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一人一笔一故事”美术展暨“情滿香江”中國畫作品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二十二周年,庆祝香港《中华时报》创刊十周年。
香港畫院以弘揚中華傳統書畫藝術,促進香港和內地 書畫藝術,促進香港和內地文化交流為宗旨,關註兩地書畫藝術的創作和發展,開展多種形式的書畫創作和交流活動,為兩地的書畫藝術家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
香港畫院在中央政府各級文化部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關懷指導下,勇於創新、大膽探索,創作出了一批高藝術水準的中國畫作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七十周年的前夕,在香港大會堂展出,向香港全體市民匯報,向祖國七十周年獻禮!
一、主辦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二、承辦單位
北京時尚經典藝術交流中心
香港美術家協會
香港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深圳市創奇鑫䋿業發展有限公司
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畫院
廣東萬眾拍賣有限公司
深圳沙頭⻆星亮酒店
貴州茅台東江天禧酒業有限公司
三、開幕式展覽時間、地點
開幕式:2019 年 6 月 10 日 下午2.30分
展覽時間:2019 年 6 月 10-14 日
展覽地點:香港大會堂七樓展廳
(香港九龍區中環愛丁堡廣場 5 號)
四、參展藝術家
何家英、盧禹舜、馬培童、姜耀南、楊必位、張潤生、李秀峰、陳伯程、李知寶、狄少英、郭正英、封曙光、黃洪濤、邱楚蓮、王中一、舒湘漢、王曉銀、王巨亭、徐晉平、 呂大江、鐘應舉、羅中凡、田助仁、呂應鑫、唐鳳鳴、 易 憑、 常美娟、陸天䌀、郎 軍、蔣少鵬、楊涪林、陳良宗、賀萬裏、張永利、莫高翔
五、畫展開幕式報到時間、地點
報到時間:2019 年 6 月 9 日
報到地點:深圳沙頭⻆星亮酒店
六、日程安排
(1)6 月 9 日報到,晚上晚宴
(2)6 月 10 日下午 2 點 30 分開幕式(大會堂七層)
(3)6 月 11 日香港參觀(景點待定)
(4)6 月 11 日晚筆會
(5)6 月 12 日返程 查看更多2019-06-07 18:42:07 127 1 2497 -
2019-06-07 15:18:43 13 0 1477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无欲无求心坦然,极往知来遇圣贤》,应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于先生之邀而订购二尺斗方竖幅作品,于金标诗《无欲无求心坦然,极往知来遇圣贤。丹心一片志高远,青史亦然历人间》。供朋友们欣赏。
2019-06-07 12:42:53 9 0 3641 -
已认证2019-06-07 12:36:28 12 0 1814
-
已认证
金新宇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茶壶与猫》壶中究竟甚物藏,总教主人醉茫茫,莫若趁伊熟睡去,开盖一掌又何妨?(录广生兄诗一首)
金氏画壶,难得壶图。天下一壶,大家有福。(戊戍年夏月新宇书画于羊城)2019-06-07 12:32:42 11 0 272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2019年6月5日,受主办之邀,杨牧青主讲的“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在双井“公益大讲堂”举办。本期活动由双井街道志愿服务联盟、富力家园主办。在华文缘书画社的悉心主持、协调与安排下,热爱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者前来聆听讲座。活动以增益社区文化,繁荣社区艺术,在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使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新、更深、更远、更高的重新认识和学习,为新时代文化艺术发展和市民文化艺术需要服务。
根据实际需要,六月份的讲座在每周三安排如下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6月5日《品书画 学国学 知大道 明天下》
6月12日《易经文化启迪生活的智慧》
6月19日《书画艺术与环境风水的意义》
6月26日《佛学禅宗修行的现实法门》
主讲简介:
杨牧青,号草坪先生,法青居士,癸丑年生于黄土陇塬。著名书画家,艺术、文化、社会评论家,国学智慧和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杨牧青书画十渡写生文化基地学术主持,新商道领袖与国学智慧董事长精修班特聘导师,贞观景业高科企业文化战略顾问等。
他擅水墨大写意山水,兼人物、花鸟画,善甲骨金文书法,工楷行草隶榜诸体。在致力中国书画艺术实践与创新同时深植国学智慧和人类上古文化研究,推动民间智库建设,抒发艺术、文化、社会评论之见,撰有近百余万字文论。近十年以来,以北京各大社区为起点,面向全国,开展的“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进全国重点社区院校企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开讲几十场/次,具有品牌化的美誉度,受到相关单位表彰和许多媒体报道。
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将以《品书画 学国学 知大道 明天下》为总主题,开设不同的分讲主题,通过大量的图文展示,展开讲述,根据各地辖区内的社区、校园、企业的实际客观条件,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推进,分期分批开展活动。
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围绕中国的真、草、隶、篆等书法艺术和山水、人物、花鸟等国画艺术的为重点,以医、易、道、儒、佛“五家”传统的国学文化为基础,结合国家当前的主流文化思想和意识,进行主题式的讲述与互动交流,期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好时机下,坚定文化自信,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更加接地气,让更多的国粹文化经典能够深入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当中去,传播书画艺术正道,弘扬国学文化智慧,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社会大众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认知度有所提高,惠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为国家软实力文化艺术发展尽一份文化老百姓、艺术平民的责任和义务! 查看更多2019-06-06 15:41:47 6 0 1451 -
已认证2019-06-05 21:18:56 15 0 2469
-
已认证
阎敏创作日记 对话
水墨画作品《墨韵•太行——车佛沟印象》,尺寸四尺竖幅68×138厘米;第二幅作品是《写生汉中》,尺寸四尺斗方68×68厘米;请欣赏!
2019-06-05 19:46:55 12 0 2105 -
刘建国生活日记 对话
豪情写丹青,雅梦圆端午;吉林省书画家走进公主岭市新药特药连锁有限公司活动掠影。
2019-06-05 17:26:03 18 0 147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艺界专访:杨牧青用上古文化精义反哺中国书画艺术行由记
近日,对著名书画家、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杨牧青老师进行访谈,在采编的时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亘古久远,中 久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无限。
采编:杨老师好,您从职业书画艺术到国学智慧研究与文化传播,再到企业文化战略决策及民间智库建设推动和建言,数十年来做了许多展览、论坛、讲座、沙龙等活动,撰写很多文论,言辞犀利且富有创造性,从上到下,在业内外影响很大。近两年来看见您涉及人类上古文化研究,并经常在朋友圈能读到您分享的一些随记,有时读来颇受启发,那请您谈一谈有关人类上古文化研究与您现在书画职业之间的关系。
杨牧青:好呵。其实人类上古文化研究与书画职业之间的关系并不矛盾,脑手同劳作,是相得益彰的。通过人类上古文化研究可对书画艺术的创作有一个极大的帮助和启发作用,这也是一个自我文化修养和学识涵养的沉淀积累过程。
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子,那书画作品的艺术性只能是虚浮的、花哨的,甚至是献媚的、忽悠人的。对于从事中国书法、国画艺术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来说,书法、国画这两门艺术本为一家,同源分流,道为一,技为二,画中有书,书中有画。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力倡复古,言述书画同源,按我来说,估计他也是在中晚年的时候悟到了书画艺术必须要向上古文化精义去深入的。
古往今来,许多艺术成就巨大的书画家,他们的文化底子都是很深厚的。远的不说,就近现代来说,如康有为、吴昌硕、王一亭、徐悲鸿、弘一法师、林风眠、黄宾虹、诸宗元、潘天寿、李可染、叶恭绰、沙孟海、石鲁、吴冠中……等,无一不是满腹经纶,饱学之士,他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易道儒释、医史哲地,可谓是样样通晓,跨界融合,有的学贯中西,有的执教传艺,有的出入宗教、慈善、社会活动,有的以图实业报国,力挽民族狂澜,这些先辈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采编:哦,这个关系的确不矛盾。那么如何将您所说的人类上古文化精义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去融会贯通呢?或者说将人类上古文化精义具体到艺术的实践创作当中去呢?
杨牧青: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自性上去感受、去感悟,慢慢的理解,慢慢的品悟,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
人类上古文化研究在我来说,是以中华文化文明为主,以西方文化文明为辅。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是有限的,我在职业书画以生计安身之际,唯有综合分析,察其微妙,撮其要点,抛砖引玉,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精义,就是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也就是精义入神。这个“入神”很重要,是建立在“精义”的基础上,如果从事中国书画艺术的时候不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洗礼灵魂,不能入神,洞彻于心,经常走神,玩世游戏,那么笔下所得艺术作品就是虚浮的、花哨的,甚至是献媚的、忽悠人的!
采编:近段时间里,读了您撰写的一些文稿,观其内容丰富,涉及学科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有的言辞表述或过于深奥让人难以理解,有的言辞叙述则颠覆以往的观念。请给我们再谈一谈有关人类上古文化研究的事情吗?
杨牧青:奥,关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及时的整理发布在公众号或博客上,或朋友圈、群里,有心的人自会去搜寻阅读,至于有的内容不好理解,这是需要知识面的综合学习。
人活一世,草木一宿,能做多少算多少,行止无愧。自癸酉年动了人类上古文化研究的念头至近两年才着手以来,说真的,这个过程是非常值得回味的。我们被称作“体制外”、“院派外”、“非权威”的民文、民艺、民哲、民科……“民”来说,虽然颇为清苦但很充实,乐喜常在。因千百年以来“为万世开太平”是对的,因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正确的!
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热爱人类文化文明,必须先要从热爱历史、尊重历史、热爱文化、敬畏文化、勤动脑筋多思考做起,在自己先祖的历史、文化的“自信”中建立起良好的认知度与热爱度,多反省,不能把自己老祖宗流传了上万年乃至几十万年的“文化承因与神话记载”自我聪明的就认为是荒诞不经、封建迷信的,或不科学的,不要把文化与文明的定义方式和界定标准给弄差错了,不要拿“米原器”丈量古人的所有长短,古人有古人的法则,今人有今人的法则,关键是这两个法则的交替、弥合处是怎么定量、定性、定论的,这个一定要弄明白。
对人类上古文化来说,其实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劳作量大、任务艰巨的学术探究事情,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人类文明探源工程,不仅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问题,需要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士来完成,涉及到当下75亿人口及至100亿人口到来的整个人类终极发展问题!
我说过,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文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身份证,器物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户口薄,经论文献记载等就像对历史发展录备的口供。梳理上下一百万年的人类上古文化脉络,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的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的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至八千年的欠准确的说法。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文明交流互鉴”的良好契机下,相信全世界人都会做的更好!
藉此我再说个话题,以供思考:
中华文明源发地在中原、在两湖、在晋陕、在甘青、在冀辽、在巴蜀、在良渚等论说,均存在着偏见性含地域性的自我认知,加之“文旅产业经济链的利益促动”,各区域各地均争”文明源”,反思之,及至“满天星斗说”也不是同时同步诞生的!
若看一看3万年到4千年前之间未次冰河期的中亚、东亚、东南亚地理水文+气候+星辰天体移位等方面的变化就知道了。地球绕“黄极”一圈约需2.6万年,10万年后北极星已不在北方了,如今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还在逐年抬升。
若翻开世界地图对照着中国先秦古籍文献记载,其实中亚、东亚、东南亚这“三亚”才是真正的上古中国(华夏)区域,比现在的中国区域大的多,也就是“古中国大昆仑”概念,也就是“昆仑……众神所出焉”的文化叙事与历史记载,亦即,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轴心时代在昆仑山区域!
上观天文,俯察地理,才能讲人文,有了人文才能谈文明,文化文明血脉相承。文化、历史方面的书写的厚、写的多,不一定就是“明道”的,所谓的国际学术界对“文明”界定标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以欧美人思想意识主导的“国际学术界”放弃比文字、青铜、城邦更早的“古中国”日月观象、陶器玉器、穴处巢居、渔农择栖等人类先祖的文明创造不言,真是割了人类上古文化的头,斩了人类上古文明的腰,截了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脉络,否定上古人类智慧创造是现代人在给自己创造的文明做标榜、抬身价而已!
唯物论+考古学+进化论+DNA分子学……等近现代兴起的所谓的科学并不完全是定论,可作综合信息与启思研究的参考。要明了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状态,必须先要打通人类上古文化脉络,这要涉及二、三十个学科的知识面与认知点,去相互佐证、去相互参究,找到归于同相的坐标点,并且还需要“思想意识”方面的“玄灵思维”天赋,然后再加“科学实证”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当然,这是全世界性的人类第一号大工程。人类的文化与文明的根,若不清不实靠,那魂就会飘荡无着落,及至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就会没有自信的文化可言,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就会相互争执,各执民族之见,取舍难以见底!(本文采编郝富强,艺界网创办人、总编,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2019-06-04 17:49:04 5 0 1595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龙!魏碑字体。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
2019-06-04 10:49:03 5 0 190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欧亚 “T”字形文明大走廊的假说,能够使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何东西方彩陶在几何纹饰,乃至复杂图像上都呈现惊人的一致性?为何半坡陶符与腓尼基字母有二十个以上相同的形态?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瑞典考 纪二十年代,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在《中华远古之文化》一书中,就将河南仰韶村、东南欧的特里波里、中亚安诺三个遗址的彩陶作了对比,他指出:“然以河南与安诺之器相较,其图形相似之点,既多且切,实令吾人不能不起同一源之感想。两地艺术,彼此流传,未可知也。诚知河南距安诺道里极远,然两地之间实不乏交通孔道。”安氏所指的这个“交通孔道”,大体指青藏高原以北,西伯利亚以南的欧亚草原。(以上文字及图片摘自学者翟玉忠先生的论述)
杨牧青补记:
万年前左右的东西文化文明的交流通道非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的确是草原之路。当时,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处在3千米以上的高位,有大片的天然林木和淡水资源,适宜人居,免遭受大洪水的侵占。
随着时间推移与地质变化,山、原、川、河不断抬升与改变,海水不断后退,所以才有中原到华北平原的出现,不过当时是河水漫流与沼泽地。太湖、巢湖、西湖都是海水没有退完形成的内陆偃塞湖,青海湖、那木措湖、洞庭湖都是高原的水未退完形成的高原出平湖现象,山西太行山下行至陕西秦岭再到湖南雪峰山一线的以东呈扇面形至大海边的区域不会诞生上万年的文明。
所以,一万五千多年前的伏羲为什么会在甘肃西南的仇池出生,其母为什么却在陕西华胥镇,三万多年前的燧人氏为什么要去祁连山合黎山区域观测天象,八千多年前的西王母为什么要居西域昆仑……至五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中原到海边呈扇面形的大片区域才开始适宜人居,所以鲧、禹要治水。那又有人问了,中原的“贾湖遗址”文明却为什么又是8千多年呢?这是秘密,且听择机后叙! 查看更多2019-06-04 09:16:21 4 0 1405 -
叶向阳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万嶂叠翠云涌聚炊烟轻靄几人家》,附各位好友为此作品题写的诗词:
感谢刘杰鼓励和为作品《万嶂叠翠云涌聚炊烟轻靄几人家》题诗
随笔一极致的景色:
饕餮色彩盛宴,
饱揽天上人间;
自 彩盛宴,
饱揽天上人间;
自然风光美景,
独享哑口旡言。
感谢好友老温乡贤鼓励和题诗:
风起云涌嶂叠翠,
山高水长几人家。
总有云开雾散日,
青山绿水满中华。
感谢好友老培鼓励和为作品《万嶂叠翠云涌聚炊烟轻靄几人家》题诗:
万嶂叠翠云涌聚,
炊烟轻霭几人家,
松柏挺拔鸟绕岭,
一袭银瀑起浪花。
感谢好友溪流济农“星途宝声媒体词家”为国画山水画作品《万嶂叠翠云涌聚炊烟轻靄几人家》题诗:
万嶂叠翠云涌聚,
炊烟轻靄几人家。
千山逢春溪流倾,
向阳浓情一华夏。 查看更多2019-06-03 16:37:57 45 0 1728 -
徐家康创作日记 对话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似乎是小学记忆最深的一幅对联……却是第一次用毛笔书写出来……长锋秃笔涂鸦一乐。
第二幅书写的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分享给大家品鉴。 "。
分享给大家品鉴。2019-06-03 16:10:01 25 0 2593 -
任清宇创作日记 对话
中国式雅致生活”追求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而非奢华的生活方式。视觉冲击力不等于艺术感染力。
国画花鸟画作品兰草«清香»,竹画«竹报平安»尺寸三尺竖幅55x100cm。乙亥年夏月新作请欣赏。 亥年夏月新作请欣赏。2019-06-03 16:00:30 6 0 1325 -
2019-06-03 15:50:04 14 0 1214
-
洪志标创作日记 对话
剪纸作品俄罗斯总统《普京》,网络盛传当今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中国人种?他的中文名字叫罗震英,1953年10月7日在圣彼得堡出生,他的祖籍是中国山东省,在俄罗斯他是第三代华裔移民。
网上文章描述称: sp; 网上文章描述称:普京的爷爷斯皮里东·普京中文名叫罗埔霆,出生在清朝时期的中国东北,(祖籍山东)清末闯关东在黑龙江鸡西市定居,后来俄国内乱,一部分俄军退入当时清朝的东北地区。罗埔霆做了俄军挑夫,由于聪敏被一位俄军官看好,升为中层军官并娶了俄一贵族女子为妻,后来,俄军被苏联红军击败,无奈投靠苏联红军,成为一名红军后勤人员,因做得一手好的东北菜被推荐为列宁的私人厨师(后来又做了斯大林私人厨师),加入苏联国籍。
此外还称,罗埔霆有两个儿子罗海德(普京父亲)、罗海仁(普京叔叔),均娶了俄罗斯姑娘为妻,而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在苏华裔受迫害,无奈罗海仁(普京叔叔)带家小辗转回国(罗海仁1975年在新疆去世),其二儿子罗元平现安徽定居。并且,罗元平和普京长相极为相近...... 查看更多2019-06-03 14:33:23 15 0 2539 -
张恒久创作日记 对话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指路明灯。
附张恒久油画人物画原创作品«人 «人民领袖»。
附:张召忠少将:【目前世界四大武器都在中国,我们应对美国挑战底气十足!】 现在有一种"杂音",认为中国应该继续韬光养晦,不要挑战美国。这是用牺牲国家利益安抚侵略者,以换取和平和安全的 “绥靖”思想。"绥靖”思想只是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协,任其掠夺,苟延残喘,自食其果。"绥靖"思想的实质是放下手中武器,屈辱投降,甘当侵略者的奴隶。八十多年前,毛主席撰文严厉批判了党内畏日"绥靖"思想,教育全党树立对日作战的坚强信念。
今天,美国把枪口对准了我们头颅,打到了中国家门囗,妄图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我们还要去韬光养晦?阿富汗、舒利亚、伊朗这样三四流国家都敢起来反抗美国霸道,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与美国一样都是联合国中的常任理事国,中国还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国消费市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在核武器方面,中美都是有核国家,不存在核战略差距,互相都能毁灭对方。美国核武器再多也没有用,也只能一次毁灭。除了核武器之外,目前世界四大武器都在中国,中国完全有十足的底气反击美国。 (1)中国激光武器独步天下。我可以骄傲的告诉大家,中国激光武器水平世界第一,现阶段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超过我们。激光武器是有两点非常大的优势:首先是作战速度快,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超过30万千米每秒,远高于音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许多许多国家的科研人员没有办法解决激光的散射问题,导致激光在威力方面随着距离增大而锐减,中国早已经解决了散射的问题了。
第二点就是威力巨大,因为这种武器是一种范围武器,并不是只能打击点状目标,激光武器能够对海量的敌人进行打击,杀伤模式不是一般的物理撞击,而是利用高热能毁灭目标,在许多对激光武器分析文章里都承认,这种武器是能够直接改变战争模式的一类武器,其震撼力甚至不会输给核武器。
(2)中国电磁炮威力无比。电磁炮和其它定向能武器的发展是海上优势的未来。中国全面运作的轨道炮发射使用电磁能的弹丸之后,美国军方非常忌惮。中国电磁发射威力巨大,发射高达每小时4500英里(约8马赫)的惰性射弹,仅通过动能即可瞬间让目标灰飞烟灭。中国舰艇都电磁武器化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在茫茫大海上,中国舰艇上的电磁炮一旦发射,多少个航空母舰队,顷刻之间葬身海底。
(3)中国歼20五代战机令美俄羡慕嫉妒。美国F22战斗机的马赫数是2.25,换算成公里是大约2410公里/小时,F35战斗机的最高速度是1.8马赫,换算成公里是1920公里/小时。歼20的时速是3120公里/小时,为2.92马赫。这个速度已经是F22的1.3倍了,是F35的1.8倍,你说牛不牛?俄罗斯五代战机苏57与我们歼2O比较,无论是滞空时间、机动性、隐身性、飞行速度都逊色不少。
(4)中国高超声速武器层出不穷。中国投资巨款,打造了世界最大风洞,什么叫风洞?就是所有高超音速武器,经过风洞试验才能生产出来,形成超音速武器。30倍音速的飞行器、10倍音速导弹络绎不绝涌现出来,并装备作战部队。去年8月,我国“星空2号”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飞成功。该飞行器完成了主动段转弯、级间分离、试飞器自主飞行、弹道大机动转弯等可控高速机动飞行动作,这是世界上没有的,官方保密,没有对外公布这个杀手锏武器。中国中南大学难熔金属与硬质合金研究所所长、女科学家范景莲团队研制的一种“轻质难熔金属复合材料”,这种材料能经受3000℃以上的高温,能够满足我们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以5到20倍音速飞行数小时的要求。可以说是全面符合我们的军工所需,这也是官方媒体首次给予证实!目前,这种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高超声速飞行器、导弹、航天等尖端领域。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自己的20马赫高超音速武器就将出现在世人眼前。如果蔡英文宣布台独,我相信肯定会马上投入实战,扼杀美国的嚣张气焰,捍卫中国主权。此外,中国导弹可以变轨,让对手无法拦截。这个技术是中国专利,世界上至今没有第二个国家有类似这样的导弹。美国连变轨概念还搞不清楚,他怎么拦截? 我们国家这次对美国的贸易战,表现出超强的霸气,隔空喊话美国,你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我们奉陪到底,一直打到我们胜利为止。没有十足底气,我们敢这样对美国发威? 查看更多2019-06-03 11:24:34 18 1 2001 -
2019-06-03 11:02:12 3 0 1468
-
陈培泼创作日记 对话
散文:《乡村老邮所》沂村老邮电所,一座二层小楼,临街而立,越过古街光滑的青石板,上三个台阶,就到了老邮电所大门前。老邮电所墨绿色的大门,颜色显眼,带着邮电行业显著的特点。大门右侧,离地面一米五高的水泥 墙面上,挂着一个墨绿色邮箱,邮箱下方写着中国邮政四个小字,邮箱靠上的位置开了一个投信口,投信口上方还有一个红色五星邮政标识。
推开小楼左右对开的大门,一楼的营业厅就呈现在眼前。一楼左边是投递员的办公室,靠墙位置上有一个大大的分捡柜,柜子中间有许多的小格子,小格子上用小纸签写着德安、高星、锦溪、潘车、黄沙、罗丰、铁矿、苗圃、粮站……等周边9个村子与沂水境内的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名称,里面放着打包成卷,投往这些单位的信件、汇款单、包裹、电报、订阅的报纸杂志等。办公室里时常还可以见到一部墨绿色的邮政投递专用的自行车,那时邮电所的投递员是与我同宗的陈增荣,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对工作认真,脾气有些执拗的人。
营业厅靠左边连着左墙的地方有一个80公分高的柜台,把内外隔开,柜台外面放着一米长的一张椅子和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一把水笔,一瓶墨水,还有一瓶打开的浆糊,浆糊瓶子里有一把小毛笔,方便村民在这里书写投寄邮件的地址,或是想要拍发的电文,粘贴信件的封口和邮票。当然,桌上少不了有一本可以查阅全国各地邮政编码的书。最特别的是,连着那把水笔的一条线,一头绑在笔上,一头绑在桌腿上,就像一把锁链把笔封锁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看管起来。其实,看管的不一定是那把水笔,也许是人。以免使用水笔的人,顺手把笔给带走了。
营业柜台内面的桌上,有一部黑色的摇把子电话,一把天平秤,一把邮戳,一盘圆形的黑色印泥,还有许多个红色的印章。背后靠墙的位置,摆着一个上了锁的墨绿色铁皮柜,打开柜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邮票、信封、信纸、汇款单、电报纸,还有一些邮电所的办公用具。铁皮柜柜顶也放着一把磅秤。那时,打电话的人不多,摇把子电话,更多的作用,是成为邮电所所长兼营业员的老林的工作电话专线,过往的邮车到了太华或是建设,那里的工作人员就会打电话通知老林,老林估摸着时间到了,就会到车站去等邮车,把要寄出去和收进来的邮包与押邮员做个签字并交接。回到邮电所,他会马上给太华或是建设的邮电所打电话报信,说邮车已过汤泉,马上就到你的地界。那两把秤子,说来也简单,天平秤是用来秤信件的,那时寄一封平信8分钱,但有重量限制,超重的信件,营业员就往天平秆上一称,超了多少克,就有加邮票。那把磅秤是用来称包裹重量的,那时交通不便利,给外出工作的亲人,或是外地的亲戚,寄个土地产,都用包裹邮件,包裹以重量来收起投寄费用。实际上这个磅秤基本上是空闲,被使用机会不多。不是因为当时乡村百姓缺少人情世故,而是缺少可以邮寄的物品。
小时候,电报对于我来说,真是个神秘的东西。这样的印象,最初大概来自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发报机、发报摁键,长长短短,滴滴,滴滴滴的发报声,密电码、破译,都让我们充满无限的好奇。然而,在这个老邮电所的发报过程中,除了让我觉得好玩之外,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在乡村,没有特别紧急的事,一般都用信件往来交流。只有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才会拍发电报,更何况拍发电报的费用,并不便宜,还是以字数计费,连标点符号都要计算在内。不过这样也好,起码让大家懂得珍惜,一旦拍起电报来,总会字斟句酌,即要用最简短的文字,又要把事情说清楚来,还不能产生歧义,很是考验一个人的文字功底。民以食为天,那时的老百姓除了吃饭是大事外。其他,无外乎生老病死。于是,最多的电文稿件就是报急、报丧、报安。譬如:妻昨日生产,母子健康,勿念;父病重,速归;祖父故,速回等这类的电报。
当然,也有为节省一个标点符号的费用,闹出笑话的电文。说某人素来小气,妻在家中病故,儿在外。于是匆匆赶往邮电所给儿拍电报,母病故请速回。儿在外,工作忙,断句为,母病,故请速回。于是修书一封,寄钱寄物,以慰问母亲。竟错过与母亲永别之机,让人心酸不已。
这些电报在老邮电所拍发时,寻常的很。先是拍电报的人,把电文拟写在统一格式的电文纸上。然后,由邮电所的老林,找来电码本,像查字典那样把电文文字逐字的查找出来,并把文字相对应的四个数码数字,填写在文字上方的空格上。然后,摇通那台黑色的电话机,和对方说电报,接着便是对着电话那头,三三两两,拐别洞幺的一通报数,报完后还要对方把这些数码重复核对一次,然后说,无误。电报就算发出去了。根本就没有电影中特务分子或是党的地下工作者那样,戴着一个耳机,打开一台发报机,然后,摁下发报键,发出滴滴,滴滴滴的发报声的镜像。那时,我十分不解,拍电报怎么就变成了打电话了,有电话为什么还要拍电报呢?而且,打电话报数字的时候,还不好好念,从0到9的这几个阿拉伯数字,偏要把1说成幺,把0说成洞,把7说成拐,把8说出别,把2说成两,什么两两洞拐,拐别幺三的,让人忍俊不禁。
小楼二楼便是邮电所职工宿舍,楼后还有一个后院,有围墙围着,与三面相邻的民房和供销社隔离开来。后院有几间平房,是邮电所职工的厨房。后院空地上有一架佛手瓜,每年秋季之后,佛手瓜的植株就进入旺盛的生长期,茎繁叶茂,接着就开花结果,一个个浅绿色的佛手瓜从叶子中突显了出来,悬空的挂在瓜架下。风一起,佛手瓜就开始摇晃,很是可爱。
这所小小的邮电所,前前后后来过许多的工作人员,我认识的人中,只有投递员陈增荣,邮电报所长林先秩,还有苏少阳、郑加炎。在我印象中,苏少阳是刚从学校毕业时就被分配到汤泉邮电所的。那时,年少的他,一定感到无助、失望与孤独。但很快,他就被调到镇里邮电支局去了,从此远离了这个小小的村落。听说现在他已在厦门发展,但无论身处何处,我想他一定无法忘怀在汤泉邮电所渡过的那一段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深刻记忆。
作为乡村的文学爱好者,与邮电所有着紧密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必然。写稿、投稿,收样报,取稿费,那样能够离开邮电所呢。正是因为贫穷与困顿,越是能够激发年轻人的斗志。虽然书读得少,但我却异想天开,想在文字上寻找出路。闲暇就写,写诗歌,写新闻,写散文……然后就寄,没皮没脸的寄,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得到发表。说来惭愧,如果能够称之为作品的话,第一个发表的作品是一首小诗,被省妇联主办的《海峡姐妹》杂志选用在正刊的页脚上,稿酬是一本《海峡姐妹》杂志,就是这样,似乎已经让我见到了生活的曙光,激动了好几天。后来,便有陆陆续续的新闻稿件被市报、省报采用,不断有样报、样刊、稿费寄来。当时,采写汤泉本村的新闻《小村兴起读书热》还获得三明日报“三大杯”教育新闻一等奖和全省优秀新闻广播稿件二等奖,这些成绩给了我意外的惊喜,更是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而在我的记忆中,这座二层乡村邮电小楼的主人,长期以来就是所长兼营业员的老林。确实也是如此,老林的老婆、儿子、媳妇一家人都住在邮电所里,以所为家,以家为所,本来也就分不清了,老林一直在这工作到退休。
老林叫林先秩,白净瘦小、朴实和蔼、性格内敛、轻言细语的,给人一种亲近感。我在汤泉小学代课、寓居的四五年间,一有空闲,就到邮电所蹭书报看,并与老林成了忘年之友。那时,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电脑,当然更不会有手机,小小的邮电所,就是连接沟通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和桥梁。国际、国内、省办、市内发生的大事都是通过报纸、广播这样的途径传播到乡村。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许多单位订阅的杂志和邮电所零售的书刊,这是我获得课本之外的知识重要的来源渠道。那几年,凡是其他单位在这个邮电所订阅的杂志,邮电所零售的畅销期刊,如《辽宁青年》、《福建青年》、《少年文艺》、《海峡》《散文诗》、《散文》、《争鸣》、《小小说选刊》,甚至《故事会》、《知音》、《演讲与口才》等等,几乎都被我首先翻阅过。从这里我吸收了不少的文学与社会知识营养,为我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当然,这首先要感谢老林当年对我这样贫困的农村文学青年无私的关心与帮助,这样的做法在邮电所的内部规定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汲收着文字的营养,我这个曾经的文学少年,终究还是凭借着文字的力量,从老家的乡村一路走来,先乡后县,再县到市,二十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当年满头黑发的少年,虽然乡音不改,却早已是华发渐生,青春不再了。如今,在乡村的通信与信息发展,也早已不是同日可语。电报、摇把子电话、报纸、杂志、信件、广播、绿邮自行车……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智能手机、可视电话、电子支付、电子邮件、互联网电视、自媒体、多媒体、汽车……这些原先只能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产物,也已是他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身处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被无数繁华与幸福簇拥着,可以想象十年后的我们,科技还会更加发达,社会还将更加繁荣,我们既要感谢生活,更要感谢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
年纪渐长,回故乡的路,似乎越来越遥远,而我们却有一颗永远不变的初心,那就是乡音不改,乡情永再!正如,诗人昌政的诗歌所言,在深夜/更深的是故井/那年跌落的乡音/尚无回声。只有没有回声,我们就会期待。展望未来,是为了牢记我们前进的使命。回忆过去,就是为了不要忘记我们来时的路。
一路走好,中国的乡村!一路走好,我的祖国母亲!
散文《乡村老邮所》作者陈陪泼 2019.6.3 查看更多2019-06-03 10:53:47 78 0 226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君不记,抗日战争期间,张大千还在颐和园、重庆等地办展览、卖作品,销量也是比较可观。说明高、大、上、雅的中国书画艺术品永远没有低谷的,低谷是相对的,整个走势一直是上涨的。事实证明,二十多年可上涨50倍到 150倍,甚至以上,这是玉器古玩、黄金青铜、房产宅院等行业无法匹敌的。关键是一大部分中国书画艺术品的收藏家、玩家们被当今艺术市场淘汰了或吓怕了,或被近几年拿起毛笔就敢写敢画江湖艺人愚弄导远艺术审美低俗、低级、低下而已!
2019年6月2日,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嘉德艺术中心迎来了一个个创造和见证奇迹的时刻!五个专场100%成交,喜获丰收,其它各专场成交踊跃,93%、91%、88%、85%……一个个成交比率令人欣喜。三个拍卖厅内高潮迭起,有两项拍卖纪录诞生,截至晚上10时许,已有10件拍品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燃爆全场的是吴冠中《狮子林》落槌的一刻,1亿4375万元的成交价震撼了每个人,也引爆了今年春拍市场。
同时,也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会从另一个曲线中开始上扬,抛却近两年来的低迷,也会大量淘汰没有文化、学术性的江湖艺术品,我推断,己亥立夏至五年后的甲辰春季,这条不同以往的“线”还要上扬,估计会突破同比的45%左右!收藏行业口诀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等着艺术品价高的收藏不起,玩的是傻人有傻福的境界,考验的是缘分和远见,以及大气和智慧,不是小聪明!(杨牧青语,内中间一段文字摘自微友) 查看更多2019-06-03 09:58:22 5 0 140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款识:山人写画多寂孤,留与后学显笑哭,先生多情添几屋,他年再看世间路。戊戌谷雨日大吉杨牧青写于北京。
规格:136cm×68cm/8平尺2019-06-03 08:24:24 2 0 1101 -
2019-06-02 17:44:31 16 0 2398
-
安士胜收藏日记 对话
两个月的新疆班国画课今天圆满结束了,看到孩子们都能画出一张小画甚是欣慰,期待这些孩子们未来走的更远,飞的更高。[微笑]
2019-06-02 16:02:19 6 0 1579 -
已认证2019-06-02 15:54:14 17 0 167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释文:殷商晚金文·契约符
规格:45cm×68cm/2.7平尺多
材质:半生宣老纸
附注:这个符号形式的“图像”文字,见《三代吉金文存》,原物在故宫博物院藏。近现代从郭沫若、罗振玉、容庚、唐 罗振玉、容庚、唐兰再到李学勤、曹锦炎、黄德宽等十几位大学者估计是释读错了,隶定为“亚獏”也是欠准确的,或就是错的!
对此“符号”我疑惑多年不解,昨夜(2019年1月17日)入梦惊醒一身冷汗,原来这是表示孤竹国(冀东地区)第七任国君父丁随帝辛(殷纣王)在傍晚(日暮)围猎获得殷纣王开心并立功,以圈地域为奖赏而记的“契约符”。就此件事,帝、君各自完成各自需求,各自心内暗喜,被帝辛奖励之后的父丁就铸青铜器以铭记,也就是契约,等于现在的法律文书(或证据信物)!
倘若把上古时代符号图像式的寓意,按秦汉以后“六书法则”和近现代语言文字学的“文字功能化”硬性的用某一个“字义”去隶定释读为“亚獏”二字,这是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上古时代内容丰富的符号图像是无法用某一个“字”能够简单的表达清楚的,一个符号图像就包含、承载着许多历史信息和文化故事在其中。为什么要将上古“符号”或“图像”隶定释读为一个字,这估计是近现代专家学者们在“唯物思想”主导下从一开始就让思维模式变得僵化,失去灵性,变得庙堂化而出了问题,以至于以错传错,也以至于不可权威更改!一一2019年6月2日杨牧青复记
杨牧青艺术简介 http://www.mqint.com/shys/shtd/sh9.asp 欢迎查阅并分享 查看更多2019-06-02 14:52:14 5 0 1459 -
马曙光创作日记 对话
马曙光作国画山水,《大山的呼唤》
四尺整张竖幅,
用泼墨泼彩法为之,
诸位同仁专家看到,请多指教:2019-06-02 13:51:26 2 0 199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东方焦墨与西方的色融合,赋予了焦墨画以全新的理念”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01)
画焦墨画,我只管去做我的学术研究。说到底,艺术创作,那是我个人的事,我的志向是画好焦墨、“守一”、是指一以治万 、“守一”、是指一以治万、万物归一,只不过,我的“一”不是一个“单数”,而是一个“复数”,我的“一”是“焦墨与“黑白、概念的高度重合,是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高度重合。相守,所以笔名“守一”。
当我把柬埔寨吴哥窟的系列作品完成,已是18年春天了。 又将目光锁定在中国四大石窟,浩淼的宇宙,想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所要表现了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无怨无悔,了无牵挂。实现我的梦想目标。
我的创作不为别的,一为感动中国,二为感动世界,艺术魅力,像大风起兮吹宇宙,沁人肺腑。”我想,焦墨艺术让徒弟和后辈们踩着我铺就的道路前行。我仰望天空,星云弥漫,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感成为我精神人格不断超越和实现梦想的动力。
但我的艺术探索也会有不同声音出现。这些作品的枯笔焦墨,表现历史石窟的融合和冲撞的力度,抽象且充满运动感的线条,甚至一些卷曲神秘隐和远古文字的符号,以当代思维直面历史,赋予了画面历史厚重感、沧桑感、力量感,在大开大合的表现中获得了自由空间,赋予了焦墨以更丰赡的文化意蕴。
当代的美术评论丹青飞狐评论我——独辟出了自己的艺术蹊径”; “用自己的画笔为天地代言,为佛教代言,打开一幅幅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宏大广阔的佛场空间,走向了佛教的世界,把远古和现代艺术的两条线接上轨,‘让东方的线与佛陀融合,东方焦墨与西方的色融合,赋予了焦墨画以全新的理念,核心是变革与创新,不走寻常路,不走重复路,实践着中国传统文化承传、演变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开创了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现代审美境界。(马培童写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6-01 18:47:34 6 0 1441 -
2019-06-01 18:39:33 74 0 2521
-
李尊荣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鱼虾乐四尺斗方作品《畅游》《相约》《快乐一家》《秋丰之歌》,请欣赏
2019-06-01 17:56:00 9 0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