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文徵明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8)
文徴明,江苏苏州人,嘉靖初曾任翰林院待诏,不久辞归。文徵明初学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路。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 ,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
文徴明作品《东园图》(见图一),东园主人与文人雅士在园中游乐的情景。画中穿灰衣的东园主人出门迎接从鹅卵石径走来的红衣友人,友人后面有一琴童正抱琴尾随红衣主人其后。鹅卵石径两旁绿草茵茵,树木高大茂盛。画的正中心,有四位文人在屋内围桌展卷,品诗赏画。一童子手捧卷轴在旁恭候。屋外一童子手托茶盘朝这屋走来,与红栏旁一坐者答话。隔池而望,水榭旁有两位雅士在对弈下棋,投入正酣。对岸的竹篁路上,有一仆人端着盘子急匆匆赶往棋屋。画家取满构图,只留右上角以透气,在有限的空间内精心营造小自然,力求有限中求得无限,利用多用的分隔法,造出无限空间。园林的分隔手段有门、墙、廊、屋宇、假山、水池、树木、桥梁等,文徵明自由随意地运用了这些元素,在绘画空间处理上:以入门蔽曲空间,以山池变换空间,以建筑分合空间,以植物呈现空间,完全合乎明清造园的法则。
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于简化中见层次分明,在小空间里,展现无限空间,以心造境,具有远见宽广的博大胸怀,以树水山石或云作为空间分隔,当中穿插房子或点景人物,布局合理,二者一个是园林造境,一个是山水造境,均通过心灵造境,因此有相同余韵。
文徵明其作品二《绿荫清话图》(见图二),画的下段三面环树一侧的空地上,两位高士席地而坐,情态恬静优雅,他们在倾心交谈,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参天屈曲的古树,奔流不息的溪水、嶙峋的山石。渲染了画面幽风秀稚的古韵,惬意万分。再向上,几株巨松挺拔高劲,其间有茅舍,木桥,一妇人从桥上经过。从图上部的多处房舍推测,妇人也许是在回家的途中。旁边瀑布自高处飞落山涧,水声甚大,声色并貌。图的上段,山崖陡峭,树木苍盛,有袅袅炊烟从房舍屋顶飘来。主峰浑厚苍健,取的不是全景,令人充满想象。
马培童下图四作品,画的下段树木茂密,有一幽居,屋主人在谈书论画,画的右边瀑布飞泉,水声甚大,画的上段,树木茂盛,云雾缭绕,山石嶙峋,二者均采用高远、深远构图法,均描绘高山耸立,岩壑幽深,丛林茂密的自然景观,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勾画远离尘嚣、涤荡心灵的桃源世界。有相同余韵。
文徴明其三作品《真赏斋图》(见图三)画中怪石结体丰富而不零乱,画家把太湖石奇崛灵巧的特性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出来。画树沉郁凝重,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渲染出盛夏中一块清幽凉爽的世外桃园。作者借描绘华夏设置的优雅环境,委婉地讴歌他晚年的操行。茅斋用界画法,一笔不苟的线条深含着对书斋主人的崇敬。古代山水画以散点透视表现空间,不拘泥于客观世界某些具体的科学结构,以便能充分表现作品内容,作者为了体现茅斋内人物的活动和陈设,空出一面外墙,仍不失其真实。构图是这件作品最独特之处,文征明大胆截去树的上半部分,几乎不留天际,这样就压低了欣赏者的视域并把视线引向茅斋,三面环绕繁密景物的茅斋,前面留出大块空白地,使整个画面的气脉得到流畅,显得空灵。欣赏者的视角感受在这里也得到了调节。
马培童以下部分作品,与文徴明一样,画的顶部几乎不留天际,将观者的视觉引向画中部的聚焦点,突出主角的中心点,与文徴明有相同之余韵。文徵明一生研究画理,致力于实践,最终成为明代四大家及四大才子之一,为沈周之后吴门派的领军人物,并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9-18 16:38:41 31 0 1818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陈洪绶人物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7)
陈洪绶,浙江诸暨人,号老莲,自号老池、悔迟、弗迟、云门僧导,陈洪授早年授业于著名学者刘宗固、黄道周门下。曾被召为舍人,内廷供奉。幼时曾从蓝瑛学画。陈洪绶 幼时曾从蓝瑛学画。陈洪绶工诗文,善山水、花鸟,尤擅人物。著有《宝纶堂集》;
陈洪授笔下的人物,形象奇古,造型独特,并以精细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个似丑非丑,丑中见美,拙中见巧,目光炯然有神的高古奇骇的鲜明人物形象。
陈洪授早年用笔,多为方润之笔,显得较为粗重,人物形象古拙,晚年用笔渐趋圆劲细秀,线条细劲清润,人物形象凝练夸张,设色高古雅致。
五百年来受陈洪授影响的画家有数千人,其中以“海上三任”、傅抱石、程十发,谢稚柳、于非闇、陆抑非等成就最为显著,花鸟画大家吴昌硕、齐白石也从他得益匪浅。他们不仅学习了陈洪绶的技法,且传承了他的创新精神。
在线条的运用上,陈洪绶善于抓住对象的特征,经过深入理解,大胆想象,认真取舍,慢雕细琢,能更鲜明、奇妙地表现出所画物象内在的生命力。
陈洪授所画的人物画,在比例上采取了变形,用古器物作为画面的构成部分。其作品《授徒图》(见图一)画中有一位学士拍案而坐,石案为太湖石,案上置有书画、古琴、茶壶、杯具、薰炉等物。学士一手执如意,一手抚着古琴。画的前面有二位女士,是他的弟子,两位弟子坐于圆凳,一位低着头全神贯注欣赏着案上的画,另一位正往瓶中插花。
这是陈洪绶的作品《授徒图》,画家以细劲圆润的线条勾勒衣纹,人物不讲究比例,人物刻画细致,沿承赵孟頫以书法入画,有李公麟的笔意,(李公麟人物画是学习魏晋的,所画人物线条整而圆,加上书法上又是学习楷书,因此他所画的线条圆转而不柔,用线为宋人第一)。人物形象采用夸张的手法,动态逼真,其中学士形象端庄儒雅,粗眉下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画家大部分采用纯墨勾线与渲染,为了不使画面陷于沉闷画家予以个别物象赋于色彩,特别是赏画女弟子桌上的红色盒子及女弟子的红色衣服尤为醒目,使观者的视线投入到画的中心点。马培童以下佛像作品及石窟作品,均大胆取舍釆用适当夸张变形手法,特别是石窟作品经过适度变形夸张,使佛像躯干更加伟岸与庄严,这些佛像作品均形象古拙,色彩古艳,厚重且圆润,有陈洪绶余韵。
陈洪绶其作品二《松下抚琴图》(见图二),中高士于松下抚琴,旁一侍女恭敬而立,高士眼睑低垂,双眼微微睁开,视线的角度缓缓往下,专注琴弦,仿佛若有所悟,而侍女则凝视远方,神态恬然,似乎已被琴声所动。中国画的人物最难在于传神,而传神之处乃是人物的眼神。
陈洪绶在这幅作品的深厚功力与马培童所绘的佛像作品,均能做到如顾虎头云:“传形写影,都在阿堵中。”这个阿堵指的是眼神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有相同之余韵。陈洪绶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的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中的第一人”。他所画的人物,整体效果在仇英、唐寅之上,人称三百年间没有他这样的格调笔墨。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评:“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也。”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9-18 16:35:47 43 0 2209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边明代宫廷画家景昭工笔花鸟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6)
边景昭,福建沙县人,明代宫廷画家,任画院待诏,边景昭博学多能,工诗善画,尤善禽鸟、花果。
边景昭的工笔花鸟是在继承了两宋院体工笔墨 msp;边景昭的工笔花鸟是在继承了两宋院体工笔墨彩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边景昭画花鸟,画法工细精到,形象正确逼真,景色浓郁富丽,一图之中能描绘多种不同的禽鸟。画史将其与吕纪同誉为明代工笔花鸟画的高手。边景昭的工笔花鸟。布局十分得体,穿插有致,所绘禽鸟形态各异,类尽其态,敷色妍丽富贵,沉着不艳。边景昭除了在造型,布置和设色上下功夫之外,他的工笔花鸟常呈现出一派祥和端庄之气。自宫廷绘画开创以来,即以“实用”为其首要特点,一方面要符合皇室贵族追求喜庆吉祥的心理需求,一方面要为其宣扬儒家义理以“成教化,助人伦”,并且许多宫廷画家的作品多为“应诏所作”,更需顺应统治阶级的要求。
由于明代宫廷画家地位低下,更是出现了大量迎合、奉承皇室贵族的作品。边景昭的花鸟画也体现了其继承政教功用、宣传儒教、表现吉祥富贵的皇家气派等特点。
马培童以下所绘的孔雀作品,均有雍容华贵之气息,同时又不同于宫廷院体画,有边景昭之余韵。边景昭其风格雍容华贵,颇具皇家所赞赏的富贵气派。这首先与其画幅尺寸有一定的关系。其传世作品多为大尺幅,如《竹鶴图》纵181.2厘米、横117.9厘米,《三友百禽图》纵152.5厘米、横93.5厘米,《雪梅双鹤图》纵156厘米、横91厘米,比之宋人作品多一平方尺左右的册页小景,气魄迥然不同。马培童以下花鸟画,均为大幅作品,华贵气息浓郁,有边景昭之余韵。
边景昭花鸟作品中,以鹤为主体的占了极大比重,如《竹鹤图》(见图一)《梅竹双鹤图》、《双鹤图》、《百鶴图》等。《历代名画记》载:“屏风六扇鹤样,自(薛)稷始也。”说明鹤的形态自唐薛稷以来,便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样式。这些样式在边景昭的花鸟画作品中都有一定体现。其构图也具有明初独特的时代特点,不似南宋院画所常见的折枝小景,而追求“茂密饱满”的效果。马培童以下作品,所画的鹭各尽其态,有边景昭之遗风,同时构图饱满,二者的装饰性色彩更与南宋花鸟画迥异其趣,妍丽中凸显雍容浑朴,露出新的时代风格端倪。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9-18 16:34:57 32 0 2470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焦彩枯笔骨法用笔》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108)
枯笔、渴墨、焦彩之雅,关系到中国焦墨画能否表现出富有魅力的创新作品。
焦墨雅俗在枯笔渴墨形态为,黑、古、重、厚、实、深、润 雅俗在枯笔渴墨形态为,黑、古、重、厚、实、深、润、老、拙、和。枯笔、渴墨、点焦彩运用应注意几种形态。
一为刻石皴法用笔之妙。
二要有书法用笔同法之势。
三焦墨笔刻如刀刻石。
四用笔须枯、逆、钻、重、厚、如锥刻石,”如“屋漏痕”,点焦彩如高山坠石,色不吃墨,墨不吃色,无笔痕。
五、为不显笔力之俗。笔力是笔迹之美的特征。
“枯笔骨法用笔”,无论中侧锋,都能表达阴阳中的阳刚或阴柔,笔力感强健、入纸三分有灵感。有灵魂之神。
用笔刻意韵,意在笔先,取神为上。好写生,笔笔刻写到位。落笔之间,感到雅韵,意到笔不到乃佳。为枯墨之雅。
用枯墨求墨骨韵生动、活而不死,要有干枯求润、枯浓枯淡的变化,要枯墨中见笔、见墨法华滋。点彩似不俗。但要追求“色似”,重自然之色,重心源之色。设色赋彩以繁简衡量,以气韵生动为极致。有对比不俗,构成美。用枯墨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丰富而生动。中国焦墨画讲求内美,主张抒发性灵,枯笔、渴墨、焦彩都应在感情的支配之下。有内美,成为最高雅艺术。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09-18 16:27:34 11 0 133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功夫,贵在坚持!》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106)
学好焦墨艺术,就要练好笔墨功夫,练好笔墨功夫就要坚持寂寞,守住寂寞,寂寞是单为你准备的 ”。因此,寂寞、孤独、才是练好 ;”。因此,寂寞、孤独、才是练好枯笔渴墨的功夫关念。
自己经历着最多是寂寞、孤独。才能真正学到艺术,就必须坚持练功。练枯笔渴墨骨意。坚持有痛、寂寞和孤独才有收获。
在创新的路上,才会发现,自己的这点寂寞、孤独。真的不算什么,学习焦墨功夫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踏踏实实一笔一墨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创新作品理想状态。只有当你每天忍受着寂寞、孤独、傲过多少日日夜夜,才能迎来成功的喜悦。
当你有收获的时候,才发现坚持寂寞、孤独的好处。热爱焦墨的心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要好好珍惜,坚持每天训练的机会。
正确的路是通向生命,通向阳光的那一条焦墨艺术之路。每天鼓励自己多练习、多坚持一些,多努力一些,心态平和一些。多创作,那么创新作品就会充实、高雅。离自己的追求也会更近一些,这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09-18 16:26:04 19 0 1285 -
赵承锐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水墨荷花小品《舒卷有余情》《绿叶轻摇水面风》,辛丑年金秋赵承瑞创作。
【画家言画】先贤潘天寿先生说:画事用墨难于用笔。故吾国绘画,由魏晋以至有唐,均以浓墨线作轮廓,色彩为体制,吴道子作人物 人物山水尚如此。故荆浩笔法己有:“有笔无墨”之评也。自王摩诘始用渲淡,王洽继之以泼墨,项容、张躁、巨然、董北苑承之,大为振展。至北宋米漫士大合以焦墨、枯墨、积墨、破墨诸法,可谓得墨法之全。原绘画以笔为骨干,以墨为血肉,有笔无墨,非也,有墨无笔亦非也。仰稽古昔,翘首时流,能兼而有之者,有几人哉?谚云:后来居上,吾深有望于年青一辈耳。
(附图为赵承鋭水墨小品《绿叶轻摇水面风》)。
【不二之门】日复一日,若有挂碍,山高水长,艰难险阻,想见不见,苦断愁肠;若无挂碍,钟声悠悠,白云满谷,松露湿衣,鸟语花香,是为自在。古人陈孚有《烟寺晚钟》云:“山深不见寺,藤阴缫修竹。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
【趙承鋭的水墨世界】水墨作品《舒卷有余情》。 查看更多2021-09-18 15:16:44 21 0 295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关于夏及夏王朝、夏文化、夏文明之琐记
其实,关于“夏”的话题及问题,我在<追艺探古>号上及相关的网络上交流、探讨的很多很多了。因为,它属于我所涉及的“上古文化研究”对象,更又是国 研究”对象,更又是国家层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的范畴。
因此上,总有一种抹不去、忘不掉的情结时时拂动我的心头,让人难以割舍。或许,这是文化人的一种自作多情罢了。当然,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又与老百姓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它在国家意识和政令主导下则属于极少数人的事情,老百姓按照惯例只有候听专家的声音了。
然而,全民式的文化自信和热爱祖国文化及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老百姓不得不关心、关注,甚至需要全身心的去投入的事情,这是人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不是极少数人的事情了,需要数以万计的老百姓参与其中呵
上图:夏字书法作品
规格:45cm x 68cm/2.7平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它用。
款识:华夏之源,女娲、玄鸟。娃、玄、唯、邑。夏为合体字表意,金文、小篆有具体形体。己亥杨牧青书。
备注:“夏”这个字形见于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甲骨文合集/無名组/编号30298号》又录于黄德宽主编、夏大兆编著《商代文字字形表/戌部/第600页/编号2698号》。
上图:杨牧青从风水学角度分析世界流变与格局
按,国家曾调动近200位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消耗了巨大财力人力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什么没有找到确切的夏朝,并且对中国史料中有关"夏"的王朝与历史、文化、文明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和答案呢?!!"工程"到底花费了多少钱,至今也没有公开。既名之谓工程、项目,按照惯例应透明公开的,以便人民网上阅知!
关键可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欧美人文化思想的"文明标准"框规下没有找到"夏"的文字。于是,我们中国人的部分专家们就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乃至上万年"华夏文化"中的"夏"始终支支吾吾的讲不清,说不透彻,且美其名曰:科学精神、考古求证等。
然而,
我们,就着眼于一些江湖高人和社会逸士的慧见上,亦即是:所谓的不被认可的“民科”肩膀上寻找华夏人那个失落的“夏”!
然而,
我们,通过从古流传于今的那些奇特的古文字和器物图纹符号及考古发掘出来的“文化遗址”就知道了华夏人的那个失落的"夏"是真实存在,古人的文献记录不是空穴来风的!
国策法规老百姓必须要遵守,老百姓虽然没有田野考古发掘的权力和权利,但是老百姓却有田野调研、考察及对问题的分辨能力,以及可以提出、发表各种质疑与质问,甚至产生具有超前意识的建议与意见!
从甲骨文中的"夏"字来看,至少从殷商时代起,“夏”已经不再是一个朝代了,而是换成了具有一个文化符号或图腾意象的表征(见上“夏”字形体)。
因是,这个"夏"的文化符号和图腾意象,始终贯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融合在华夏人的血液里,印迹在神州大地上,从古印度河、阿姆河流域至昆仑、祁连山区域,再到齐家、三星堆文化及至晋南、豫西、皖北、吴越、湘楚等地域,无不存留着一个华夏人的“夏”的灵魂和历史!
有时间,子夜梦寤之间,听到、看见许多古物图纹向我诉说!于是,我的<杨牧青金口诀>和提法就由是产生了:神话即人话,神人共识!数年来,坚持撰言立论,力倡并主导“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提出“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梳理上下一百万年人类上古文化脉络,以华夏文化文明为主源,辨析世界文化文明来龙去脉,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至八千年欠妥当欠准确的观念。”(详见<追艺探古>号内有关文稿)
也因此,先生我的口头禅就是:
人类没有文字不等于没有文化,文以心化,物以眼观,有多大的心眼就能得知多大的文化。人类的文化从有人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人而来,如影随行,不弃不离!
没有近现代欧美人制定的“文明标准”就不等于人类没有文化的属性呵!再根据现有N多的考古发现的古人遗物遗品,我们去用心的看,古人并不那么弱智,弱智的是我们今人以弱智的认知去理解古人,以为古人就是弱智的,当然这个年限可上溯至3万年中华文明观中去分析分辨了!!
华夏人的先祖们,从三皇五帝开始到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是代代相续、相传至今而不绝的。今,复录戊戌年夏拙句以示,草坪先生诗曰:
一古八氏立乾坤,七帝三王说昆仑,
两代相传十三朝,逸师心书作遗训,
万代千秋一刹那,子夜玄灵照神魂,
先生抹泪拜苍穹,无愧先祖佑子孙。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18 08:42:01 5 0 1042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如果你现在赖在床上》行书,如果你现在赖在床上,你可能会完成一个梦,如果你现在起来做事,你可能会完成一个梦想。竖幅,尺寸34cmX68cm
2021-09-18 00:43:45 8 0 1259 -
2021-09-17 17:48:55 5 0 109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走共同富裕之路 读中国式慈善基金会
2021年9月16日,中关村科学城·红创空间一一艺术金融·财富慈善·科技创新:应业界畅销书《中国式慈善基金会》主笔作者、北京德和衡律所李泳昕律师主讲《共同富裕背景 《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如何把握主动权》之邀,著名书画家、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学者、智库决策专家与资深企业文化战略顾问杨牧青现场即笔甲骨文、金文书法<共同富裕>、<走共同富裕之路,读中国式慈善基金会>以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国粹艺术魅力。
本次活动由中关村科学城企业第三联合党委主办。讲座上,李律师以专业的知识和实际白案例,做了精彩分享,并对北京证券交易所带给中小微企业的历史性机遇做了重点讲述。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17 09:29:37 6 0 1145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佛》!
2021-09-16 20:52:23 4 0 99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华夏文明考之不要用我们现代人的弱智认为上古人也弱智的!
杨牧青:按综合而判之:大禹生北川,巴蜀北羌人。大禹出川,北上过岷山,到甘肃洮河,出河湟盆地,翻华家岭、六盘山,向东北过陇东,从吕梁山南 山南端入晋南运城盆地(因这里有重要的生命资源"盐″)后,安居为邑(夏县安邑),开创基业,与北边和本地土著的"虞舜"相融合,上承伏羲、神农、黄帝之道,中接唐尧之治,下启"夏王朝″之光!
杨牧青:根据史料文献综合对比看:大禹行迹很广,从蜀北历陇上入晋南到豫中北至鲁西皖北一带,懂山川地理风水,善水利工程,会"巫术″能使唤神灵。治水以"河″导疏为要,河主要以黄河为主。
有意思的这位老帅哥,竟然他能到达安徽巢湖区域的涂山把蚩尤后裔支族涂山氏美女"狐女″给娶成了老婆,为治洪水竟然过家门而不入,奇怪了还有孩子,且后来子"启″逼弑兄以成"夏后氏″执政,被称为夏王朝开国之君!
杨牧青:有的文章,我经常阅读,许多观点很有启示力量的……关于"夏"谈的太多了,已有些麻木了,我们也只能看看所谓的"权威专家们"如何去整了……反过来一想,没有掘地三尺的搞,那有今世的时代文明特征和特色呢?中华文明史、华夏文化脉好好端端的传了几千年,记忆记述记载达上万年之久(还有推出达三百万年),突然间怎么就不文明了?不科学了?甚至没有了文明……我们的远古先祖若早知后人这样搞,后悔死了当初养育后人啊……悲夫耶乎?!
一往无前三哥哥:在文字出现以前,只能口口相传,这个道理你不懂?而且,那些口口相传的传说很可能是真的,只是需要时间和考古去证明。
杨牧青:对的,有道理。根据人类发展进程及近现代考古发现和古文献资料来看,事实上,没有文字之前依靠图纹,没有图纹之前靠图符,没有图符之前靠口语和肢体语言等这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人与人、人与族群、族群与族群、乃至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传达、表意与交流。所以,民俗的传闻、神话的叙事、古文献的零性记录都不是空穴来风的!!
也因此我的口头禅:人类没有文字不等于没有文化,文化从有人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而来!没有文明不等于人类没有文化的属性呵!再根据现考古发现的古人遗物遗品,古人并不那么弱智,弱智的是我们今人以弱智的认知去理解古人,以为古人就是弱智的,当然这个年限可上溯至3万年中华文明观中去分析分辨了!!
杨牧青:因职于书画艺术必须要进行平日里的学问学术熏习积养之故,我就入境上古文化研究当中。数年来,坚持撰言立论,力倡并主导“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提出“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梳理上下一百万年人类上古文化脉络,以华夏文化文明为主源,辨析世界文化文明来龙去脉,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至八千年欠妥当欠准确的观念。”(详见<追艺探古>号内有关文稿)
藉此期间,在对甲骨金文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之时,我又不得涉及考古、历史、天文、地理、气候、生物演化、宗教神学、民俗传闻、古迹留存等方面的究察。鉴古知今,以今虑来,视野于全球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去累积、去探索、去发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杨牧青:我们在热爱祖国文化的新时代良好环境下,在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探源和讲好中国故事的精神感召下,阅览诸家言辞之纷呈与矛盾,有良知的我们又不得不进行一些合理的、合情的,乃至科学推论且具有远瞻性的评议,以供大家参考。“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我想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所谓的专业人士更会懂的,一切脱离、抛弃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都是错误的,也是愚蠢的!
常言说的好:“作诗当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之诗。”同理,做学问、搞学术也不能做无病呻吟之学问,搞无病呻吟之学术。按佛家言,就是风不动幡不动仁者心也不动。按《易》言,动必有因。今年,可能是时逢辛丑,这个地支丑中暗藏的辛金透出天干之缘故吧,三星堆文化遗址再度热闹,近日来我在网络阅习和对答中随即发表自己一些看法,今搜集整理如上,以供好者慧鉴。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15 09:26:33 4 0 960 -
雅涵一一主人凤喜创作日记 对话
人这一生,不必有太多要求,简简单单就是快乐,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经历多了才明白:能说来的苦不算苦,不能说出来的才是真的苦。
自己跌倒只有自己爬,每一棵大树的成长,都需要阳光但也要包容风雨。2021-09-14 09:52:42 2 0 114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连载下:杨牧青有关三星堆文化的网事随记
因职于书画艺术必须要进行平日里的学问学术熏习积养之故,我就入境上古文化研究当中。数年来,坚持撰言立论,力倡并主导“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 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提出“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梳理上下一百万年人类上古文化脉络,以华夏文化文明为主源,辨析世界文化文明来龙去脉,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至八千年欠妥当欠准确的观念。”(详见<追艺探古>号内有关文稿)
藉此期间,在对甲骨金文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之时,我又不得涉及考古、历史、天文、地理、气候、生物演化、宗教神学、民俗传闻、古迹留存等方面的究察。鉴古知今,以今虑来,视野于全球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去累积、去探索、去发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在热爱祖国文化的新时代良好环境下,在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探源和讲好中国故事的精神感召下,阅览诸家言辞之纷呈与矛盾,有良知的我们又不得不进行一些合理的、合情的,乃至科学推论且具有远瞻性的评议,以供大家参考。“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我想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所谓的专业人士更会懂的,一切脱离、抛弃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都是错误的,也是愚蠢的!
图片
上图:三星堆文化遗址的位置(北有鸭子河,中有马牧河)
常言说的好:“作诗当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之诗。”同理,做学问、搞学术也不能做无病呻吟之学问,搞无病呻吟之学术。按佛家言,就是风不动幡不动仁者心也不动。按《易》言,动必有因。今年,可能是时逢辛丑,这个地支丑中暗藏的辛金透出天干之缘故吧,三星堆文化遗址再度热闹,近日来我在网络阅习和对答中随即发表自己一些看法,今搜集整理如下,以供好者慧鉴。
接前>>连载上:杨牧青有关三星堆文化的网事随记
器晤:三星堆的神树纹玉琮让考古学者遇到了难题
杨牧青:1.三星堆遗址叫祭祀坑的名称已经就错了。2.三星堆器物从中原晚商传入巴蜀又是一大强行的诠释与判证。3.三星堆应是夏文化文明在巴蜀的典型代表。4.三星堆的考古史学及年限断代若被某种学术话语权掌控了那才更可怕!
晨曦4337639987108:测过了,商晚期,跟夏没关系!别硬扯!
杨牧青:去弄明白那个测年是指的什么时间……是坑不是遗物!!必须要厘清,作为K4坑的年代是这样的,这不是遗物的时间,也就是说:坑属于晚商时期,不是其坑内的遗物属于晩商时间!!!
注意这是来源于官方考古发布:<至于K4的年代问题,其碳十四年代研究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年代学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目前共得到6个碳十四年代数据,并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初步判定。三星堆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在距今3148—2966年的范围之内,属商代晚期。>
杨牧青:我可以毫不避讳地说,随着大量的发现,各种思路碰撞,如果能够广开言路,不做学术上一言堂,那三星堆遗址的器物文化将会彻底颠覆、改观以往以中原中心论或最早中国、最初中国等考古史学的一些论断……因为5千年前左右中国已经有治铜的技术了!!!同时,将为中华文明探源从质上给以增益!!!
峨眉峰51:实事求是,力求真实!三星堆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元寅1281:超过夏朝也可能,关键是要有第三方国际机构对三星堆文物作釆样取实物及碳14检验。说白了,蒙在鼓里的东西现在没人信了。
关中老碗燃面: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多源头的,不是某地一家的。
杨牧青:是的,多元多源,各有特色,至周代开始统一起来。
用户9648513147545:没有三星堆它也是多源的,炎黄打蚩尤就涉及到三个部落对吧!所以说三星堆要么是夏,要么没有被夏朝统一。
图片
上图: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早期考古资料,注意年代的问题。
艺境自然:三星堆出土文物众多,这次考古半程就已经出土万件,绝大多数金、石、玉、陶、铜、骨器都和中原文化有肉眼可见的相关性、传承性、相似性,凭什么你就视而不见,全面抹杀这些大量存在的关联性证据?
温柔诉说1:碳14测得是什么?是灰烬还是象牙?如果是灰烬,只能证明埋藏的年代,怎么证明铜器制作的年代?
杨牧青:如是。
心飞翔95809:周灭商时,商逃亡的后裔逃到四川离下的,从尧到禹也没有一个是在四川的,基本上都是长江黄河流域,华夏主体文明起源中原基本上不用质疑了。
杨牧青:基本上自我为大就基本上无明了!
嘎嘎阿伟:如果不用碳14测定年代,你有更好的方法?根据碳14的衰减进行年代测定是目前已知的最靠谱的方法了,考古不能像你一样光靠意淫。用意淫的方法进行考古我在互联网上见到不少这种人,我个人认为这样不靠谱,也没有任何意义。但要是你只是想自嗨一下我没意见。目前判断那些坑是祭祀坑主要依据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焚烧过的象牙,是祭祀坑的判断还是比较靠谱的。至少不是凭空臆想。支持开阔视野思路,广开言路,但拒绝没有事实根据的意淫。同时我认为:用自己毫无根据意淫出来的结论去挑战别人的饭碗是极其愚蠢的行为,毕竟那些考古专家们相对普通民众来说还是更专业的。
杨牧青:没有人否定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考古的,比如用碳14测年。焚烧的痕迹遗留难道就是当时为了祭祀吗?咸阳宫火也烧了,难道项羽也是在搞祭祀吗?!这种大事大非面前,正常的人不会臆淫的,在中华文明探源过程中,认为行业内专家自我判证就是对的,不容他人广议或提出思路,那等于是最愚蠢的专业专家行为了。同时更有害于中华文明探源!
用户4851495376441:三星堆坑中物品量大杂乱毁坏,不应定为祭祀坑,也可能亡国逃跑前处理物品行为。所谓国,也不见得达到国家的成程。肯定有文字,只不过没发现或者有而不认为是文字。冶炼工艺高是肯定的,甚至比中原还高超。蚩尤是从南方来到北方,兵器优于炎黄就是旁证。这里文化也是中华文化,没必要把中华文化画成小圈圈。科学家对待科学是严谨的,可敬的。但易受国内外权威理论束缚。
用户8427103767607:还有那么多谜团没有解开,我觉的也是不要过早下定论。
杨牧青:是的,等待结果中的最后结论!同时,怎么一提到周代之前的重要遗址大都陷入了祭祀的思想认识局中而不能出局呢?古蜀人祭祀弄出青铜象牙坑,古殷人祭祀弄出占卜辞……华夏先民怎么这么愚昧的情状下还能制作创造出那么精湛的、高度的文化文明呢?
我们是否要反思反省我们考古史学的思维与认知上的学术主导体系呵?!!估计这与近代西方神学观念与政教合一观极力导入的考古学体系与论调有极大关系!!
图片
上图:杨牧青甲骨文书法<鉴古知今>2.7平尺原创作品
昵称真的很难起啊:看了国博的直立人化石出土分布。发现古代河南作为黄泛区果然不适合远古人类生存啊!
杨牧青:中原(三门峡以东至江淮泰蒙山以西/邯郸以南至南阳以北)大多是水患之地(黄泛区没错,所以才有4千年前的大禹治水留传),水淹了后再创造文明,水退人进,毕竟水漫的土地肥沃。也就是从一万多年前到3500年前这段时间内从未平静过,反反复复的一层一层的积叠,直到盘庚迁殷后中原才稳定了下来(严格的讲应从周成王营建洛阳开始),形成如今的局面!
中原中心论要置于合适的历史段去讲是对的,若想以此而生发整个华夏文化乃至文明,这等于县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文明探源的!!再如,还有最早的中国等提法,等于是自画狭隘的圈圈!
如今,就河南来说,是人口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没有错,但有些提法和理论过头了、偏颇了就不是好事,后人也不断的考证前人的历史啊!!
涛涛杂侃侃:中国学者赴埃及考古已有数年,为何“金字塔西方伪造论”仍不休?
杨牧青:如果没有了古埃及史学观的伪构就不会产生古希腊、古罗马的史学构架(此问题详见诸玄识、何新、程碧波、生民无疆、文行先生等部分学者有关<西方古文明伪史论>文稿)……中国花那么多的经费派出去考古,说穿了不过是为了证明古埃及的文化文明的确是存在的,西方思想构建下的考古学体系是对的,是通行于全世界的。
在此意识潮流的驱使下,由此反过来"用西方思想构建的标准与古中国的华夏文化与文明",则出现了西方的神话是历史,是可信的,文化形态是高级的,是科学文明经得起考证的。而我们华夏民族的中国神话是传说,是不可信的,是低级的,是迷信愚昧没有科学的(所以才有了中国大地上许多古遗址发现都给冠以祭祀、占卜之名)……悲哀的中西文化交流呵!!
还有按现代给出的3千年前至6千年前的这个时间段去看亚欧非的考古遗址,西方的古城、宗庙大都在地面上残亘式的存在还能依然新鲜,中国的古城、宗庙大都在地面下而没有很好踪迹只能让专家们按迹推证以求项目课题早日结果!!
又时间我常想,中华文明探源的出发思想点和方法及标准体系似乎可能偏错了?!甚至就是不符合华夏文化文明的原生思想的考古史学建构?!!
悟空问答: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中炼五色石补天,为什么要用五色石?
杨牧青金口诀:神话即人话,中国的神从本质上讲不是西方宗教的神。否定中国神话,等于是不说人话!
女娲补天不是凭空想象的,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来源的……五色石给赋予五行观这是战国时期的人诠释的……其本质非五行!!
悟空问答:现在真的没有国学大师了吗?
杨牧青:现当代在分科细化的专业教育体系及科技、金融、资本互融为主导的大环境、大潮流下,很难产生国学大师了!
对于中国来说,国学就是综合中国所有学问的一个事情,侧重人文思想和精神,涵盖传统的经、史、子、集及六艺各方面的知识内容,也就是必须要成为一位综合型、复合型的多能人才,再加之几十年的学问岁月积累功夫并在某领域能够卓有建树、引领时代才有可能成为国学大师!
图片
上图:杨牧青甲骨文书法<三星高照>2.7平尺原创作品
——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14 08:32:59 11 0 1139 -
陈利波收藏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春暖花开》,作品尺寸118X60CM,陈利波辛丑年春月创作。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国宝级艺术传承人陈利波作品《春暖花开》,制作成中南海专用国宾礼瓷,极具收藏价值。2021-09-13 17:00:50 18 0 1569 -
陈利波生活日记 对话
本人与曾程本先生(世界华人企业家联合会主席、左二),张明星先生(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新雄星集团董事局主席、左三),樊贵龙先生(广州铭置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右一),在珠海新春合影留念。
2021-09-13 16:59:38 7 0 3827 -
2021-09-13 16:53:21 17 0 2574
-
2021-09-13 16:42:01 12 0 1423
-
关惠宗收藏日记 对话
喜得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岁寒三友》,质地细腻,幼嫩滋润,雕工精湛,带证书。值得收藏。
2021-09-13 16:40:17 9 0 141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连载上:杨牧青有关三星堆文化的网事随记
因职于书画艺术必须要进行平日里的学问学术熏习积养之故,我就入境上古文化研究当中。数年来,坚持撰言立论,力倡并主导“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 说”,提出“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梳理上下一百万年人类上古文化脉络,以华夏文化文明为主源,辨析世界文化文明来龙去脉,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至八千年欠妥当欠准确的观念。”(详见<艺术与上古文化>号内有关文稿)
藉此期间,在对甲骨金文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之时,我又不得涉及考古、历史、天文、地理、气候、生物演化、宗教神学、民俗传闻、古迹留存等方面的究察。鉴古知今,以今虑来,视野于全球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去累积、去探索、去发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在热爱祖国文化的新时代良好环境下,在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探源和讲好中国故事的精神感召下,阅览诸家言辞之纷呈与矛盾,有良知的我们又不得不进行一些合理的、合情的,乃至科学推论且具有远瞻性的评议,以供大家参考。“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我想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所谓的专业人士更会懂的,一切脱离、抛弃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都是错误的,也是愚蠢的!
图片
上图:三星堆文化遗址的位置(北有鸭子河,中有马牧河)
常言说的好:“作诗当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之诗。”同理,做学问、搞学术也不能做无病呻吟之学问,搞无病呻吟之学术。按佛家言,就是风不动幡不动仁者心也不动。按《易》言,动必有因。今年,可能是时逢辛丑,这个地支丑中暗藏的辛金透出天干之缘故吧,三星堆文化遗址再度热闹,近日来我在网络阅习和对答中随即发表自己一些看法,今搜集整理如下,以供好者慧鉴。
数字很可怕:一个画画的来评论考古的,你的理论是什么?
杨牧青:我的理论文字网络上也积累不少了,去翻翻看吧。另,请问谁规定的画画的不能去评论考古呢?许多画画想评论考古可惜他们无这样的文化学习,同理许多考古的想评论画画可惜他们又不谙此门!说穿了,这就是分科单科教育的结果,对于某一术必须要专业的专攻,这是对的,但整体思维(综合性思维、灵感思维、批判思维)又是专业的专一思维不可比拟的,如今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太少了!!!
無風即風:夏朝是否就是三星堆?
杨牧青:首先这个标题问的就有思维先入导向的偏误性!!就标题回答:三星堆当然不是夏朝。
其次,内文所罗列的资料是可参考的,就下列评论区的各个回答看,但理解的多少各人尽不相同。
再次,关于文字,除了甲骨文传至今天的文字形态之外,全国不同时期各重要的遗址都有它的“文字表意性”的文字,只不过那些“文字”是以“图纹形态”出现的罢了。关键要会看图识字、观纹知文!!!
最后,按论: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夏文化在古巴蜀的典型代表之一(杨牧青 语),从三星堆文化遗址中可以探知、推证夏文化与夏文明及夏王朝的存在!!!
雪月E:点赞!是的,不论夏在哪,至少三星堆证明夏是存在的,先不说大禹是哪的人,但青铜人像结合文献至少证明大禹也是存在的。
古史微:三星堆青铜文明崛起前,成都平原究竟有多发达,可能突破您的想象!
杨牧青:对的,贵文内所列川中遗址很有证据性!古蜀本土文化为主源,容纳各方文化入蜀造就成都盆地平原的文化与文明,如今时很热闹的三星堆文化遗址。
援引<古史微>一段文字: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三星堆遗址大约是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开始兴起的。在此之前,成都平原更早的考古文化则有什邡的桂圆桥文化……成都平原南缘的宝墩文化几乎也同步兴起了……宝墩受石家河文化的影响比较明显,三星堆受这方面的影响则比较小……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这个时候,成都平原的古城已经星罗棋布,且这些古城的面积大多比较大。除了上面提到的宝墩古城,其他各城的面积如下:高山古城为34.4万平,鱼凫村古城为32万平,郫县古城为32万米,盐店古城为30万平,紫竹古城为18万平,双河古城为15万平,芒城古城为10.5万平。请注意,这都是实打实的城址面积,不是遗址面积……目前,学术界一般的意见,三星堆进入青铜文化时期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此时的三星堆遗址已经连续使用达到了一千年左右,可见历史积累是相当厚重的。并且,在三星堆文化的青铜时期,城址面积已经达到360万平,而遗址面积至少达到了12平方公里……此外,三星堆的发掘表明,安徽阜南台家、湖南宁乡、湖北盘龙城、河北槀城、辽宁喀左、甘青齐家、安阳殷墟、陕西城固洋县等地的考古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同样存在有交流。可以说,正是展现出了海纳百川般的胸怀,才使得三星堆这样辉煌文明的出现成为可能。
杨牧青:我们可以看出,从事三星堆考古工作的研究人员普遍肯定三星堆文化早于二里头文化(见截图)如今三星堆考古断代把这个距今4500年的年代逐渐稀释与放弃了。若在这个距今4000多年前的年代下,三星堆文化遗址必然是史书记载的夏王朝时期及更早些的文化遗存,这样出土的青铜器造型明显不同于商周青铜器造型就能讲明白了。同时三星推既然传承了晚商的青铜文化为什么没有传承晚商青铜铭文的习惯也就能解释通了。因为,夏人以图纹、图符为文字,商人后期在前朝的基础上开始创造文字才有成熟的“甲骨”“青铜”文字啊!
古史微:盘龙城也在遭遇三星堆类似的命运。学者们相信盘龙城建城晚于郑州商城,面对测年数据,《盘龙城报告》直接采用不经校正的测数据,年代一下子就比校正年代晚了200多年。
杨牧青:他们一些主事者,为了维护他们已经说出来话的地位和权威,只能牺牲一些遗址的年代而成就他们的项目课题链而已!
水手39543:比早可以,洛阳盆地,横跨仰韶,龙山,二里头,商周,比得了吗?不否定三星堆横跨的时期,但比器物要同时期对比同时期,口径要一致。画画的没有这种科学思维就不要在这里瞎凑热闹了。
杨牧青:难道关起门来不让人去质疑质问甚至发现问题和漏洞而提议提问就有科学思维了?你这种思维认识正好代表了一批愚昧无知者用科学的名义来遮盖!
图片
上图:杨牧青甲骨文书法<三星堆大放异彩>2.7平尺原创作品
环球网:三星堆人住哪里?怎么住?盖个房子要几步?一起来看。
杨牧青:所有上古三代遗址,难道只有部分专家可以想像与推论,并做出最后的判定。专家说商就是商,说周就是周。其他非部分专家队伍的就别想像与推论了。因为部分专家至今都没有从考古上证实和承认夏文化与夏文明乃至夏王朝的存在,那如今出现的“三星堆文化”这种特别的上古文化遗址必然不能超越部分专家的说法与项目成果发布而成为“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夏文化在古巴蜀的典型代表之一(杨牧青 语)”的呵!
见识城邦:青铜之路在中国——兼谈三星堆青铜文化
杨牧青:这种东西碰撞交融的文化认识是对的,这也就是三星堆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天山峡谷。这里也最早见证青铜时代到来和世界体系形成的<按说就是当今中国的大西北/大昆仑区域>。
光明网:出土了或用于书写的丝绸 三星堆可能存在文字
杨牧青:有人说过,北面陇上文化(如齐家)南下,东面中原文化(如二里头)西进,南面印越文化(如古梵)北上,三方文化与古蜀本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金沙、三星堆文明,时当在夏、商千余年之间!我认为这个推断靠谱!
舆见:当然技术上好很多了。没有必要隐瞒的。即便一直存在这个文明与中原夏商并行,也早已经融合了。
杨牧青:那现在测年就准了吗?好好思考下吧。1.三星堆遗址叫祭祀坑的名称已经就错了。2.三星堆器物从中原晚商传入巴蜀又是一大强行的诠释与判证。3.三星堆应是夏文化文明在巴蜀的典型代表。
用户6348126834997:点赞!三星堆玉器上本来就有成熟文字,大量存在于民藏中,当地文博部门排斥。待文物法修订落地,司法鉴定介入市场,这些珍贵文物自然会浮出水面。10年前,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张如柏对此有专著。
观潮BJ:同感!世界上有那个文明把倾国之力打造的神像和祖先砸碎了搞祭祀?怎么可能是祭祀坑?
——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13 11:54:28 6 0 1100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涓滴之水》书法,涓谪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竖幅,尺寸34cmX68cm
2021-09-13 00:22:19 10 0 1037 -
雅涵一一主人凤喜创作日记 对话
一个人,心地善良是一种天性,一直善良是一种选择。
不管遇到什么伤害,无论遭遇什么欺骗,都要坚持善良做人,都要保留慈悲之心。当你选择了善良,就等于播种了福报。2021-09-11 16:55:24 4 0 110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甲骨琐记:从契字知商始祖及甲骨文传播普及之愿
按,玉+刀的形体为契、锲字是对的,及至楔字亦从韧出,可通假通用,因符合造字的本义及造字构形原理的。
史料说:契,子姓,又名“阏伯”,是帝喾与简狄的孩子 狄的孩子,是帝尧异母兄。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成为商族始祖,后世称其“契玄王”。
此时,商始祖"契"是干什么的,应该通过这个"契"字就能明白的。所以,商代出现甲骨契刻文字是必然的!!这其实不是秘密的秘密!!因为又要涉及到甲骨文字的性质定义问题和有关商代史的一些修正问题!!!
我经常讲,就现时代下若要研究古文字,研究上古文化和历史,是需要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和融会,不是单一的,往往要涉及到二十多门学科的。
甲骨文解密方法有五:
一者,天象为源,生命为本。
二者,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
三者,以象取形,昭示民生。
四者,神人共识,入于时境,拆合构件,窥其妙用,不应以今之眼观所知而标准于古之眼观所得。
五者,清除卜辞阴霾,回归契字本来,穷究点画因由,形音义理共参,窥天鉴地察于人文始识甲文骨字之根由。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11 11:02:31 5 0 140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必须要厘清,三星堆遗址中作为K4"坑"的年代是这样的,这不是遗物的时间。也就是说:坑属于晚商时期,不是其坑内的遗物属于晩商时间!!!
注意这是来源于官方考古发布:<至于K4的年代问题,其碳十四 t;至于K4的年代问题,其碳十四年代研究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年代学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目前共得到6个碳十四年代数据,并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初步判定。三星堆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在距今3148—2966年的范围之内,属商代晚期。>
注意这是本人的不同异议:<1.三星堆遗址叫 祭祀坑 的名称已经就错了。2.三星堆器物从中原晚商传入巴蜀又是一大强行的诠释与判证。3.三星堆应是夏文化文明在巴蜀的典型代表。4.三星堆的考古史学及年限断代若被某种学术话语权掌控了那才更可怕!>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10 18:57:42 4 0 1006 -
陈培泼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水墨荷花作品《荷塘清韵》,辛丑年秋月陈培泼画。
2021-09-10 15:45:49 6 0 1511 -
孙静涛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水墨荷花系列,辛丑年夏月画夏荷。
孙静涛作品,请欣赏。2021-09-10 12:00:20 3 0 1422 -
2021-09-10 11:44:12 15 0 1870
-
2021-09-10 11:39:41 31 0 6961
-
2021-09-10 11:32:17 3 0 2509
-
邓烈根创作日记 对话
人物头像肖像速写作品欣赏;《女青年》《清纯女孩》《男青年》《叼烟杆的老者》。
邓烈根2021年8月人物头像速写作品。2021-09-10 11:22:33 19 0 1635