估值。一时间,B.20社群皆大欢喜。 然而, 金融毕竟是人的金融。 逃跑的偶像 Beeple转身把手里的以太币卖了,换成了美元。 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Beeple表示,当他的钱包收到以太币的付款,他就开始担心剧烈的波动,便立即采取行动将所有以太币都转换成美元。他说:“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加密货币主义者。我早就从事数字艺术创作了,如果所有这些NFT的东西明天消失了,我仍然会从事数字艺术创作。” Metakovan 6300万美元落槌的前一口叫价是来自中国的买家Justin Sun,出价6000万美元。Justin Sun就是2019年拍得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如果事后我们看清Metakovan高价竞得这件作品的动机是B.20基金运作的诉求,那么孙宇晨的竞价行为便清澈地多——为区块链行业振臂高呼的推广者。 不仅是孙宇晨,正如前面我们提到,整个区块链圈子为了Beeple的高价而激动不已,相关社群现象级转发,“出圈”是区块链信仰的胜利,Beeple是加密艺术领域的英雄。而他转手将加密货币兑换成美元几乎可以被视为是对加密领域的背叛。当他宣称“不是纯粹的加密货币主义者”,B.20指数基金应声下跌。那么,在这次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中,偶像逃跑了,加密艺术重新陷入了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僵局。 加密艺术,更具体的NFT 真正的区块链从业者往往对今天NFT约等于加密艺术的认知嗤之以鼻。“非同质化代币”的应用绝非标记一张图片或者影像那么狭隘,它的唯一性、加密性在信息安全、产权归属领域有更为具体的应用场景。但不可否认的是,并非每一种对应的资产都能顺理成章地驾驭将近7000万美金的高价,除了艺术。 在我看来,未来真正可以被称之为加密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和艺术品既不会是现在的Art Power100,也不会是Beeple(价格当然很难超越)。全新的空间和创作方式面向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情境,好的作品需要具备以下特质: 1. 理解加密身份和数字作品在互联网空间中的角色,重新定位观众、社群和收藏的关系。不同于实体创作着重于对物体空间大小和材质的身体感受,加密艺术在互联网建构的虚拟关系中面向的是匿名的用户和社群的身份。 2. 具有深度的创造力。今天的NFT铸币已经逐渐演变成一场互联网的狂欢,我们看到giao哥被发成NFT,教皇讲话被发成NFT……我们拥抱这场嘉年华,同样,也希望以严肃的视角甄选出真正有问题意识的艺术作品。 3. 快感之外的创作。注意力经济下,谁更吸引眼球谁就更有价值,而这种爆炸的热点在快速生成同时也快速降温,并被遗忘。fine art的规则如何在互联网中生效,这需要更多的写作者和观察家不断讨论从而生成共识。 2021年4月,数字货币的牛市还在继续,关于NFT的讨论继续升温。Beeple退出导致的基金跌价是币圈再寻常不过的黑天鹅。快速发生、快速试错、快速纠错是区块链领域的常态,NFT技术能不能建构一个透明有序的乌托邦?讨论之外,新的艺术史终将由参与者建构。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查看更多
清风起江滨——《夏山甘雨图》赏析 元 佚名 夏山甘雨图 173.2×103.8cm 绢本 浅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夏山甘雨图》轴,绢本,浅设色,173.2×103.8cm,现藏于台北故宫 博物院。本幅钤有“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藏”、“无逸斋精鉴玺”三方鉴藏宝玺,可知此画是清宫旧藏。画上未题名款,清室善后委员会在《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中将其定为《元人画夏山甘雨》轴。 本幅尺幅较大,但留白得当,气息疏朗,笔调清润,毫无大尺幅画作常容易产生的压迫感,反而有些易亲近的可爱,将观者自然地带入到这场令人欣然期待的适时好雨中。画家选取了夏雨将至未至的这一时间点来表现这场甘雨,画中无一处直接描绘雨,却处处都是山雨欲来的气息。远处的群峰被充满雨气的烟云掩去了锋棱,若隐若现,显得朦胧而温柔。一阵清风拂过江岸的草木,又将中景中围绕着村落的树林以及近景山石上的树木吹得俯仰摇曳。一切都暗示着一场爽快夏雨即将来临。近处的行旅似乎是预感大雨将至,下船骑驴与随行的童仆缓缓而归。江的另一岸,渔夫收网,离他不远处的村落前,牧童也匆匆赶牛归家。江水异常平静,江上一位船夫载着一位隐士,隐士正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江岸景色,似乎没有躲雨的打算,而是准备好好享受雨中的江景。 本幅多用湿笔、淡墨渲染,使整幅画面充满水汽氤氲之感。状物矣独具匠心。中景围绕村落的树林顺着风的方向俯去,而前景的树则呈迎风的姿态,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得画面丰富而有对比,也赋予两处树木以不同的性格——村落间的树木温和而具生活气息,山石间的树木则有迎风的野性。点景人物只数笔写出,却各具特色、真实可爱,体现出画家对自然、生活的细心观察体会。 逊清小朝廷时,溥仪曾召集罗振玉等人清点宫藏古代书画,在清点过的字画上钤上“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藏”、“无逸斋精鉴玺”,本幅《夏山甘雨图》轴上的三方鉴藏章很可能就是那时钤盖的。1924-1930年间,当时民国国务院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清查清宫物品并记录,出版了《故宫物品点查报告》,报告记录该画当时藏于故宫内廷东路钟粹宫。1935年-1937年间,黄宾虹应聘鉴定故宫部分藏画,这幅《夏山甘雨图》当时藏于原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黄宾虹的鉴定意见为“笔墨浮薄,不到元代”,现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持相同鉴定意见,认为本幅风格较近于晚明浙派之流。 ...查看更多
陈少梅:北风南骨 清俊绝尘 狮子岩图 陈少梅 《画剧》是文旅中国原创品牌文化栏目,将书画与戏剧、戏曲融合,边听剧边赏画,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言: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陈少梅(1909年4月),男,汉族,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现代画家。他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而后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影响力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陈少梅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怀虔诚地对待所有优秀绘画传统,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添其韵,博采众长,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 他不仅仕女图画得好,山水成就也非常高。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刚柔并济的清劲画风,在艺坛独树一帜。 陈少梅老师辞世已四十余年,画界无不为他英年早逝而惋惜。如果天公识人,假其高寿,这位丹青妙手必有更高的艺术造诣,将对中国艺坛有更大的贡献。 号外: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 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逐渐形成故事性较强的民间传说的题材剧目,成为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查看更多
《秋庭婴戏图》中的童趣与深意 秋庭戏婴图(国画) 197.5×108.7厘米 苏汉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每个人都有忘不掉的童年,但童年的快乐,常常要到中年才会懂得。 古人也爱童年。他们 的世界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把回忆藏在画里是最浪漫的选择,而承载这些回忆的千古杰作也在画史上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画科——婴戏图。 中国绘画的经典传统一向以山水为大宗,人物、花鸟、犬马次之,婴戏图是画史上典型的“小众题材”,但这类作品却也因其“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而在宫廷和民间受到相当的欢迎。北宋时期,婴戏图的创作已经蔚为大观,这其中最著名者当数宫廷画家苏汉臣。 苏汉臣所画的婴戏图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有以端午节为主题的《重午婴戏图》、以宗教习俗为主题的《灌佛戏婴图》、以“推枣磨”这种儿童游戏为主题的《秋庭婴戏图》等,不论主题如何,苏汉臣都以其古雅高妙的艺术造诣创造了婴戏图的经典样式,不仅在北宋时享誉朝野,还影响了南宋的李嵩、元代的韩晟、明代的仇英、清代的冷枚等历代名家,使婴戏图成为职业画家群体中传续不衰的一种艺术传统。不仅如此,苏汉臣所创造的婴戏图样式还在缂丝、陶瓷、木版年画等工艺美术和民间艺术中备受青睐,成为中国吉祥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常见主题,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代缂丝《上元婴戏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腰圆枕和明代青花婴戏图圆盒等,都可看作是以苏汉臣婴戏图样式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杰作。 由于苏汉臣在北宋已名满天下,而宋以前的此类画作又罕有真迹传世,所以北宋及后世画家们常有托名苏汉臣而造的“伪作”,比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传为苏汉臣所作的《货郎图》以及同样以《秋庭婴戏图》为名的另外两件小幅作品。 苏汉臣的婴戏图中流传有序且品相精良的真迹已不多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要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秋庭婴戏图》。这件作品描绘了秋日花园中姐弟二人一起玩“推枣磨”的游戏场景,是宋代绘画中将季节感、日常生活和文化隐喻结合表现的典范。 “推枣磨”是一种朴素而历史悠久的“益智游戏”,在今天的中原地区仍广为流行。每到秋天大枣成熟的时候,这种应季的游戏最能博得孩子们的欢心。他们把捡来的红枣串在小竹签的两端做成“红枣扁担”,再拿另一个红枣切去一半,底部插上三个短签作为磨盘的底座,而裸露出来的半个枣核就成了推磨的支点,然后再把“红枣扁担”轻巧地搭在枣核尖上,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可以推着玩的“枣磨”。这个游戏的难点和乐趣在于“推”——推的时候“红枣扁担”必须持续旋转而不掉落,一旦掉落,“推枣磨”的孩子就要认输。这种朴素的游戏看起来简单,却是孩子们心中值得耗费半天光阴的乐趣。 苏汉臣的这件《秋庭婴戏图》就是以“推枣磨”为主要内容而创作的巨轴,画面中最为传神的部分也正是对姐弟俩推枣磨时神情和动态的刻画。在画幅的左下方,姐弟二人把黑漆螺钿的圆凳当作游戏的台面,右侧白衣红带的姐姐专注地盯着旋转的枣磨,双手不自觉地左右护持,生怕扁担突然掉落。而左侧穿红衣的弟弟则悄悄将手伸向枣磨,似乎正打算出其不意地把扁担打落,他瞪大眼睛,嘴角上扬,一脸调皮的坏笑,仿佛搞破坏的诡计马上就要得逞。 在画面的右侧,圆凳上放着红佛塔、人马转轮盘儿、棋盒、陀螺等精美的玩具,一对小巧的铜铙钹散落在地上,而姐弟二人却完全沉浸在“推枣磨”的紧张气氛中,对这些精巧的玩具视而不见。画家把左右两个围绕“圆凳”展开的场景并置描绘,一边是朴素的自制玩具,一边是精致的名贵玩具,但姐弟俩显然对两类玩具的态度迥然不同,这似乎是在暗示,在孩子的世界中,玩具的精糙贵贱并不重要,朴素的游戏反而可能更富创造的乐趣。 除了精彩的情节刻画,《秋庭婴戏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匠心独具的构图。如果我们把湖石花木视作“自然之趣”的象征,把儿童游戏视作“人间之趣”的象征,两种象征所构成的意象对照似乎另有深意。 画面背景中一通笔直的湖石岿然而立,周围有芙蓉和雏菊陪衬,与前景中的姐弟游戏相比,显得格外高大挺拔。在高约2米的大画幅中,这样的构图一方面强调了前景中孩子们身形的娇小,点明了“婴戏”的主题;另一方面又借用了北宋时期“顶天立地”的山水画法,用湖石撑起画面整体上“丰亨豫大”的美学气度,将婴戏图这种“小画题”的作品处理成如山水画一样具有“纪念碑式”精神意义的鸿篇巨制,通过大与小、疏与密、概括与精描的对比,使画面显得张弛有度、繁简分明,既有可以“远望”的花石,又有可以“近观”的婴戏,形成一种带有剧场感的视觉张力,创造了婴戏图“小题大做”的典范。 再进一步,如果从文化隐喻的角度来看,湖石花木在此处的运用,似乎与中国园林艺术中“叠石为山”的营造美学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画家以湖石比附山岳,将自然山水的意象引入世俗生活的庭院,使“庭院”成为隐逸文化传统中“桃源”意象的现实投射,而姐弟二人围绕圆凳“推枣磨”的场景,也与《水经注·烂柯山传说》中“仙人对弈”的典故遥相呼应。由此,画家将日常生活的花石秋园转化为仙家“洞天福地”的理想世界,也将山水渔樵的“出世之乐”转译成秋庭婴戏的“人间之乐”,在“忘我”和“自得”的意义上实现了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援引和活用,使婴戏图这样的世俗题材产生了某种超越性的出世意味,并以此为基点为北宋画院的婴戏图创作注入了别样的文化内涵,也对中国绘画史传统和山水画思想做出了回应。 由此可见,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成功地将庭院、孩童、玩具、游戏等要素统合起来,通过华丽的色彩、老到的笔墨和传神的人物创造了表现童年欢乐的经典图像,并在作品的意义结构中巧妙地嵌入关于中国人生命哲学的隐喻,塑造了后世画家们争相效仿的艺术范式。同时,也正是借由苏汉臣的创作,千年前那个姐弟游戏的秋日庭院,得以化生为一种蕴含快乐宝藏和文化密码的艺术符号,在与后世观者的一次次相遇中,使忘我、无邪、自在、朴素的赤子天趣穿越千年而依然饱满。 ...查看更多
艺术品收藏圈已进入微信时代 曾几何时,打开微信,一度充斥眼球的都是疯狂的自拍、养生秘籍、心灵鸡汤和海外代购……忽如一夜春风来,2014年有关艺术品的段子和图片悄然多了起来:微信群朋友探讨艺术品知识, 朋友圈大家分享收藏宝贝,媒体、艺术家、收藏家建立了公众平台,与此同时微信拍卖这一新生事物骤然多了起来。当微信遇到艺术品,如同干柴碰烈火,一个个小火花燃成了熊熊大火。 在微信朋友圈里和藏友交流、交易藏品,建公众号推送品牌的理念、文化和相关活动,开一个微店直接销售收藏品……作为收藏爱好者,如果你还没有通过微信交流、交易过收藏品,那你真有些out了。现如今,艺术品收藏圈已经进入了微信时代,用微信分享收藏信息、进行藏品交易等,正在成为艺术圈的新时尚。 朋友圈促进了艺术品交流 如今微信朋友圈成了每个用户展示自己的窗口,艺术家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最新作品,收藏家向朋友晒晒自己的藏品,朋友圈有喜欢的人可以点赞、可以留言、可以私聊、可以讨价还价,足不出户就进行了一场艺术鉴赏雅集,手机掌握之间完成了一笔藏品交易。 一个月前,一个收藏家因为资金短缺低价出售自己前些年收藏的一对翡翠手镯,我帮他在朋友圈转发了图片和信息,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联系他看货,并当天下了定金。如果要是传统店铺销售的话,这样的交易不可能如此高效。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微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有力地推进了艺术品的传播和交流、交易。 通过微信朋友圈交易藏品已经成为当下最时髦的收藏品交易方式,微信朋友圈无疑是当下最火的手机交易方式之一。许多艺术品从业者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些藏品的照片,很快就有藏友向他询价,通过微信传输照片和文字,交流之间谈成生意。 艺术公众号传播文化 针对庞大的微信用户群体,艺术品从业者对建立公众号推送自己的品牌文化、理念和活动颇为重视。 利用微信平台宣传收藏知识、推介艺术家及作品的可概括为三类:一是收藏类媒体,二是画廊、古玩城、拍卖行等涉及收藏的机构,三是艺术家本人或其工作室。这些微信公众号的意义,目前主要是传播知识、聚集人气,一条信息可以同时推送给成千上万的关注者,他们可以利用各种空闲时间阅读,并能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使信息的传播更加有效。 老古董新潮玩“微店” 所谓“微店”,其实还是利用微信群和朋友圈上传藏品图片,配上尺寸、年代等文字说明,只不过内容更加纯粹,几乎全是待出售的藏品。通过微店出售藏品,更有互动感和人情味。与买家单独聊交易详情时,可以通过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就像面对面交流一样亲切。 虽然收藏圈多是跟老东西打交道,但交易方式总能赶上新潮流。网络交易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微信营销就开始在收藏圈里火起来了。现在3G、4G时代,手机是每个人的“标配”,可以随身携带,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浏览信息,比起电脑更有优势。 目前微信上微店上百万家,点击网络搜索“古玩微店”、“艺术微店”也已经形成气候。在北京有多家实体店的古玩商同时开起了微店,时不时上传一些在实体店中待售的古玩到微店展示。原本抱着玩票心态的他们惊讶地发现,向他询价的藏友还真不少,几个月下来,他的微店越来越红火,交易额节节上升,半年下来甚至有的古董商微店的销售额超过了实体店。 意外开花的微信拍卖 网上拍卖艺术品已经不是新鲜事。而微信无疑是2014年最火的用户平台,“周周拍”便是国内首家借助微信实现艺术品拍卖的交易平台。如今,越来越多的收藏者也开始在微信上晒自己的藏品,还有一些微信公众号已开始尝试举办小型艺术品拍卖活动。国内首家微信艺术品拍卖平台“周周拍”正式上线,已经连续三周在微信上举办拍卖。基于目前最火的即时聊天软件——微信,可以说,继实体拍卖和网站交易后,微信似乎成为另一种新型的艺术品交易模式。 所谓微信拍卖即是通过微信公共平台,由拍卖方将拍品的信息和图片等上传到公共平台及朋友圈里,关注公众号者可以通过回复竞价。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上拍的作品主要有三大特点:无底价、小名家、较另类,显示出鲜明的拍卖特色和个性。总体看来,微信拍卖只是作为传统拍卖形式的一种补充,更多是一种包装宣传渠道,更多是客户交流的平台,为实体拍卖而服务。 当微信遇到艺术品,一个聊天工具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当收藏圈遇到了朋友圈,一个艺术收藏行业拓宽了发展的渠道。 ...查看更多
青绿山水、文人山水和水墨山水有什么区别? 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作为山水画的不同技法,代表着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两大流派。二者之中,青绿山水因其设色之做法更接近自然山水的风貌,且偏于写实,而先于水墨山水成型 。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可追溯至东晋时期,直至六朝,画作仍未处理好山、水、人等构图要素的比例关系与空间关系,即“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隋代展子虔作《游春图》,被视为青绿山水画成型的标志,后经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发扬光大(代表作《明皇幸蜀图》)。青绿山水画中,山水,楼亭,人船等要素的大小及空间位置关系严谨且精致;其画风以矿物颜料的青绿色为主,先勾线而后填色,重轮廓而轻笔墨;在艺术效果上追求山水金碧灿烂,色泽繁复而艳丽,其审美趋向多为宫廷或官方画院所推尚。至宋代,其虽受“院体画”所影响,但不拘于此而演变出不同流派,并有诸多佳作流传于世,如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等。水墨山水诞生之初即蕴含着丰富的文人审美,并与书法、文学息息相关。唐代王维以水墨来表现“画中有诗”的辋川山水。五代之际的荆浩可谓山水画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家,后以关仝继之。荆浩出生于北方,多绘全景式的北方大山大水,他提出“水晕墨章”的艺术理论,主张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与结合来展现山、水、云、村的雄伟变换与典雅情趣,并细分对待山峦、水流的不同形态部位,系统地总结针对它们的绘画技法。关仝善作秋山野渡,其所作北方山水格局较荆浩更大。“荆关”并称,开创北派水墨山水; 这几个概念的分界比较模糊,青绿山水通常设色用三青和三绿,设色主用赭石花青的是浅绛山水,青绿山水加上金色(通常是线)是金碧山水,不设色为水墨,这是以技法区分的。文人山水,或者说是文人画,是与当时的宫廷画体系所区分。所以文人画可以使水墨也可以是青绿。不同时期划分也不同,到近现代因为封建制的灭亡宫廷画已经没有了,但被现代院体画(高校)部分继承。近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又出现现代派中国画。当代文人画应为教育制度的改变,也人丁凋零,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四绝,近代最知名的有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陆俨少也被称为文人画最后一位大师。 ...查看更多
天来堂◆妙法自然李亚◆气韵花鸟定制作品 简介:画家李亚,1977年出生于河北省晋州市,现居北京。别署二石精舍、鹤庐。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结业于清华大学首届霍春阳传统绘画研究 室。 备注:李亚为人憨厚朴实,衷情于传统文化,涉猎广泛。十余年来在艺术上默默的耕耘着,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刻不忘把自己的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他很勤奋,在艺术上也有自己的见解和追求。李亚的画造型严紧,结构准确,用笔干净利落。笔下的花鸟虫鱼、藤萝怪石、古佛罗汉都很鲜活,栩栩如生。他对造型的准确而熟练的掌握和深厚的书法功力以及对艺术的孜孜追求的精神,使他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为众多青年画家作了一个好的表率。学养深厚,尤其对书画之事,用功极深。传统是本、是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消化理解,融会贯通,尺寸:画芯68乘以43cm2平尺;需定制TL05907880849x284867077 ...查看更多
古字画留出心灵上的“过白”空间 古字画在旧时,一般都在堂屋的背墙上挂着。足够的房屋空间高度,挂着一幅书法对子和一幅大中堂画,下方还可以放着一条几案。这样的堂屋家居结构不是随便布置的,而是顺应了家居“ 风水过白”学说的要求,才这样安置的。 ...查看更多
中国画家谁的画最值钱 选择中青年名家老一辈画家的作品肯定有相当的投资价值,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伪作和赝品较多,除非能亲自从画家手中购买,否则风险较大。而中青年画家仅有一点名气,其价也必不会高,投资人手中 可望得到较高的回报,中青年画家艺术地位好没有社会和投资者人可,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这里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是中青年画家的作品的大幅增值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可理解为长线投资;二是寻找直接面对画家的机会,如书画展览、笔会;三是积极主动参与宣传中青年画家,将他们介绍给熟知的企事业、投资者、亲朋好友加速并提高其出名和升值。目前比较有名的中年国家一级画师大约有:周顺生老师,邵强老师,李庆兴老师,秦兴田老师,邓玉成老师,侯国华老师,莫远峰老师,李婷老师(女),黄永发老师,张平老师,马志红老师(女),临智老师(女),邵强老师,吴成建老师,李光荣老师,李涵老师,黄志康老师,叶羽艺老师,何艳梅(女),韦华初,刘兵老师,李华明老师等很多老师不胜枚举. ...查看更多
按照市场上对商品油画要求来看:如果能基本临摹以 希施金 为代表的写实风景油画类型的画 每平方价格必定是在 600以上 : 半写实的且风格(笔触,色彩)比较有个性的也差不多是在500-600之间,但这种 一般要站在大众审美的角度觉得漂亮才行,画多了自己也能感觉: 如果说感觉非常一般 或者 所用时间不太长的那种 一般就是在 450- 100之间不等了 。 ...查看更多
根据艺术家个人的背景、声望,作品价格差距很大。从每平米几千到几万、十几万一平米都有不同。 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定 根据装饰场景来选 如果是收藏期待升值,那建议根据实力选择原作。 若是用在家居室 内,则可选择单价性价比较高的原作。 ...查看更多
油画的规格是按内框尺寸计算的。很简单就是长乘宽。但是中国多计算平方尺。因为是习惯。国外是计算平方英尺。一英尺24英寸等于61厘米。 在商业油画市场是计算平方米。人物1200元--3000元。风景静物 等800--1800元。但是难度大价格就高。 ...查看更多
“外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李涵说,梵高生前画没人要,甚至被人们视为垃圾。去世以后,他的母亲清理房间的时候,把他留下的四大箱子画都当垃圾扔了。现在梵高的画已经是天价,理论家们也纷纷站出来评论梵高的画是如何 之好。 ...查看更多
居室悬挂字画由来已久,在我国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凡有较好居住条件的人们,在其各自的居室,依据各自的文化品位和志趣爱好,均有字画悬挂于墙壁上。新中国诞生以来, 由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客厅、书房、卧室悬挂字画已形成一种普遍的文化风气。 “字画是室内软装饰的灵魂,它是居室主人思维深处的精灵,是跳动的音符,同时更是视觉的焦点。 ...查看更多
似乎周老跟苗寨就有不少渊源难怪提及苗寨,周老会想到在那秀丽的山水间,在那山涧的小溪旁,在那夜晚的篝火边,一个个美丽清秀的姑娘,精美的头饰,色彩斑澜的服装,笑靥如花,清歌曼舞,回荡在青山绿水间。在周老的 记忆中苗人干活精细,不怕吃苦,苗族人干活很是认真,粗一点不行,细一点不行,长一点不行,短了也不行,有残叶不行,有虫眼不行,就要约1厘米粗,约15厘米长,五六个叶子的,还要绿油油的,这似乎从侧面反应周老做人的原则,点到为止。苗族的民歌甜美、头饰精美、服装漂亮、舞蹈都是周老说不完道不完的故事!随着时间飞逝,周老唯一残存的记忆都只有用他手中的神笔一点一点的记录下来…………有缘之人细细才能体会这幅画中之意境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