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08 11:58:37 11 0 215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国庆谈艺,当一个短暂周期率的特殊的时代消亡之后,是金子终究都会从社会的广众层面中脱颖而岀的!
为什么当初要把齐白石推上"人民艺术家"至高点呢?因为他代表了广大底层群众的艺术面貌,生活入画,而且他画的 貌,生活入画,而且他画的比同时代的官僚艺术家更好些,理论研究也深厚。细观近几十年以院科为代表的画家们忙于各种展览与职位升迁的竞争,以及更多的社会的民间的书画家不学无术,忙于江湖,绝大多数人都不做学问了,至少90%以上,艺术没文化等于是死路,这种现象的结果,很不乐观!
为什么作品价降了?就是短暂周期率的特殊时代的不正常性把爱好艺术品收藏家都给经多年的被忽悠明白了。事实上,艺术市场中好作品价格还是不错的,也上涨也有人不断地收藏!
由江湖艺人、自由艺术、官僚公职、名人公知等组成的千万人之多书画家群体,这要看谁能够最后守住文化的艺术阵地一一内心深处的良知与光明,也就是在波动期、大洗牌期对想做真正的书画家的一个大考验……不经雪霜那能扑鼻香?不历困苦那能成就大艺术呢?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10-06 22:35:56 9 0 86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美院科班为啥不如社会职业画家有市场?(2015-02-11 18:39 )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1日电(见习记者 杨月)"现在一些从美院科班毕业的艺术生,反而不如一直在社会上摔打历练的职 业的艺术生,反而不如一直在社会上摔打历练的职业画家被看好。在全国许多艺术毕业生聚集区里,他们艰辛求艺,甚至养活自己都成了问题,迫使他们学无所用,转行其它,令人心酸。"日前,在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展演活动中,拥有数十年职业艺术生涯的著名书画家、担任本次活动传统书画评委组长的杨牧青如是说。
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展演活动中杨牧青(右一)等评委对选手的作品打分点评。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苏贺 摄
分析其中的缘由,杨牧青表示:"因为'学院派'一路被文凭牵绊、教科束缚,多数家长为让孩子读名牌大学,而将孩子推上了学画之路,大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孩子们不喜欢,很多也不适合从事艺术,画中没生活,缺少艺术人生的锤炼。"他认为,当前的艺术教育体制和现行的艺术发展模式之间发生了冲突,导致繁荣背后的缺陷和问题大量产生。
鉴于此,杨牧青也曾建议成立中国青少年书画国学教育学院,如通过全国海选、评赛、保送等方式,让社会提供教育经费,让有艺术天赋的孩子通过另一种途径成长成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这些孩子的才华能够真正的生根、开花,最终结果,将对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与此同时,杨牧青还希望通过比赛等方式呼吁社会关注"书画热、国学热"背后的问题。因为在评审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书画"好苗子"。他认为,许多孩子对色彩很敏感,对事物对象扑捉、临摹能力也很强,有一种艺术上的喷发感;但对其背后的艺术韵味和文化知识却不甚了解,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杨牧青坦言,希望这次展演活动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学校和家长,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孩子们在书画学习的同时,能否获得更多的人生修为和快乐成长,让有书画艺术天赋的孩子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可能。(来源:中国青年网) 查看更多2021-10-06 20:04:03 3 0 85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想念吴冠中老先生的容貌与音声
杨牧青SH
14分钟前 · 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
吴冠中(1919-2010)老先生已作古好多年了,但老先生讲的太对了,至今听到他声音还是 生讲的太对了,至今听到他声音还是忘不掉,不能抹去的!
前两年冬季,去北京798在那个很大的投影屏上看了很长时间原纪录片:大影屏挂在一个画廊外面的墙壁上,面朝北,暗暗的很阴寒,下面还有风吹堆积的雪,时有北风冷嗖嗖的吹过,大影屏的影像与暗冷墙壁形成了鲜明对比,画面色彩极其明亮,吴老先生精神瞿烁,眼睛闪现着激情,在访谈问答中,他的话语声音非常大,加之大影屏音响效果很好(与原来电视、视频上看的感觉很不一样),我止步许久,看久了竟然忍不住潸然泪下,抬头看看冬天的蓝天,不禁思问:
我们新中国的艺术界究竟得了什么病症?!假使按吴老先生的呐喊声,取消了官办的书协、美协、画院,我们当今的艺术界病症能够得治吗?!估计也治不好,因为这是艺术家与收藏家与市场的三方问题呵!每一方若不恪守艺术的文化道德底线,那这个病症就会永远延续下去!
吴老先生说“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我要是出任主席,头一件事,美协解散!”、“(美院)都是一群不下蛋的鸡”、“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美不是漂亮,漂亮不是美”、“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这些言词至今愈发震人耳声!!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10-06 15:11:58 5 0 1249 -
2021-10-06 00:26:50 4 0 883
-
蚂蚁全媒体中心创作日记 对话
蚂蚁全媒体刘鑫炜推荐|当代实力派书法家、理论家曹集珪作品赏析
曹集珪,字云飞,号清闲居士,山西万荣人。厦门大学传统文化硕士学位!是当代实力派书法家,理论家!
人物生平
曹集珪先生1966 平
曹集珪先生196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关公故里,自幼酷爱书法,十岁启蒙于孙金山、解满员(解放前后在当地书法界极有影响力的两位人物),为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书法艺术有着质朴的理解和锲而不舍的追求。之后几十年临习了大量古今大家的碑帖和真迹,30岁后,游学京城,10年间遍访专家,遍游大江南北,得多位大师点化,同时苦研书法理论,使他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如鱼得水,如虎添翼。逐渐形成了有个性特色、独到行笔运笔风格,行、草、楷、隶、篆皆得心应手,其书法笔挟元气,五体通备,风格天成,尤擅长行书和草书。
在历经了40余年大量艰辛的书法创作探索实践后,曹老师对书法艺术有了极为深刻的领悟,凭借不寻常的借鉴力与创造力,以自己的卓异才情形成了一种属于自身的通透靓丽、飘逸洒脱、行云流水、气吞江河的笔墨风格。可谓之:字如其人!赏其行书与行草书作,意法布局上各具其形、各呈其势、各尽其美,尺幅之间又如江河奔腾、气势夺魄、古朴浑厚,充分表现出一种道法自然的境界,也给观者一份妍美、刚劲的特有魅力视觉感受。 查看更多2021-10-03 09:24:50 4 0 98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谈古今"中原"在哪里及其文化的历史属性
今可查知,“中原”一词最早出处见于《诗经·小雅·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意思是:"驱逐漆沮水边兽,赶到天子射猎区。遥望原野漫 水边兽,赶到天子射猎区。遥望原野漫无边,地方广大物富有。"这是一首反映西周宣王时期生活场景的诗,为歌颂周宣王田猎并宴会宾客而作。周宣王在西都镐京的田猎活动,是周朝每年在畿内举行的常典,有显示国家文武功业的目的。《毛诗序》说:"《吉日》,美宣王田也。"后代的学者对此没有什么异议。
以《诗经》为最早见的"中原"来讲,古中原与今中原从概念到地域上完全是不同的!
1.西周成王至宣王(约二、三百年之间)之前的"中原",就是指西周王庭/王都/王幾的丰、镐二京(西安/咸阳/渭南)周边的广大的原野,也就是渭河中下游流域形成的一块儿沃土(可以生长菽/豆类作物,"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诗经·小雅·小宛》)!
2.西周成王开始"周代八百年大计"的第一步就是扩大王畿与管辖区域,于是必须要东扩营建雒邑(这也是国防军事部署)。此之后,"中原"的概念与地域开始了变化,也扩大了范围,直到周王室(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东迁雒邑(洛阳/雒水之阳面,原来是商王朝在西边的一个类似收俘羌人的监狱式的地方)东周形成后,中原的概念与地域再次发生变化与扩大!
3.特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九州说"在西周初年形成的"四夷说"基础上流行时,人们对"中原"的概念与地域再次催生变化与放大。严格的讲,当今讲的"中原中心论"、"中华文明中心说"、“得中原者得天下"等都是从东周时期开始的。
4.如今,以河南/豫州为中原的说法,这也是时代前进的表现,涉及到近二百年来中国政区划分的问题。站在中华文明探源与华夏文化追根溯源的角度上来说,今以河南为中原的"中原"概念与地域更要放大,要形成一个"大中原"的构架,放大格局,胸纳四海。但最忌讳就是以"中心"的自傲而用话语权或其它形式蒙蔽人们的认知!吾华夏民族之大,吾中华文明之盛,非鼠目寸光者和自以为是者能了知的!!!
5.如今"广义的中原区域"应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西的中部到东部、甘肃的东部至东南部、河南的洛郑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及安徽的西北部。完全可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文明生成,造就了中原文化文明的前景!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10-02 13:45:37 16 0 1289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知足者常乐也!
乙未年冬月陈文斌书。2021-10-02 08:05:23 6 0 1428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书法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 竖幅,尺寸34cmX68cm ; 竖幅,尺寸34cmX68cm
2021-10-02 00:55:14 6 0 982 -
2021-10-01 06:57:25 5 0 124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原创 草坪先生 追艺探古
当有一个学术群集对"历史"明觉时,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而且也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福祉思考!
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区域四分论示意图
当每一次 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区域四分论示意图
当每一次考古层面的重大发现和新发掘,都是对这多年来"二里头夏都/夏墟"论判的一种动摇。于是,在这个考古项目上消耗了七、八十年来弄出的定调与判证者都会心慌思乱!
如果有一天,因实证推翻了二里头不是夏都/夏墟,就是一个早商(或勉强可与夏末交际)的部落古城文化遗址,那又该怎么办呢?毕竟这个项目花费了那么多的财政,谁来担责,谁来给历史有个交待啊!!
按我的<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来讲,根据当前给出的断代年限,河南二里头、陕西太平文化遗址包括甘肃齐家坪、四川三星堆、陕北石峁城文化遗址都是夏王朝文化文明的反映或代表!
这样一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都可以圆融交互起来了,这也可以解决"中华文明探源"过程中许多疑难问题。毕竟古中国的上古华夏文化文明是相承相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由于上古人迁徙不需要居住证、绿卡什么的,那里宜居就在族群首领带领下择佳地以安生,当下不要因省际区域性弄成我的你的他的,具有分别心就是一种执着相了,发展文旅经济没有错,但为了文旅产业搞的空虚,胡悠噱头,那就不好了,这对中国历史文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30 16:57:37 6 0 85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网事并不如烟 记录历史15条
引子:在以艺术、文化为生计主体的前提下,从历史、考古、文学、民俗、战略到经济、哲学、社会、天文、地质、生命、自然等学科之识,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为往圣继绝学乎 为往圣继绝学乎?为万世开太平乎?予不得知也!
近日高层又对"复合型的人才"做了重要的部署。阅之,不才三十多年来何尝不在复合型的道路上匍匐前进,时至今日网络大大的方便,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学习、互动、争鸣与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故将一些可以说的话语记录以备再温故而知新。
遥想当年,殷商王朝300多年的甲骨文字何尝不是贞人们以接力赛式的契刻精神记录历史呢?!辛丑国庆前三日杨牧青于皇城。
图片
杨牧青甲骨文书法斗方:宜年秋吉
一、王镛:一些写字的名家利用话语权在贬低书法,让它变成手艺活。
杨牧青说:有人说书法不是艺术,是文化,还说艺术是西方人的名词,与中国传统文化无关,这是最无知的说法,是不懂汉字书法究竟是怎么回事的问题!
二、书法博士是不是个笑话?书法不该成为一门学科?
杨牧青说:如果不把书法纳入院校教育体系中,如果没有官办书协等级制度,那么就不会产生书法硕士、博士的问题了。
因为纳入院校教育又与官办书协相互合作,关键是人的因素,一人可兼二头职,脚踩二条船,多了个位子,多个名头,这样一来,有了书法专业、等级评审,就有了教育经费、职称晋升、立项套现等便利了,圈子内相互心照不宣的就搞出名堂了呵!至于博士能不能产生真正的书法艺术意义,那当别论了!!!
再至于如双料博士面对广众大言不惭地认为颜真卿老先生把"刾史"写成了"夹史"的现象,毕竟是极个别的。总体来看,博士都是好的,他们是国家的人才,是社会的精英,这一点不容否认的!!
就此可以同样的道理,种地农民变为职业农民,评级定职称,若进行教育体系与官办农民协会的纳入,那就会产生不同行业农民硕士、农民博士、农民教授、农民导师等名堂了,甚至补鞋的也可以成为补鞋教授!!
三、杨牧青夏王朝经略
杨牧青说:现有学者将许多考古资料已整理出来了,很好的,其实我早就讲过:
1.齐家文化南下影响了三星堆文化(含宝墩),东南去影响了中原二里头文化,不是二里岗(涵盖二里头)文化西北去影响了齐家文化。
2.齐家文化是早夏文化(因大禹受此文化影响故出川北以夏兴龙的),所以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夏王朝文化文明在古巴蜀国的典型代表。
四、为什么说石峁遗址是夏启的都城
杨牧青说:看到孙庆伟教授、陈东和研究员从牙璋(以华夏文明的玉器)"玄圭礼器"入手印证夏文化、夏王朝及石峁城的当时状态,以及三星堆、二里头的文化衔续等,这是非常好的分析推论,这应是核心,不要动不动拿文字说事,没文字照样有人类文化状态!
石峁城当属夏文化的早、中期,当然那会儿都是黄帝文化血统下的事,故司马迁先生没有记错:黄帝到舜禹……如何如何的。
图片
五、天下一统之中,四方争战之原——中原,必须捍卫“中原中心说”
杨牧青说:贵文内上面那张现代中原图可观,这是把原来以洛郑为"中原中心论"的"中原区域"再放大若干倍,很不错的!
进一步说明了对华夏/中华文化文明探源在眼界、胸怀、关系上更宽广。当今世界格局下,华夏上古文化文明更要四海一同观,这比没有中心更有中心!!!
六、孟晓苏:重提“住房双轨制”,让央企回归保障房。
杨牧青说: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可以说是当前衡量社会性质的标准,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就此也可以做为分辨的条件之一。
房子交给市场化、过度经济化,最后的结果就是:解体了"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实现!
房子坚决不能市场化,已市场化要打压控制限贷回收,按家庭成员配额,如一家三口可以两套,面积不能超大,互联网很发达,什么都可以统计清楚的。
这几年政府保障房措施虽很好,但还欠缺许多环节的严管,所以出现名额顶替等乱象。房子双轨制的市场运作,只能让贫富差距更大,阶层更分化!!
七、四川稻城十三万年前、甘肃祁连山六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发现
杨牧青说:当世<考古中国>最后的结果跳不出我的<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之先述,因"考古中国"的行动比我力倡主导的"史学观"晚了好多年呵!
相信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重视(千年大计:西部祁连、三江源等生态保护与恢复,雨水河流将充沛,气候逐渐变暖,冰川融化,将来海水内浸,沿海区域一些人流必须要向内向西北移动。)考古、史学界将会着力着眼于西部,越来越多的新发现就会问世,这更能证明我的论断是正确的!
我N多年就说过并主导力倡,偿若国力日盛,考古、探测技术越成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华夏西北的上古文化文明会逐渐见于世的,故我在前辈的研学基础上有<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产生了,一晃已数载了。甘肃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区域"正好是上古万年华夏文明所记忆的"众神所出焉"的昆仑/昆仑丘/昆仑墟/灵山之所在地!
八、王巍:神树通天,可能是古蜀对于中原文明的反哺。
杨牧青说:院科系的专家脑子开化了,终于意识到了并讲出来了,点个大赞“王巍说……因为大家都在说昆仑之类的,也都是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所以我觉得通天的思想很可能是发源自古蜀文明的。”由此再看,我常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在中华文明探源中会有价值的!!
九、夏商并行论: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为夏文化的22条证据。
杨牧青说:1.点赞<古史微>往往能够在一篇文稿中罗列许多例证资料,虽很冗长多杂,但却又不得不有呵!
2.夏商并行是有理的。看今天就知道,我党执政,彼党还在存续,即就是前清的格格贝勒们有时间还能在京城以八旗子弟晃悠。朝代更替特别文化文明的延续性不是一刀切式去断代与下定论的!
3.对三星堆我常说,三星堆祭祀坑的叫法是错误的名称。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夏王朝文化文明在古巴蜀国的代表。这是对华夏文化一脉相承的礼敬与事实!但发现现在都说"古蜀国"如何如何,就是不说"巴国"或把"巴蜀"给人为性的分开了,这是不符川府大区域的文化文明的地域概念的!古文字告诉我们,巴与蜀关系很密切,有蜀必然有巴,巴前蜀后,如同华前夏后是一样的道,不能分的!!!
图片
十、黄帝故里第五/第六说
杨牧青说:到今天为止来看,通过不断的讨论,我的"黄帝故里"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葫芦河/乔川南梁一带而成为传统的"黄帝故里"第五(或第六)大说是对,随着西部考古的重视,预料将来会从各方能得到例证的!
十一、三星堆文化遗址上的器物图纹
杨牧青说:按我看,青铜器上到处都是"纹字"呵!建议各路专家(估计民间的生力军更有大突破)马上开展三星堆文化遗址上出土的器物上面的各种图纹、图符,整个秘密都在这些纹符中!!!
十二、全球艺术史:观念、方法与实践
杨牧青说:这个是对的!"全球史的写作必然基于全球化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观念。鉴于国别史和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拼合而成的世界史之不足及全球化的当代现实,全球史试图更有机和紧密地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书写人类共同的历史。(盛崴《美术观察》杂志)"
十三、《说文解字》是字
杨牧青说:是,其形由日+十+止(足) 构成,有夸父逐日之意蕴,字的本义是"向着太阳是正确的"表意,故"早"字也取其形类,是字衍化、引申出的十几种义项各有其用罢了。
十四、金沙20年|方向明:金沙和三星堆是一个整体。
杨牧青说:对三星堆文化遗址从当前各方信息反映看,知名专家、著名专家、权威专家基本上都陷入了考古文化的思维误区,这是因为文明标准、考古史学构架出了问题,导致百年考古以来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还弄不清楚"周王朝"以前的古中国史!
孰不知,当年一个商博良先生弄了个一块破石碑后,就构建起了一个横空出世的古埃及史而向全球灌输文字、城邦……文明之源。建议专家们,放下脑袋,开动心识,回归华夏文化与文明的正源吧,国家的财力花费估计太浪费了!!!
十五、鲁迅在这个时代还需要他的狂人呐喊吗?
杨牧青说:鲁迅一生可能还不能算是圆满的,但他敢于直言时世,文笔辛辣,或许是我们今天需要从他身上的"正气"中能够获得学习的榜样!当然,鲁迅在这个时代还需要他的狂人呐喊吗?
把文化做实、做靠谱,再搞艺术就不至于空穴来风了!没有文化性,没有艺术性,搞什么都是形象性的事情!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30 16:56:34 6 0 80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网事并不如烟 记录历史15条
引子:在以艺术、文化为生计主体的前提下,从历史、考古、文学、民俗、战略到经济、哲学、社会、天文、地质、生命、自然等学科之识,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为往圣继绝学乎 为往圣继绝学乎?为万世开太平乎?予不得知也!
近日高层又对"复合型的人才"做了重要的部署。阅之,不才三十多年来何尝不在复合型的道路上匍匐前进,时至今日网络大大的方便,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学习、互动、争鸣与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故将一些可以说的话语记录以备再温故而知新。
遥想当年,殷商王朝300多年的甲骨文字何尝不是贞人们以接力赛式的契刻精神记录历史呢?!辛丑国庆前三日杨牧青于皇城。
图片
杨牧青甲骨文书法斗方:宜年秋吉
一、王镛:一些写字的名家利用话语权在贬低书法,让它变成手艺活。
杨牧青说:有人说书法不是艺术,是文化,还说艺术是西方人的名词,与中国传统文化无关,这是最无知的说法,是不懂汉字书法究竟是怎么回事的问题!
二、书法博士是不是个笑话?书法不该成为一门学科?
杨牧青说:如果不把书法纳入院校教育体系中,如果没有官办书协等级制度,那么就不会产生书法硕士、博士的问题了。
因为纳入院校教育又与官办书协相互合作,关键是人的因素,一人可兼二头职,脚踩二条船,多了个位子,多个名头,这样一来,有了书法专业、等级评审,就有了教育经费、职称晋升、立项套现等便利了,圈子内相互心照不宣的就搞出名堂了呵!至于博士能不能产生真正的书法艺术意义,那当别论了!!!
再至于如双料博士面对广众大言不惭地认为颜真卿老先生把"刾史"写成了"夹史"的现象,毕竟是极个别的。总体来看,博士都是好的,他们是国家的人才,是社会的精英,这一点不容否认的!!
就此可以同样的道理,种地农民变为职业农民,评级定职称,若进行教育体系与官办农民协会的纳入,那就会产生不同行业农民硕士、农民博士、农民教授、农民导师等名堂了,甚至补鞋的也可以成为补鞋教授!!
三、杨牧青夏王朝经略
杨牧青说:现有学者将许多考古资料已整理出来了,很好的,其实我早就讲过:
1.齐家文化南下影响了三星堆文化(含宝墩),东南去影响了中原二里头文化,不是二里岗(涵盖二里头)文化西北去影响了齐家文化。
2.齐家文化是早夏文化(因大禹受此文化影响故出川北以夏兴龙的),所以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夏王朝文化文明在古巴蜀国的典型代表。
四、为什么说石峁遗址是夏启的都城
杨牧青说:看到孙庆伟教授、陈东和研究员从牙璋(以华夏文明的玉器)"玄圭礼器"入手印证夏文化、夏王朝及石峁城的当时状态,以及三星堆、二里头的文化衔续等,这是非常好的分析推论,这应是核心,不要动不动拿文字说事,没文字照样有人类文化状态!
石峁城当属夏文化的早、中期,当然那会儿都是黄帝文化血统下的事,故司马迁先生没有记错:黄帝到舜禹……如何如何的。
图片
五、天下一统之中,四方争战之原——中原,必须捍卫“中原中心说”
杨牧青说:贵文内上面那张现代中原图可观,这是把原来以洛郑为"中原中心论"的"中原区域"再放大若干倍,很不错的!
进一步说明了对华夏/中华文化文明探源在眼界、胸怀、关系上更宽广。当今世界格局下,华夏上古文化文明更要四海一同观,这比没有中心更有中心!!!
六、孟晓苏:重提“住房双轨制”,让央企回归保障房。
杨牧青说: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可以说是当前衡量社会性质的标准,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就此也可以做为分辨的条件之一。
房子交给市场化、过度经济化,最后的结果就是:解体了"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实现!
房子坚决不能市场化,已市场化要打压控制限贷回收,按家庭成员配额,如一家三口可以两套,面积不能超大,互联网很发达,什么都可以统计清楚的。
这几年政府保障房措施虽很好,但还欠缺许多环节的严管,所以出现名额顶替等乱象。房子双轨制的市场运作,只能让贫富差距更大,阶层更分化!!
七、四川稻城十三万年前、甘肃祁连山六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发现
杨牧青说:当世<考古中国>最后的结果跳不出我的<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之先述,因"考古中国"的行动比我力倡主导的"史学观"晚了好多年呵!
相信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重视(千年大计:西部祁连、三江源等生态保护与恢复,雨水河流将充沛,气候逐渐变暖,冰川融化,将来海水内浸,沿海区域一些人流必须要向内向西北移动。)考古、史学界将会着力着眼于西部,越来越多的新发现就会问世,这更能证明我的论断是正确的!
我N多年就说过并主导力倡,偿若国力日盛,考古、探测技术越成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华夏西北的上古文化文明会逐渐见于世的,故我在前辈的研学基础上有<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产生了,一晃已数载了。甘肃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区域"正好是上古万年华夏文明所记忆的"众神所出焉"的昆仑/昆仑丘/昆仑墟/灵山之所在地!
八、王巍:神树通天,可能是古蜀对于中原文明的反哺。
杨牧青说:院科系的专家脑子开化了,终于意识到了并讲出来了,点个大赞“王巍说……因为大家都在说昆仑之类的,也都是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所以我觉得通天的思想很可能是发源自古蜀文明的。”由此再看,我常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在中华文明探源中会有价值的!!
九、夏商并行论: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为夏文化的22条证据。
杨牧青说:1.点赞<古史微>往往能够在一篇文稿中罗列许多例证资料,虽很冗长多杂,但却又不得不有呵!
2.夏商并行是有理的。看今天就知道,我党执政,彼党还在存续,即就是前清的格格贝勒们有时间还能在京城以八旗子弟晃悠。朝代更替特别文化文明的延续性不是一刀切式去断代与下定论的!
3.对三星堆我常说,三星堆祭祀坑的叫法是错误的名称。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夏王朝文化文明在古巴蜀国的代表。这是对华夏文化一脉相承的礼敬与事实!但发现现在都说"古蜀国"如何如何,就是不说"巴国"或把"巴蜀"给人为性的分开了,这是不符川府大区域的文化文明的地域概念的!古文字告诉我们,巴与蜀关系很密切,有蜀必然有巴,巴前蜀后,如同华前夏后是一样的道,不能分的!!!
图片
十、黄帝故里第五/第六说
杨牧青说:到今天为止来看,通过不断的讨论,我的"黄帝故里"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葫芦河/乔川南梁一带而成为传统的"黄帝故里"第五(或第六)大说是对,随着西部考古的重视,预料将来会从各方能得到例证的!
十一、三星堆文化遗址上的器物图纹
杨牧青说:按我看,青铜器上到处都是"纹字"呵!建议各路专家(估计民间的生力军更有大突破)马上开展三星堆文化遗址上出土的器物上面的各种图纹、图符,整个秘密都在这些纹符中!!!
十二、全球艺术史:观念、方法与实践
杨牧青说:这个是对的!"全球史的写作必然基于全球化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观念。鉴于国别史和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拼合而成的世界史之不足及全球化的当代现实,全球史试图更有机和紧密地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书写人类共同的历史。(盛崴《美术观察》杂志)"
十三、《说文解字》是字
杨牧青说:是,其形由日+十+止(足) 构成,有夸父逐日之意蕴,字的本义是"向着太阳是正确的"表意,故"早"字也取其形类,是字衍化、引申出的十几种义项各有其用罢了。
十四、金沙20年|方向明:金沙和三星堆是一个整体。
杨牧青说:对三星堆文化遗址从当前各方信息反映看,知名专家、著名专家、权威专家基本上都陷入了考古文化的思维误区,这是因为文明标准、考古史学构架出了问题,导致百年考古以来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还弄不清楚"周王朝"以前的古中国史!
孰不知,当年一个商博良先生弄了个一块破石碑后,就构建起了一个横空出世的古埃及史而向全球灌输文字、城邦……文明之源。建议专家们,放下脑袋,开动心识,回归华夏文化与文明的正源吧,国家的财力花费估计太浪费了!!!
十五、鲁迅在这个时代还需要他的狂人呐喊吗?
杨牧青说:鲁迅一生可能还不能算是圆满的,但他敢于直言时世,文笔辛辣,或许是我们今天需要从他身上的"正气"中能够获得学习的榜样!当然,鲁迅在这个时代还需要他的狂人呐喊吗?
把文化做实、做靠谱,再搞艺术就不至于空穴来风了!没有文化性,没有艺术性,搞什么都是形象性的事情!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9 09:53:57 4 0 892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锦绣山河》国画山水,竖幅,尺寸34cmX68cm
2021-09-28 19:21:09 9 0 117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之甲骨残片解读
第一步释文:贞叀示弗若般止曲
第二步再解释文:贞(先祖宗庙以鼎表礼之神圣),叀(纺线的人),示(神主/祖先的牌位)弗(缠绕)若(祈愿/承诺)般(受/接受)止(之 )止(之/往)曲(凹处)。
第三步复对释文意思表述:这个甲骨残片上记录了什么意思呢?就是叀这个人,向着宗庙,把祖先牌位用纱线缠裹好后去给安装个底座以求供奉。
第四步再做论议: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一一先依甲骨残片上的字形,写出能与留传下来的文字相对应,再进行标点断句。当然有的甲骨残片上的字形是无法与留传下来的文字对应的,这就需要采用佛经翻译法上的"五不译"了,把字形描摹下来,据形据上下文内容关系而解读其意。
古人契刻的字形在那儿明晃晃地摆着了,有文字的骨片,就先把文字依文字构造原理在灵光一显时解读清楚了再观骨片上的其它异象奇状,包括天象、地理等,这样才能讲人文!当然,这需要对民俗、风俗、社会、历史框架等方方面面的熟悉,甚至通达无碍,自性不迷才能解开甲骨文字之秘密!
至于教科论文式的那种文字解读方法可以参考,而且还要多读一读,毕竟他们不论是抄袭还是引经引典,都是付出了劳动和汗水的,但往往大多不能究竟其根,所以就出现了各说各有理的现象,这需要冷静客观的去对待。如今,权威专家的话也不一定准确、正确,更需要修炼一个辨识认知的本能,不至于达到火眼金睛,但最起码不能睁眼瞎!
把文化做实做靠谱,再搞艺术就不至于空穴来风了!没有文化性,没有艺术性,搞什么都是形象性的事情!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7 11:06:42 5 0 154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从三星堆到二里头兼议中华文明探源之琐记
图片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放大格局,敞开胸怀,不同业界多元探讨,相互汲取智慧灵光闪现的记忆与述白!
1.费老讲"多元一体"是对的,这个元是接受了 quot;是对的,这个元是接受了西方人文的名词元素概念,与中国人讲元气、天元等不一样的。体是中西体用之说,以中为体,以西为用。当然,"元"理解为"源"肯定是错的。
2.刘莉、陈星灿针对西方学界编著的《中国考古学》中对"中原中心论"写的很清楚,大抵是以主流思想的"民族主义"为准则的。加之中国现代真正意上的考古是从殷墟开始的。这里面至今盘综复杂,根扎的已深,涉及的人、事、物、项目课题很多的,一下子让人们放弃、改观"中原中心论"这在当前现阶段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
3.中原(洛郑区域/澹彼中原)有文化也有文明,没人否定,也没有人否认。其实,中原是从大禹治水(也就是4000年左右)后才开始由四面八方向中心区域具有王朝结构(注意这不是国家)的地方汇聚的(地质、气候变化很重要),经过千余年的更替发展,直到前771年周王东迁才算中原王朝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明开始!!
4.在整个的中华文明探源过程中,若一味的以中原文化文明自居而评判全局,那等于是在狂妄自大中而作茧自缚,把中华/华夏四面八方的文化文明还用旧有的"四夷说"这种带有蔑视、敌对的心态去认知,那等于比西汉以来儒家大一统的皇权思想还更愚蠢!
5.考古序列:八方遗址 → 新砦遗址 → 花地嘴遗址 → 二里头遗址。古史序列:禹都阳城 → 夏启之居 → 太康失国 → 后羿代夏以后的夏都,或“斟寻”。
把夏的区域放大去看,这两个体系所涵盖的夏就小了。夏:阿姆河→昆仑/祁连山→川北大禹→岷山洮河→陇山陇东→晋南运城盆地→跨黄河后至洛郑区域→桀灭于鸣条山区域。其实齐家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也有关系性的!
6.四千年前全世界文明的确是以华夏文化为主体的,但不是"超级大帝国"形态在统治全世界的呵,这个要尊重事实,更要明白东西两半球的山川风貌的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而创造一方的文明!!!
B.引用"干旱少雨,荒凉壮美的戈壁、沙漠,这是许多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印象。但这里一直是这样吗?把时间倒退回数千万年前,这里也曾水草丰茂、森林密布,巨犀、铲齿象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先后在这里栖息繁衍。"这些数量庞大的化石标本是解开西北气候变迁“密码”的重要线索。
图片
C.其实,秦晋之好等于是甘肃天水上邽秦人与山西临汾曲沃晋人的婚嫁之事!在这段喜事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所以我2019年开启了"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的推进工作,同时也对三晋大地上的历史文化再采风与考察。
D.巫、卜、筮、医在上古社会状态中本来是正常事,是日常生活必须的事,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他们都是顶级聪明和拥有至高无上权力和权利的人。
汉代以后,儒家忠君纲常思想一统天下,巫、卜、筮就不正常了,因"医"必须要使用又离不开,所以没有被渐弃。再至今时,用现代唯物观、科学主义观去看华夏上古文化文明中的巫、卜、筮就不正常了,加之西医盛行并对中医不断改造,自然的草药性通过化学催变加工合成后,药性必然发生改变,对病疾就不那么管用了……其实这是在不良思想诱导下让人们的认知上出了错判,以至伤了中华元气!!
E.问:比甲骨文早千年的骨刻文西方人为什么不认可?
杨牧青:首先不是西方认可不认可的事,其关键还是我们中国的考古、史学、社会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不认可,故导致大有全民式的不认可或稀里糊涂的对万年华夏文明不清楚,甚至断层了的状态!
这,究其核心的原因,是专家、学者、研究生多都接受了欧美人制定的文明标准和对文化的思维模式,并进行教科式的灌输于人民。于是,近百年来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认识与导向!于是乎,今时不得不要搞"文化自信"了,若对本国的文化失了自信心、自信力,那后果很可怕的,很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F.三星堆文化遗址已有4800年前的稻米出现,还有古城夯迹再到那么多的象牙、玉璋、青铜器等物的出现,这是以所谓中原为中心的夏商周时代所没有的一种文化与文明的交织状态!
请问,为什么不能是中原文化学习、模仿了三星堆文化呢?按专家说三星堆青铜器是晚商时期由中原传入的,并且与二里头文化有延续、传入关系的。那,为什么三星堆文化在学习、模仿中原文化时没有把青铜器的"铭文铭符"弄过去呢?又为什么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器物与中原文化遗址的器物造型相差那么大呢?
翻看"中国百年考古史",细思各个环节,我们对整个华夏/中华文明的认知与理解,估计是从1928年李济先生开始主持考古发掘及傅斯年先生捶胸蹈足时已经偏离了华夏/中华文明本有的思想与思维方法和方向了呵!
整个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夏文化与文明的古人智慧创造与杰作,不是某一个区域或某一点的导向能够判定与框架的,甚至某几个所谓的专家能够从话语权上左右的!!!
图片
G.我再唠叨一下:从技术层面上讲考古是专业的,从文化、社会、史学层面上讲考古则又是与此三者不可割离的!
道与术、术与器、道与器,这个问题已经三两千年了,真正明白的人都知道孰轻孰重。譬如不玩枪技术的人照样用思想、思维导向着把拥有枪技者干的爬下。大道非小技可胜,文化的吞吐能量是天地之大,并非某一技一术可以吞吐的!!
H.问:为什么我们中国当今许多专家、学者及精英阶层不能、也不愿意否定、否认西方文明呢?
杨牧青:因为他们大都是从西方文明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潮流下成长起来,西方文明的发展导向是他们赖以吃饭的金碗,包括职称、职位升迁到资本资金来源等!
而西方文明又分为古代与近代,近代西方文明是从西方古代文明中出来的,当然欧非西亚的西方古代文明伪构的成份太多了,即是发现的古物造假还不如我们宋代人仿造的器物精致呵!!
当今在这种"文明探源"与"追根溯源"的"以史为鉴知兴衰"的世界性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因是才有了今天中国必须要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之趋势,这叫东方觉醒!!
I.广大的乡村已被城市淘空了,既然要城市化,那就彻底放开户口、阶级身份限制,统一市民化,山区、边区以县级市为中心靠拢,腾退乡村,这样就减少重复建设,而且农村没人流往来交流贸易的收入,拿什么去支撑呢?北上广深……大城市为什么经济能发达,不就是靠人流汇聚的作用吗?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可能与实际不相符吧!
图片
J.我N多年就说过并主导力倡,偿若国力日盛,考古、探测技术越成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华夏西北的上古文化文明会逐渐见于世的,故我在前辈的研学基础上有<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产生了,一晃已数载了。
甘肃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区域"正好是上古万年华夏文明所记忆的"众神所出焉"的昆仑/昆仑丘/昆仑墟/灵山之所在地!
我也常讲,只有把天文、地理弄通了才能讲人文,讲历史,讲考古……有了人文基础才能经略大商,做好人道,上下贯通了始可做"经文济世″之事,亦即﹤易经﹥所言″富有谓之大业",否则以个性使然或独善其身罢了!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5 10:20:12 5 0 109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三星堆的"堆"字解兼古文字学的若干论议
中国当今使用的汉字,其实每一个字在经历几十年或几百年都会变化的。特别在伟大的秦始皇大帝未统一文字的定型之前,文字的形体变化很复杂,表现形式也很多。
杂,表现形式也很多。
像甲骨文字的三百多年间(距今约3300年武丁时期至3000年帝辛商纣王时期)一个字的形体就变化就很多。如今整理出来的甲骨文中一个字就有几种不同的形体状态,如天、万、黍、吉、春……等等。
为什么不统一而且要多变呢?关键就是,因为时人根据时境要表意啊,加之手写契刻不是机械化的处理啊!文字是灵性灵动力的浓缩与表现,这么简单的问题,当今所谓的古文字学"专家"也都没有胡诌清楚!!
时代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发展表明,智慧的创意与创造是人类永恒的追逐与追求!按《易》言,变是永恒的道理,天地万物时时都在变。真正的大智慧者是察变之先!
所以,我在以甲骨文字形体用书法写三星堆的时候,把"堆"字在蕴涵上古文化思想与精神的同时进行了文字的艺术性组合处理以表意,是凤头(玄鸟)+隹(商祖契)+土(丘/土堆)而成的……许多文字学家、书法家因自身脑子榆木疙瘩而不知其中的奥妙搬套字书以瞎评乱议!!
要说,这个"丘"不仅仅是三星堆的三个土堆的"土"字的表象喻意,而且又是尧王观象台,也即《山海经》中的昆仑丘/祭壇/天壇/地壇/农壇!!周先祖有个古公亶父,我曾多次说,他是为商王朝在西部管理农业及输送羌人以为商王庭为奴的一个部族头儿。
这个"隹"字是商先祖"契"的族群符号,表向上苍敬示之义,也是上古"巫"的密语,是沟通天、人、地的密码!!
契,当在禹夏时期,从名字上看,就是懂或掌握契刻的人。后来商王朝通过600多年的发展,继承、革新夏王朝的图符、图纹,并与自身族群的图纹相并而传,各有其用(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这是天象,五千年的良渚文化上也有类似形象呵)。
夏王朝用图符,商王朝用图纹以至后期甲骨文字的诞生。所以,商青铜器上多符号式的铭文,周初许多青铜器铭文开头则都有"隹"字,这是告于先祖上苍的意思,而且这个隹音被陕北人的方言保留下来了,关陇人打招呼也如是喂……可惜,太多古文字学家不识奥妙,科教书斋的抄、套、搬而著述罢了!
上"凤头"形态意义更大,内义更玄妙幽深。打过坐,修过摩阿止观法的都会明白的,万物有灵,凤凰乃飞禽中灵鸟之首,凤鸟不至,河不出图,2500多年前的慨叹不是空悲伤的!!
古玉器、古青铜器等物件上面为什么多凤头形象,凤与龙为什么又为阴阳合和之义,凤凰为什么又是五彩吉祥鸟(见《山海经》),龙、麟、龟、凤为什么是四大吉祥物(龟今有,世俗均可见;凤据说现在还有人能遇见;龙今时隐时现未绝;麟已灭,孔子当年见过捕捉到的麒麟。)甲骨文"凤"字头上为什么也保留了其特征(见《合集28558》),这些都是上古文化的精义入神处,非ABC语境思想下能够弄明白的!
我经常讲,神话即人话,神人共识。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这些言词都是给有心者去识,言不尽意罢了!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4 16:38:32 6 0 106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以甲骨文倒书字形谈点文化认识的事
甲骨文字形的"倒书"现象在甲骨文字能见之,如王、雪、至等字。就是把字调转了个180度,如同由倒转似甲一样。
倒书,是一个文字构形与文字如何表意的原理,涉及 形与文字如何表意的原理,涉及到怎么能够很好的、准确的解读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大问题。
甲骨文字"倒书"转变方向后,其表意就不同了,如同先天卦位转变为后天卦位一样,乾卦本位被离卦本位代替了。先天表时、表神、表天,后天表象、表物、表人,甲骨文字形的"倒书"正是蕴含着此个妙义!
图片
杨牧青手书草稿
譬如,王无横(主示令)倒书就是辛(主杀伐)。雪倒书,估计是为了说明天有异象。至倒书,这是向下方到达的意思。万年前的华夏古人在识星辨方定位时,就以南为上、北为下。
在研究中华古文化、古文明时,若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马列主义"去解读华夏文化,这从思想和方法上就错位了,就会出现偏误,所以如今院科派系某些专家只能教而不知授法了!
华夏文化的主体思想是太极/宇宙整体观的思想,也就是天、人、地、时与空,人与物、人与自然相"和"、相"融"的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的内外相一统、相作用的思想,这是华夏人特有的高级智慧体现!
百年以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马列主义"愈演愈烈,加之近几十年来就产生了更多的愚人,更多的尸位素餐者。于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件和现象就层出不绝,戏曲"三滴血式县官"的人就多了一些。
当然,新时代正在奋发勇进,高层以大智慧、大决策、大决断已是明白了其中的哲理,所以三令五声的要讲马列主义中国化,要求马列主义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相融合……按说,思想之功巨伟的"马列主义"最精彩的就是发现了剥削与被剥削、劳动剩余价值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所以让资本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为人民服务、不以人民为中心者胆战心惊与害怕!
今约之,甲骨文的解读与传播及普及,若不为广大人民去着想,去服务,只钻营寻思在学术项目课题利益与个人的权威崇拜及学术话语权的归属上,那他们就是马列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叛徒,就是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罪人!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4 08:08:56 7 0 165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从甲骨文字通假通用到文字的书法艺术说起
甲骨文字若按通假字思路+通用字形式搞下去,那等于用当前已释的1300多个字就可以代替几千个常用字,乃至更多的字了,那这甲骨文之后的古人不断的创造文字就 字就是多此一举、瞎忙活了不成?!
文以心化,化以物象。按通假通用之意以物化再论,今人造汽车等于也是多此一举,还不如用古人的老牛车代替通行呵。
人类不同于其它生命体,其最大特征就是不断的从传承中扬弃旧观而创造新进步!
甲骨文字已释的、已有的就用其字形,没有的、还没有释读的,在书法等形式体现过程中就别通假、通用了。
安用安,桉必须要加木,而且还必须要左右结构的,案的木在下,符合原义……所以刘钊、冯坚编著的《甲骨文常用字字典》中至少有几百个字使用"通用"这一方法来解决就是错误的诱导。又如,字典中将单通用为禅、战等……这是他们不明白古人为什么要造禅、造戰这个字的根本妙义。
安心,桉树,案几。单于,禅意,戰领(戰不是戰争丶也不是戰鬥的义)
所以,德的初文是徝,徝又同陟,那写成厚 徝 载物 或 厚 陟 载物 都是错的,与词义就不符合了。
文字的意象转化形式后,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去表意,则不在是已有字形范围内的事情,它已属于艺术哲学范筹了……所以当今许多许多傻瓜式的人用固有的、固化的文字书法艺术的标准去评判当代艺术大师石虎先生的书法艺术就是错误的。
境高无人识,是从古到今的通病,因为世俗的俗人及被教科愚化的人太多了!!所以要顿悟、要修道、要从自性向内寻向内修,如同一代巨匠王国维先生的"三境说"是一样的理儿!!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3 12:23:02 5 0 927 -
2021-09-22 11:25:23 21 0 1283
-
2021-09-22 11:23:35 15 0 1622
-
2021-09-22 11:19:21 4 0 1877
-
2021-09-22 10:24:02 5 0 182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为三星堆文化遗址正名,名正才能言顺!
我多年以来坚持的观点:
1.三星堆的"坑"叫"三星堆祭祀坑"的名称,从文化内因与本质去分析就是严重的错误,欧美人的文明标准与思想认识和鼓捣、诱惑下,总 误,欧美人的文明标准与思想认识和鼓捣、诱惑下,总是认为我们华夏先祖就是以巫、以神为主的迷信的、非科学的、原始的状态。其实,这是因为欧美诸国是从"宗教神学体系"下而发展出来的现代国家,所以他们认为全世界的人都是宗教神学体系。
我们中国的近现代考古史学不反向思考我们中国先祖高级智慧下创造的华夏文化与文明的真正内涵与基因,跟着欧美人弄出的名词和思维导向及西方古文明伪史年代系统的屁股后头走,这等于是变相降低中华文明的程度。准确的名称应是"三星堆文化遗址器物埋藏坑",可简称"三星堆器物坑"。
图片
2.以"年限"为前提下从各方面资料综合研判,应该说: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古巴蜀国在夏王朝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商或晚商文化年代去判证三星堆文化遗址这是不利于<考古中国·夏文化重大研究项目>的再发现与推进!!
考古史学家必须要反省,错判了就认个错,不要为了维护××中心、第一、最早等而害怕伤了学术权威的面子!学术最大、最科学的进步就是不断修正错误,改变不妥当旧识旧观!!
注意这是本人起初提出的不同异议:<1.三星堆遗址叫 祭祀坑 的名称已经就错了。2.三星堆器物从中原晚商传入巴蜀又是一大强行的诠释与判证。3.三星堆应是夏文化文明在巴蜀的典型代表。4.三星堆的考古史学及年限断代若被某种学术话语权掌控了那才更可怕!>
附录:河南二里头牙璋是四川三星堆赠送品
前几天(2021年9月15日)刚去世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老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林向先生对"三星堆牙璋"有研究如下:
再从年代上说,根据林向教授的统计,三星堆文化在第二期遗存分布的月亮湾发现的牙璋可以统计到的数量不低于11件,其年代在公元前2000—前1800年之间,石峁文化的年代下限在公元前1800年,说明三星堆、石峁的牙璋不但比二里头的牙璋早,也比二里头的牙璋多。同时,林向教授把牙璋分为五个类别,其中二里头的与三星堆的相似,故林向教授认为,二里头牙璋系为三星堆文化的赠送品。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0 18:19:22 7 0 1027 -
叶向阳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辛丑年秋月叶向阳七十六岁敬録毛主席诗词於北京艺苑。附装裱效果图,恭请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恭祝您幸福安康!万事吉祥!
感谢好友“夕阳无限好”的鼓励与点评:书 :书法作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取毛主席著名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两句,何等的气魄,豪放劲健!鄙视敌人,蔑视一切困难。叶老的字,得其神髄,入本三分。
感谢著名歌唱家杜志亮兄的鼓励与点评:向阳老弟,你好,毛主席这个诗词,我記的咱们在团的时候,正是《文革》时间,经常朗读,今天你写出书画,我滿滿的回忆,那时候我们是小青年,时间真快,转时我们老了 ,但我们精神不老,兄弟祝福你的书画艺术长春。 查看更多2021-09-18 17:16:13 34 0 10809 -
叶向阳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放之四海而皆准》,辛丑年中秋,叶向阳七十六岁书於北京。附装裱效果图,恭请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恭祝您幸福安康!万事吉祥!
2021-09-18 17:12:09 16 0 1732 -
2021-09-18 17:09:19 5 0 1378
-
刘建国生活日记 对话
神州阳光书画院书画家为企业发展助力活动。
2021-09-18 17:06:21 8 0 1094 -
刘建国创作日记 对话
刘建国辛丑年作品群马图系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春风得意马蹄疾》《雄风万里八骏呈祥》,作品尺寸四尺对开138X38CM;请欣赏。
2021-09-18 16:56:04 4 0 1417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沈周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9)
明代中叶,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崛起了一批画家,取代院体、浙派而主盟画坛近百年。代表人物有号称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以及由沈、文创立的吴派诸 以及由沈、文创立的吴派诸家如文嘉、文伯仁、钱穀、陆治等人,而且这些名家的弟子、传人不绝如缕,成员达百余人之多。成为明代最炽盛的画派。
沈周,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吴门。父亲恒吉、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家学,兼师杜琼,后泛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
沈周的山水画最负盛名,主宗董、巨和元四家的水墨浅绛山水,兼取南宋四家劲健的笔墨,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形成粗笔山水的本色面貌。
沈周作品《庐山高图》(见图一)绘庐山以寓寿比南山之意。画中层峦叠起,气势恢宏,草木繁茂,郁郁葱葱,山水互彰,亘古绵长,画家欲借万古长青的五老峰及名满天下的庐山瀑布向老师表达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画的上段近远山峰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尽显其秀,有刚有柔,在蒸腾的云气中似仙境一般。画的中段以庐山瀑布为中心展现了两侧陡峭的山势及壁立千初的自然景观。瀑布飞流直下,有如澄白之练自山崖而落,育秀美于磅礴之中。两崖间的横斜木桥,打破了流水飞白的呆板,也使巉岩峭壁呈现内敛之势。画的下段溪流奔涌,两岸坡石上,有虬曲劲松参差生长,其向上的动势与全图山峦堆叠而上行的气脉相连。在山脚下,一高士临溪而立,驻足静观,面对雄浑厚重之山与轰然倾泻之水,高士宽厚博大的人格也尽展无疑,再次点明画家对老师的无限景仰之情。此作品沈周借鉴元代画家王蒙的笔意,笔法稳健,气势雄沉,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下笔刚劲有力,中锋用笔,焦墨焦彩墨色酣畅淋漓,色彩变化丰富,凝重中见浑厚,磅礴中见苍润。苍中带秀,刚中带柔,与沈周一样,既汲取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改变了元人的软中带硬。加强了笔道的骨梁作用,避免了如浙派的过分外露及流于一味霸悍,在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和简略,都强调山川恢弘的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寓巧,故其山水境界、平淡、质朴、宏阔,因此与沈周有相同之余韵。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9-18 16:39:31 42 0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