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11 16:53:35 11 0 4262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狂风卷着巨浪,凶狠的冲上海滩,瞬间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岸边房屋毁伤无数,渔船被击的粉碎,哀嚎的人们绝望的奔跑着..….
接到命令,我果断的吹响了集结号,战士们艰难的迎着飓风抢救者受灾群众。
一时 众。
一时间,我的俱乐部成了避难所,炊事班的同志们很快烧好了热水,做好了热汤面,这一刻,军民鱼水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可怕的几小时,最黑暗的几小时,最绝望的几小时,都被我遇上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信仰,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拼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尽最大的努力使其减少到最低损失。
每个人都精疲力尽了,但强大的精神力量永远支撑着我们这帮穿着军装的年轻人。
逆行者是崇高的,为了党和国家,为了人民群众,我们不怕流血,不怕流汗,宁愿牺牲个人的生命也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灾难总会过去,希望就在眼前,我真的不知道,那些在灾难中还有心思搞形式主义的人是长的什么脑子。
许多年过去了,这种情景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附:国画山水画小品《清泉》《蜀山情》请欣赏。 查看更多2020-05-11 15:48:36 16 0 1299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何人可乱吾心境,何事让吾悲春风;
心有堵塞,即使代表先进的,创新的作品也难免出现不那么空灵,作为一个热爱绘画的画家,被人为的干扰,也继续坚持的画下去,因为国家大力提倡,我们续写传统,在法律范围内使 在法律范围内使其发扬光大。
纵使外部风云多变幻,哪里敢偷得浮生半日闲。
把所有的精华与垃圾通通揉碎打烂,心无旁骛的专项训练,把不是艺术的艺术变成艺术的艺术,不修边幅的正本清源,不在乎各种不满意的现象,更不在乎现在看起来满意的现象,打破一藩篱制约,把低的不能再低的人拉上来,把高得不能再高的人拉下来,只对自然睁眼,模糊看待不必要的批判,打倒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念,开发没有或者一辈子都不曾用过的脑细胞,实现少数人寻求的内心感到说不出又能表现的艺术,就如同哈勃望远镜一样了解宇宙。
始,中,终的规律,一直走下去,即使被黑洞吞噬又当如何?
附:国画山水画小品新作《清雅》,请欣赏。 查看更多2020-05-11 15:44:24 16 0 1474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五四青年节,上海交大直接开除了21名不达标的研究生,其中,19名为外国人。
以前对于外国人的特殊照顾,宽松照顾今天不复存在了。
一场疫情,我们终于看明白了,清醒了。
特在头条里赋诗一首
百年屈 首
百年屈辱今犹在
一朝清醒才明白
挨打还说外国好
国格人格遭贱卖
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是炫耀,显摆,窝里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终于站立起来了,民族自豪感刚刚确立,就被改革开放无度的破坏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计划生育后,一代一代小皇帝,小公主的任性,飞扬跋扈使教育出现了以学分定前途的唯一途径,就目前来看,关系这个词恐怕以后不太好用了。
希望中国的青年们,早日清醒,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延续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才不枉此生。
在中国,你是一等公民,在国外你算什么?不要炫耀,显摆什么?
希望看到中国青年那一份爱国热血沸腾在这九百六十万华夏大地上。 查看更多2020-05-11 15:33:32 43 0 1826 -
2020-05-11 15:13:55 8 0 115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当世甲骨文解读与研究误差原因有三
三千多年前商王朝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一一甲骨文字在这120多年来破解释读中如蜗牛般的艰难前进原因,约而论之有三:
一是,对 一是,对甲骨文字的本身认知与定义出了偏差误判,把本来是商王朝对王或王庭、或王贵族日常生活和重要事情记录的“记事文字档案”偏偏一直要定论为“甲骨文是商王朝因迷信鬼神且事无大小都要进行灼龟问占的卜辞”这一性质,且以这种“卜辞”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导向对其进行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思想性”解读。这种误判错论是很有问题的,实际上“甲骨文非卜辞”是也!虽然早年陈梦家(1911-1966)先生曾提出“甲骨文档案说”,但其性质是局限了的,并不是对甲骨文字的功用与本质还原。(参见《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系列文稿)
二是,历史惯性的经年以来院科学派系唱主角、做主导的甲骨文字(也涉及甲骨学)研究者,对其研究的“对象”把其学术象牙塔“圈”和“层”越垒越高,越弄越厚密,导致广大师门学子不敢越雷池半步,有违导师之授而无面。最要命的是走不出因“甲骨文是卜辞”的认知错判且给自身设定的一条死胡同路线!由是我常言,要突破甲骨文研究的思维模式,打破固有的认知和禁忌,构建甲骨文字(含甲骨学)新的认知和解读方法……(参见《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系列文稿)。
三是,甲骨文(也涉及甲骨学)研究前几十年因脱臼于晚清、民国时期“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经学训诂、金石文献的思想相对保守,视野相对较窄,缺乏一定的科学基石基础的大年代,虽然出现了罗王郭董“甲骨四堂”诸多大家大师,但其不足是需要有后人去修正和完善的。当然,在那个特殊年代、特别时期这些老先生老前辈能做出如此之成绩,让今后学汗颜,这是必需要礼敬的,也是有情可原的!譬如徐中舒(1898-1991)先生编著的《甲骨文字典》等书册虽有欠缺,但其经典性、巨大贡献性是不可否认的,是需要更精益求精的去修正完善而已。
但是,改开之近几十年以来,部分甲骨文编著出书者可能只顾着卖钱图名,或弄什么课题与项目研究……等,只求市场数量不顾学术内涵,不管书册的内容质量和严谨,不顾最新研究公论和成果,对已在“甲骨文是卜辞”的认知中而产生的错释误读的约定成俗的“定例通释”情况下,依然还在犯错,对已“定例通释”的也不采用,一错再错!
如上插图(黑色笔注因笔者书法临习之故,不得不多本对照,防止被新书引到沟里去。)的此书是2018年第三次再版时该编著者校注印刷的,开篇选用的这一骨片并且是非常有名的“甲骨大片”,名之为“祭祀狩猎朱骨刻辞”,原大19.5cm x 32.2cm,见录于《甲骨文合集·10405片/正》,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大片在2010年已有另一学者颇为完整、相对较为正确的释读出版发行本了!然而,2018年的此新书编著者名之谓“经典100例”却不理会最新研究结论与成果,仍自我为主,对文字释读如故错误,对骨片的来源与现藏也未注明。这样让学习甲骨文的许多许多的学人难免不得不陷入误学错用的六道轮回中啊!难不成“尽信书不如无书”乎?!(注:恕不列二位编著者姓名,仅为了说明问题而已。)
诚然,学术研究类的“著”贵在百家争鸣,但是有的问题是不需要再去争鸣的,守好基本底线就行了,并且是要在包容、扩宽视野中积极吸收新的研究结论和成果,敢于承认承担错误就是好同志,这近乎真理式的话是有道理,愿与此方面者共勉。一一庚子四月癸丑夜杨牧青记于京华。 查看更多2020-05-11 11:29:17 6 0 1666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郭建宁评鉴马培童(6)对话曹仲达;
中国历史南北朝时期北齐著名画家曹仲达,被后世称为中国画坛历史的"曹大家″。曹仲达的绘画艺术精于"形物″的刻画,他的佛像图中的衣饰严谨逼真,宛如新衣,因此世人称之 饰严谨逼真,宛如新衣,因此世人称之"曹衣出水″来形容他的艺术成就。
马培童在研雕古人艺术的基础上,精深领悟了艺术的"形于气质,范于不同″的人物绘画技法,在简中求形达,在形中求质逸。和曹仲达的隐墨之法同出一气,自是飞龙在天。
曹仲达胡人,北魏末年,随枭雄尔朱荣在六镇起兵(今内蒙武川县),进入洛阳。曹仲达以画谏尔朱荣不要妄杀,后曹仲达脱离尔朱荣投靠晋阳(今太原)高欢,北齐建立,与杨子华同为宫廷画家,其名作《斛律明月》刻画的是北齐名将的军神之威,可惜此画失传。
马培童的艺术天份置根于江淮大地,并对艺术孜孜以求,其作品《佛像图》与曹仲达的艺术之谛难分伯仲,影响当今画坛。 查看更多2020-05-11 11:17:15 17 0 1714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郭建宁评鉴马培童(5)对话杨子华
艺术来源于天地的孕育,生活的实践。马培童的艺术独立于天马星空之间,他以虔诚的态度和超然的笔法向世人展示了艺术之魅。在刻画人物肖像上,马培童讲究"意周笔简″之法, 童讲究"意周笔简″之法,使人与作品早已是千年故交,梦里成真。
中国历史北齐著名宫廷画家杨子华,结缘于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受宠于北齐世宗皇帝高湛。杨子华初期擅画道教人物,供北齐宫廷之用,后期以画人物肖像,专以北齐王公贵戚作画。杨子华的绘画艺术之造诣突出体现在人物形态和神态之上,以"舒、雅、闲、逸″的意境体现人物的形象。他的作品中人物脸型多为"鹅蛋″型,笔法简洁明了,形象呼之欲应,为当时北朝最为有名的画家。
图一为杨子华的名作《北齐校书图》,反映的是高洋命当时的名士校书五经的场景。这幅名画为宋代临摹,但却是唯一极品,现珍藏于美国。图三为马培童的《听经图》,从两幅名作比较,人物表情的刻画均以"简洁″和"藏锋″的笔法去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杨子华虽身在北齐宫廷,却从不与宫廷发生任何私人关系。而北齐在中国历史上短短的28年国运,却书写了中华文明宗教艺术的高峰,杨子华品质高洁,名重一时。
马培童的艺术磨沥经历了"时空与时代″的长久沉默,他的作品在华光中"晴空一盏″,世之罕见。 查看更多2020-05-11 10:59:48 21 0 1478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录岳飞词《满江红》;
应北京朝阳区胡先生之邀而订购六尺整张横幅作品,南宋著名将领岳飞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末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诗人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血耻若渴的神威,成为千古流传的精典名篇。
行书书法作品录岳飞词《满江红》;乙亥年冬刘胜利书于北京,请欣赏。 查看更多2020-05-11 10:47:22 12 0 2369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作品:“人生哪能尽如意;
世事只求半称心!” 作品尺寸<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140X35CM;</span>生活感悟. ;</span>生活感悟.2020-05-10 03:13:13 3 0 1358 -
2020-05-09 21:06:46 9 0 135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宅兹中国:杨牧青古文字书法鉴赏
编号:02
名称:何尊铭文书法
规格:68cm x 68cm/4平尺
款识:宅兹中国,叀王恭德。右八字见于西周成王五年所作何尊铭文,其内中国二字连用被视为是中国 尊铭文,其内中国二字连用被视为是中国概念出现最早之实物见证,然细究其义,彼时与今时非同一概念及含义。庚子杨牧青书。
附议:该作品始见《杨牧青:何尊铭文书法鉴赏及铭文新考微言》一文。商周青铜器铭文又称之为“金文”,亦可谓之“古籀文”,属大篆书法类型,为中国古文字系统序列,其前后存续长达一千多年,至西汉武帝元狩(公元前122年)时后就少见了。
根据近世能见的资料可知,金文与甲骨文是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二者又有不同的文字形体构造与表意功用。特别至春秋战国时一字多种形体且用于不同的场景中来表意的状况很多,直到大秦帝国的秦始皇王朝以“秦文”为基础,进行“文字统一”后才结束了文字形体多杂纷乱的情形。也从此时,中国文化文明才进入了近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局面。
这金文的文字形体构造所蕴含的肃穆、苍莽、雄浑、大气、幽深、威仪、古拙、妙趣的艺术直到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其晚年书法用笔中汲取一二有所体现后至晚清金石书法在金石学研究大背景下兴起时,让人们再次领略到了“金文”的魅力所在。然,没落的晚清至近世书法家仅有吴昌硕、黄宾虹、蒋维崧、刘自椟、康殷等少数的“先生”承接其血脉之外,鲜有人能扛起金文书法的大旗。至若吴大瀓、孙诒让、郭沫若、王国维、罗振玉、容庚、唐兰、商承柞、于省吾、陈梦家、杨树达等对金文从文字、器形、历史、文化、社会等研究者却有许多的大家、大师一一铭册,催励后学。(有关文论见《杨牧青:甲骨金文研究及其书法鉴赏综述》)
今逢又一轮的中国文化兴起兴盛之世,对金文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者和对金文书法醉心于艺术创作创新者,业已有许多面孔诞生,可谓之大喜。综观近几十年,金文方面的著述达千余册(篇)之多。然细查之,搞学术研究的不谙书法艺术之妙道,搞书法的仅停留在炫技玩术以媚人于态,且不入学术研究深度之三昧,出现了一种水与油的相状,不以互融而为憾!新时代大发展之际,“甲骨文等古文字”、“冷门绝学”需要更多的人在理论与实践中去大有作为呵,它年先生若夙愿可圆,届时灵山再叙一二了!一一庚子五月九日杨牧青记于京华。 查看更多2020-05-09 13:35:17 8 0 2283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宝物在庭其光耀月 高才处野有志凌云。
爨宝子碑作品!
庚子年夏月陈文斌书。2020-05-09 10:35:46 5 0 2577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庚子年夏月陈文斌书。2020-05-08 21:58:51 7 0 3032 -
已认证
阎敏创作日记 对话
阎敏版画写生作品《山寨风情》四幅,请欣赏。
2020-05-08 16:57:58 14 0 1383 -
已认证
阎敏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马《八骏图》,四尺横幅138X68CM,庚子年新春画於深圳宝安,阎敏记之。
五四青年节,为梦想而奋斗,为奋斗而年轻,奋斗的青春最美丽。2020-05-08 16:57:35 17 0 1587 -
15252316560生活日记 对话
作品:海马
类别:油画
尺寸:50×40
海与马奇特的融汇,颠覆了人们对海马的认识,是艺术创造性的奇特表现。2020-05-08 15:42:33 3 0 450 -
2020-05-08 14:42:31 6 0 1386
-
2020-05-07 12:35:15 6 0 1317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烟笼古寺》,作品尺寸150cmx70cm;
第二幅国画人物山水画《鬆蔭高士图》,作品尺寸115X50cm;
李亚南书画工作室作品。2020-05-06 23:04:04 13 0 1995 -
2020-05-06 13:10:22 5 0 3258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当下老师遍天下,就说说书法教学吧!
(1)有的老师给学员讲临帖的字形,偶尔我也进去看看,最大的感受这不是在讲写字,总觉得这是上的美术课,汉字是写出来,我觉得不是画出来的
!
(2)还有的老师在讲 有的老师在讲汉字点线变化与章法,一味地让学员追求变化,变化是可行的而不是必须的,自然而变,而不是追求去变,为变而变,不如不变,追求去变的结果让人感觉到这不是人在写字,好似是机器人在写字!
(3)临帖取形有一定重要性,而不去研究古人的笔法,笔意,就是你把形画到十分又有何用!求变而变却不与内容及此刻书者心情挂钩,变了有何用,再变也只能离题万里,变得一团糟!
(4)都说书法有法,何为法?法道自然!各行各业都有道,何为道?道法自然!万事万物都要遵循一个法则,自然而然! 查看更多2020-05-06 12:34:48 5 0 108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西王母:杨牧青古文字书法鉴赏及简考
编号:010
名称:西王母
规格:45cm x 68cm
款识:西王母为母系社会居昆仑区域非常重要的族系。巫、神。己亥杨牧青。
备注:本古文字系列书法作品 牧青。
备注:本古文字系列书法作品是为“纪念建国70周年和发现甲骨文120周年”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粹空间特举办“甲骨文书画展览”活动中《华夏之源·杨牧青古文字书画作品选辑》中的“32幅甲骨文书法原创作品”应邀展出。
“华夏之源·杨牧青古文字书画系列作品”共约120多幅,以华夏文化文明为主体,兼顾世界其它文化文明,涵盖了从远古摩崖、陶器、玉器刻画图文到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再到春秋战国文字的艺术创作。本次展出的32幅甲骨文书法作品,是在“人类上古文化谱系研究课题”和“中华文明探源”的总体思想主导下,着重对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三皇五帝”名号及其文化内涵作了水墨性的艺术创作,用书法表其意情,用书法传其精神。(详见:艺界网/艺界报)
附议:西王母之事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文献中有记述。今考论,西王母其实是上古华夏时期位居大西北昆仑山区域一位“氏”族群的王国首领,也是与周王朝的先祖有关系,并形成一个影响力很大族群图腾文化与符号特征。西王母族群生活的时间较长,大约起于“帝夋”之时代,最后见世于西周早期“穆王”时期,且对古印度河流域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其域凡以“姆”者均与“西王母”有关。
西王母在“周秦”以后逐渐演化为宗教、民俗和神话、文学等相融的故事,广为传播于神州大地。所谓“西”者是以“中”对应“四方”而言的。今全国以甘肃泾川“王母宫景区”影响很大,其说是西王母降生地、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西王母祖庙所在地,先后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华西王母祖祠”“国家民俗文化重点景区”,被尊为“天下王母第一宫”。此地之景说,实为汉代以来中国道教和民俗神话之作俑,可视之为上古华夏文化文明的一个源渊烙印!
有关“华夏文明探源”可在我力倡的“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的思路下参阅《杨牧青:人类上古文化谱系年表——追根溯源血脉不断》一文(此处时间年限有新的修改,关于具体年限推断另撰文补述。)《杨牧青:探究三皇五帝新序位 传承中华文明大血脉》、《杨牧青:走出昆仑 一点八方——您所不知道的人类上古文化情愫》、《杨牧青:人类上古文化谱系导读之中国夏商周年表重排》等文稿。一一庚子立夏后一日杨牧青记于京华。 查看更多2020-05-06 12:30:29 3 0 2241 -
2020-05-06 11:50:04 11 0 4570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兰亭序》是王羲之和一帮名流学子在兰亭这个地方饮酒作诗,酒喝的高兴了,诗作的差不多了,大家提议把今天集会记录一下,并推荐当时集会中的位高,权重,且在当时字写的也不错王羲之主笔以记之。
内容确实没错, 错,出自王羲之之手,此序应该有稿!现在留下来的临摹还是临写的稿件,是不是出自王羲之之手,我觉得很难有确认,现在大家也就是一致认为是,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此作确实可称得上是行书精品流传之作!
我只是说有两点怀疑?
(1)此作品有好多的简化字的存在,也不知道那个魏晋时代是不是有的字简繁同在!更有专家说,那个时期有一部流传在民间的字与当今简化字相似或者相同,称之为[俗体],不可思议的是前来都是文人雅客,就像[兰亭序]所说群贤毕至,怎么会用俗体而记文呢!
(2)很多人说兰亭序精典就在有二十一了〔之〕却各不相同,而我恰恰有疑问就是这二十一个各不相同的〔之〕,试想喝酒多了之后,既要写文字记述今天之事,还要记住前面写过每一个〔之〕字的写法,或者写写为〔之〕而翻看前面〔之〕的不同写法,力求后面不雷同,并且还是酒多之后的事,我认为这是很尴尬的一件事,众多〔之〕字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雷同是不可能的事,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后来有水平不低而无名书家,把兰亭序内容抄写了一遍,他力求了二十一〔之〕变化!
我本布衣,不登大雅,口出不逊,谬论之处请海涵! 查看更多2020-05-06 11:45:10 17 0 1835 -
覃莽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枇杷系列作品《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作品尺寸46X68厘米;
国画花鸟画枇杷系列作品《寒初荣橘柚 夏首荐枇杷》,作品尺寸34X68厘米;
一一覃莽的花鸟小品欣赏。 莽的花鸟小品欣赏。2020-05-06 11:00:43 12 0 2989 -
覃莽创作日记 对话
人物肖像速写作品欣赏,覃莽2020五一假期人物速写习作汇总,请欣赏。
2020-05-06 10:48:37 19 0 2271 -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写意花鸟画《春夏秋冬》,尺寸四条屏138x68cm;
春《紫光》;夏《和谐》;秋《硕果》;冬《铁骨》;
甘庆琼戊戍年写意花鸟画作品欣赏。2020-05-06 08:46:00 6 0 293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西周何尊铭文书法鉴赏及铭文新考微言
1963年陕西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出土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该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 .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非常重要的是,该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计122字。1975年“饕餮铜尊”因其造型图案精美被选送作为全国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国展出,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1928年-2004年)发现铭文并命名为“何尊”。
按约定成俗的说,何尊是“西周早期一位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是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新都“成周”之事。铭文中有“宅兹中国”四字,为青铜器物上“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也因此,围绕“何尊”精美的器物造型和震惊了历史、考古、社会、文化、收藏、工艺等各界的“铭文记载”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诸家新见不断。因这方面研究者很多,如张政烺、马承源、于省吾、王占奎、朱凤瀚、何振鹏、涂白奎、杨福仁……恕不一一列示名姓,有兴趣者去查阅。
何尊铭文中出现的“中国”二字与现在政体地域概念下的“中国”不是一回事,要注意分辨。三千年前西周早期是以“王”统领“公、侯、伯、子、男”各个“氏”族群的社会形态,是没有现在的国家概念和内涵。
按我力倡并主导的“甲骨文非卜辞说”可知,“中”字本义本源是参照“日”以测量天地,具有定位定向、对准目标的功能,会意出空间感的“居中”之义。“国”字本义本源是持戈保卫的意思,会意出聚居地“都城”之义。“宅兹中国”是周武王攻克“大邑商”之后在“王廷”向上天告示,意思是说:“我今居于周王朝都城中,已定好了发展目标来管理我王幾所有的黎民百姓(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今学人大多将“余其”和“自之乂民”等词给掐头去尾了,并且对甲骨文的中、国二字本义本源或没有弄明白,所以才出现了认为“中国”已经在三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国家概念的错判。
另,两周及其先的“中原”在渭河流域(西安一带),此时“中原”是指居于原中(原野)。周秦及后的“中原”则在洛郑一带,也就开始了以“中心”居于“原野”的“中原”意思,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对应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的“五方”局面。《诗经·小雅》:“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漆沮,是渭河流域的漆水、沮水之名,最早的“中原”一词源于此。诗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意为“遥望原野漫无边,地方广大物富有。”
就“何尊”铭文书法而言,其体势严谨,结字与章法都十分质朴,妙趣顿生。用笔以圆为重,遒劲有力,端严凝重,个别字形很夸张,字与行之间的左右、上下穿插摆动自然,错落如天女散花,达到了精美的“艺术之美”程度。加之,该尊器形较大,造型端庄浑厚、堂皇肃穆,又因去殷商时代不远,多晚商青铜纹饰特征,故个别“字”形体构造寓意深刻,表意幽远,是平常人难以明白的。二十五、六年前,我曾临写过该尊铭文多次,总觉得有一种找不到、理不清、弄不明的感觉。时,恩师常说:“娃呵!写的很像也不得其神韵,以后慢慢去学习体会吧……”后来,我在甲骨文与金文的双重研学和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揣摩,日复年增,再写其文时却有另一番不同的感觉和认知。特别每写一次就有每一次的不同感受和新的发现。
就现通行的何尊铭文释读也是不大一致的,包括文字释读、标点断句。因青铜器年久渍损,导致铭文模糊不清的约18个字,根据上下文的词汇表达意思和关系,可勘正出“隹、迁、复、称、氏、肆、天、命、之、视、有、命、享、哉、顺、不、何、叀加外□”字;多年来诸家考释不一致的约10个字,如“壅(迁)、禀(称/逢)、逨(弼)、乂、视、爵、彻(徹)、令(命)、顺(训)、叀加外□”字。
何尊这个器物命名似乎不够准确(通行释“何”见《殷周金文集成》第“6014”字。就此“何”字需再考,这个字与其同时期或晚后的字形相差比较大,表达的意思也就会有差异。)似乎命名为“叀公尊”比较合理,也与铭文比较匹配。
按现行标准正体字和标点断句,何尊铭文可为:“隹!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称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音lái)文王。’肆,文王受兹天命。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音yì)民。呜呼,尔有唯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爵于天,徹命,敬,享哉!’叀(音zhuān)王恭德裕天,顺我不敏。王咸诰何(无加可/ 查看更多2020-05-05 18:20:05 5 0 319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绘画·艺术·革新求变与时代进步并不矛盾
20 世纪初,以陈独秀、康有为、蔡元培为代表的爱国志士在文化艺术界掀起了“革旧立新”思潮,批判了中国画坛长期存在的“崇南抑北”艺术理论主张,提倡中国画 张,提倡中国画改良要采取西画写实精神。这引起中国画家对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的重新审视,摒弃了长期以来中国画坛崇南抑北的倾向,开始走兼习南北宗派、注重写生、学习中西、博采众长的改良之路。
然而,为了使绘画担起挽救民族的社会责任而提倡学习西方写实主义,忽略了美术本体自身的发展规律,鲁迅等人深刻认识到这一弊端。以陈师曾为首的中国传统画家也意识到“革旧立新”思潮的西化倾向。他们立足于民族文化精神,针对这些言论提出了改良中国画的主张,建立起画会,坚持“故步不封,师承有自”的中国画改良之路,使中国传统绘画得以传承与发展。(上段摘自《艺术品》期刊张子谦的文稿)
21世纪下叶,余之《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就也是看到了明清以来董其昌诸大人“南北宗论”艺术思想的弊端,着眼时代发展和未来,欲转乾坤,毅然承续康有为、徐悲鸿、陈师曾诸哲人的激进思想和意识超前之举措,想使着“中国山水画艺术”走向大气磅礴、正义凛然的大格局、大思想的民族艺术之路,让大家从书斋文人画、画室刻意制作画中走出来,迈向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大写意境界!
诚然,这些激进思想和超前意识的“哲人”功过皆有。严格的讲,是功劳大于过失的!从中外古今历史上看,任何时代,任何时期,只有没落守旧不愿动自已奶酪者都不希望也不愿意改革出新的!民族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的,是包容并蓄的,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拓创出新的。说到底,这是一个文化思想与艺术认知的大问题!一一庚子立夏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5-05 16:42:08 4 0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